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1-17 21:34:05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每經記者 王佳飛 每經編輯 陳夢妤
近期,各地兩會陸續召開,房地產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也成為熱議話題之一,記者注意到,“房住不炒”“平穩健康發展”依舊是房地產主題詞。
2023年1月15日,北京市代市長殷勇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明確今年重點任務。其中提到,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加快健全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籌建保障性租賃住房8萬套,竣工各類保障性住房9萬套,保持住宅用地穩定供應,保障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
啟動危舊樓房改建和簡易樓騰退20萬平方米,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新開工300個、完工100個,老樓加裝電梯新開工1000部、完工600部。
1月11日,上海市市長龔正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進一步改善市民居住條件。
2023年,上海將繼續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全面推進“兩舊一村”改造,完成12萬平方米中心城區零星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28萬平方米小梁薄板房屋等不成套舊住房改造,啟動10個城中村改造項目,完成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3000臺。建設籌措7.5萬套(間)保障性租賃住房。
龔正表示,我們將采取“市區聯手、以區為主、政企合作”的方式,更好發揮上海市城市更新中心統籌平臺的作用,全力推進這項工作。
1月11日,河北省省長王正譜在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扎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工作,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
河北2022年城鎮新增就業89.7萬人,完成棚戶區改造11.8萬套、老舊小區改造3698個。2023年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探索長租房市場建設,新開工棚戶區改造12萬套以上,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3.5萬套,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816個。
1月13日,山東省省長周乃翔作政府工作報告,其中提到山東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繼續保持較低水平,穩妥化解個別頭部房企項目風險,扎實推進保交樓、穩民生。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房地產市場、法人金融機構等領域風險。堅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多措并舉激活房地產市場,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
列席山東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的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王玉志1月14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將繼續堅持因城施策、分類指導,從供需兩側協同發力,同步激活新房和二手房市場,促進住房消費合理需求平穩釋放,研究開發質量好、功能優、配套全的高品質住宅項目,促進高品質住房消費,2023年全省完成房地產投資8000億元以上。
云南政府工作報告也表示,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全力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支持優質房企脫困,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探索培育長租房市場,開工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5萬套以上。
2022年,云南改造老舊小區1923個,新改建燃氣、供排水管網6094.4公里。改造城鎮棚戶區4.9萬套,實施保障性租賃住房6.19萬套。爛尾樓復工92個、交樓201個,化解141.8萬戶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問題。2023年云南將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等消費,提振大宗消費,壯大新型消費。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500個以上,實施城鎮棚戶區改造6萬套,新建和改造燃氣、供排水等管道6000公里以上。
各地很多代表委員也提出了很多房地產相關發展建議,“松綁”成為主要基調。(以下人物順序不分先后)
北京市政協港澳臺僑工作顧問毛大慶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今年他提交了《關于疫情開放后大力扶持特色文旅經營發展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有關建議》,其中提到,“對現有建設用地指標和規劃內容進行針對性調整,更好地服務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與差異化經營,合理配置一定規模的商業功能和兼容性用地指標。”
并且“建議積極引入具有鄉村文旅運營經驗的社會化運營機構,為鏈接城鄉消費人群,鄉村品牌化建設提供產品活力與專業服務。
上海市政協委員丁祖昱、張琦、葉峻在《關于上海調整樓市四限政策的建議》提案中指出,限購政策應適度調整,建議有條件、分區域地試點放松限購。遠郊區域,外地戶籍購房要求從5年社保縮短至2年;工作單位在遠郊區域的,原則上可于工作單位所在區域增加1套購房資格。
應考慮有條件地打開限價,應通過調整限價接近實際市場價值的方式,逐步降低或取消限價政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對于10萬元/平方米以上高端住宅,限價放松的同時,增加額外稅費。土地端,已設置房地聯動價成交的土地,酌情適度逐步放開限價。未來出讓的含宅土地,不設置房地聯動價,按市場發展規律浮動價格。
浙江省人大代表、上海建緯(杭州)律師事務所主任陳沸向當日召開的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提交了相關建議,表示在堅持“房住不炒”前提下,浙江應結合實際對前期偏緊的調控政策進行適度松綁,促進軟著陸。一是適當降低人口流入地區限購門檻,增強市場信心。二是可嘗試下調首套首付比和改善型二套首付比,減少剛需人群和改善型購房人群的首付壓力。三是可提高公積金貸款限額或允許提取未納入貸款額度計算的公積金余額付首付。
四川省政協委員、成都理工大學破產法與企業保護研究中心主任劉寧向媒體表示,建議房地產風險化解納入專項工作,專班管理。同時敢用破產,善用破產,推行房企破產試點,總結破產化解經驗,并重點解決復工交房中的行政難題,府院聯動機制進一步細化、落地,推動房地產健康平穩發展。
貴州省政協委員、貴州省工商聯副主席施波在發言中指出,深化聯席會商機制,深入開展專項行動,加快推進一批產權證書辦理工作,化解好存量市場歷史遺留問題,確保交易市場“基礎牢靠”,清除影響房地產市場正常運轉的體制機制障礙。
全面松綁,多開渠道。認真落實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更好支持首套住房剛性需求。對限購、限貸、限售等政策,依規合理合法進行調整,加大流動性貸款支持力度,支持合理住房貸款和融資需求。
要逐步釋放人口遷移性住房需求,持續開展去杠桿工作,在長期內形成杠桿穩定下降預期,推動房企在長期內盈利更可持續。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將庫存商品住房、積壓的商業用房改建為租賃型住房。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向記者表示,“房住不炒”是一個總的定位。房地產,不是看短期的市場波動,是看中長期。要堅持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總體上來講,各地“房住不炒”依舊很明確,不能存在任何幻想,不會因為樓市壓力大而有所改變。
“房住不炒”和真正推進住房需求的釋放,兩者其實并不矛盾。當然可能會有點難度,一放就容易炒,這要求各地時刻都要密切關注市場,合理的需求要多釋放,不合理的需求還是要抑制,防范它釋放出來。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331318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