每日經濟新聞 2023-01-28 16:35:07
每經記者 黃小聰 每經編輯 趙云
近幾年,賽道投資紅火,各個細分的賽道ETF層出不窮,有些賽道甚至顯得有些擁擠,同一賽道的不同名稱標簽更是讓很多投資者感到迷茫。
單單以醫藥賽道為例,就囊括了醫藥、醫藥衛生、醫藥健康、醫療、醫療保健、醫療器械等不同名稱的ETF。
那么,這些名稱看上去非常相似,但又不太一樣的ETF,究竟都有哪些區別?又該怎么選?
從本期開始,我們將走進各個細分賽道ETF,深入探究它們的不同,希望能讓投資者在投資中有更清晰的了解。
先來看目前名稱中帶有“醫”字,且截至去年底,規模超過2億元的的ETF產品,共有15只。
這15只ETF,名稱中包含了醫藥、醫療、生物醫藥、醫藥健康、醫藥衛生等,那么對于投資者來說,如果要投資醫藥賽道,單是看這些名稱可能都會無從下手。
我們先來看“醫藥衛生”主題,先拿易方達滬深300醫藥衛生ETF、廣發中證全指醫藥衛生ETF、匯添富中證醫藥衛生ETF這三只來對比。
這三只ETF雖然名稱中都含有“醫藥衛生”,但是易方達滬深300醫藥衛生ETF跟蹤的指數是滬深300醫藥衛生指數(300醫藥);廣發中證全指醫藥衛生ETF 跟蹤的是中證全指醫藥衛生指數(全指醫藥);匯添富中證醫藥衛生ETF跟蹤的是中證醫藥衛生指數(800醫衛)。
可以看出,三只ETF跟蹤的是不同的指數,這三個指數的前十大權重樣本如下:
顯然,從集中度和分散度來看,中證全指醫藥衛生指數前十大權重股的占比最低,最為分散,滬深300醫藥衛生指數的集中度最高。
再從這三個指數的表現來看,在近3年的時間維度,300醫藥回報最低,但在近期的醫藥反彈行情中,集中度最高的300醫藥,反而表現明顯超過另外兩個指數。
整體而言,800醫衛在各個階段都比較均衡,全指醫藥、300醫藥在不同的時間階段會有比較大的差異,但從規模來看,顯然300醫藥受歡迎程度更高,可能這與其集中度更高,彈性更大有關。
再看醫療主題,華寶中證醫療ETF、國泰中證醫療ETF、易方達中證醫療ETF,這三只ETF跟蹤的都是中證醫療指數,所以本質上并沒有太大區別。
從指數的前十大權重股來看,比重比較高,超過了50%,主要為兩類個股,一類是CXO,一類是醫美。
整體來看,投資者如果選擇醫療主題ETF進行配置的話,上述三只的區別不大,不過不同的基金經理也會進行一些小的調整。
從截至2022年4季度末的持倉來看,前十大重倉股都是基本上跟著權重股走,但是也可以發現國泰中證醫療ETF的前十大中多了金域醫學,少了萬泰生物,這種小的調整,在不同的時間階段,表現出來的結果也不太一樣,所以是否能夠增強收益,也很難簡單下定論。
再看名稱中只有“醫藥”的兩只ETF,富國中證醫藥50ETF、華安中證細分醫藥ETF分別跟蹤的是中證醫藥50指數、中證細分醫藥產業主題指數。
這兩個指數的前十大權重股如下:
可以看出,這兩個指數的成分股重疊還是比較高,達到了7只,集中度方面,中證醫藥50指數的集中度要更高一些。
從短中長期的表現來看,短期差別不大,但是在3年維度,醫藥50指數的表現要更好一些。
再看另外4只名稱中帶有醫療器械、醫藥健康、醫療保健的ETF,永贏中證全指醫療器械ETF、平安中證醫藥及醫療器械創新ETF、嘉實中證醫藥健康100策略ETF、天弘中證全指醫療保健設備與服務ETF分別跟蹤的是中證全指醫療器械指數(醫療器械)、中證醫藥及醫療器械創新指數(CS醫藥創新)、中證醫藥健康100策略指數(醫藥健康100)、中證全指醫療保健設備與服務指數(醫療保健)。
這4個指數的權重股雖然也有一定的重疊,但還是存在比較大的差別,具體如下:
這就使得這幾個指數的表現也不太一樣, CS醫藥創新在短期的整體表現要更好一些,但是波動也比較明顯,近一年的波動最大,在近3年維度,醫療保健、醫療器械的表現更好。
至于另外幾只生物醫藥的ETF,我們將在下一篇文章中,與生物科技的ETF,進行對比分析。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44097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