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1-19 22:13:44
每經記者 甄素靜 每經編輯 魏文藝
1月16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70城房價數據顯示,2022年12月新房銷售價格環比下降城市較11月增加4個至55個。“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持平或下降,一線城市同比上漲、二三線城市同比下降。”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去年12月份二三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是持平或下降,但三線城市泉州的新房價格卻以0.7%的環比漲幅排在70城首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過往數據發現,2022年泉州新房價格環比表現起伏較大,其中1~2月和11~12月環比上漲,3~10月環比均下跌。
1月17日,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采訪時表示,泉州去年末的房價翹尾只是個例。“從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來看,絕大部分城市房價依然處于下行通道,市場的熱度還有待提升,二三線市場的復蘇預計至少到今年二季度才會在部分城市有所體現。”
福建泉州,航拍位于洛陽鎮城西大道尚在施工的商品住宅 視覺中國圖
12月泉州樓市翹尾收官
據中原地產廈門研究院統計,2022年大泉州一手住房成交30969套,面積368.63萬平方米,同比下跌53.3%,成交均價11538元/平方米,總成交金額425.32億元。
記者梳理國家統計局數據發現,2022年泉州新房價格除1月和2月環比上漲外,3~10月均處于環比下滑狀態,11~12月環比分別上漲0.5%和0.7%。同比來看,2022年1~4月泉州新房價格同比上漲,5~12月均同比下跌。
據克而瑞分析,2022年11月份,泉州開發商推貨節奏加快,成交量在12月實現明顯拉升,翹尾收官。成交均價方面,全年表現相對平穩,12月受保利城東高價盤熱銷影響,結構性上漲。
同時,由于泉州商品住宅供應量連續5年下滑,成交量同步下滑,市場持續呈供不應求的狀態。高單價項目成交占比上升,全年成交均價明顯上升。
此外,泉州多區域去化周期降至低位,市場存量告急。截至2022年12月,泉州證載存量180萬平方米,去化周期11.7個月,庫存壓力小。受土地供應影響,核心區熱門區域供應稀缺,供不應求,導致鯉城、豐澤、經開、洛江持續探底,泉港區人口外溢明顯,存量壓力較大。
對此,張波表示:“從市場的實際情況來看,2021年泉州的房價上漲較為明顯,而2022年房價則是波動性明顯,并且去年12月新房價格上漲并不代表市場熱度較高,和供應結構也有一定關系,而二手房環比下行則更能體現出市場的實際熱度。總體來看,2022年雖然經歷了波折,泉州樓市還處于房價盤整階段,市場依然有待復蘇,預計2023年還將會企穩回升。”
全年供地面積增51.8%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泉州樓市政策開始階段性放寬。首先是核心熱賣區域晉江進行了限售調整,自2022年5月9日至12月31日,新購買住房限售期限從取得不動產權證滿5年調整為滿2年后即可轉讓。
同時,泉州對公積金貸款、商貸也進行了調整。泉州一家大型房產中介工作人員1月19日在接受記者在線采訪時表示,銀行利率是階段性變化。“目前泉州首套普通商品住房的房貸利率由原來的4.1%調為3.8%的利率下限;二套房貸利率仍按原來的4.9%執行;優惠利率的執行周期為11月1日到12月31日。”
公積金方面,從去年10月1日起,泉州下調首套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0.15%,即首套房5年以內年利率為2.6%,5年以上年利率為3.1%。此前已經發放首套公積金貸款的客戶,自今年1月1日起也可享受降息優惠。
“2022年泉州有較多政策出臺,包括晉江限售5年調整為2年,房貸利率下調,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降低公積金貸款利率等。”在張波看來,政策調整對市場的拉動因素不容忽視,加之市場需求依然保持一定基礎,對于市場的支撐韌性較強。
值得一提的是,除限售、限貸等政策外,2022年泉州還出臺了“人才”購房補貼政策,最高補貼可達100萬元。同時,在個別區域還發布了針對一般市民的購房補貼政策,如惠安出臺促進房地產去庫存若干措施,自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購房最高補貼5萬元,涉及85個樓盤項目。
據中原地產廈門研究院統計,泉州市區東海、城東優質項目2022年底迎來集中供貨,市場行情出現翹尾,如東海云璽臺、萬科四期、洛江城區遠洋開盤售罄,城東保利隆恩基本售罄,這也使得泉州年末的市場數據上揚有了底色。
值得注意的是,在供地方面,2022年泉州市區商住用地成交規劃總建面約338.78萬平方米,同比上漲51.8%;上半年優質地塊拉動,樓面價及溢價率處在相對高位,下半年近郊及回購地塊比例較高,樓面價及溢價率下滑明顯。
“泉州在2022年推出多幅高端住宅地塊,包括晉東、石獅等區域,未來改善性需求的拉動會較為明顯。”張波表示。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