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1-07 19:49:04
◎抓緊南菜北運基地和北方設施蔬菜生產,合理安排品種結構和種植規模,因地制宜地發展一些速生菜、芽苗菜。
◎健全應急保供體系,分級制定應對措施,確保一旦出現特殊情況能夠及時啟動應急機制,保證供給充足。
每經記者 李宣璋 每經編輯 陳星
1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農村地區疫情防控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在發布會上表示,我國農村地域廣、人口多、人均醫療資源相對不足。“隨著春節的臨近,人員流動加大,返鄉人員增多,更加需要做好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工作。”
農產品供給是保供工作的重要內容,《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布會現場提問:“當前,農村地區面臨一手抓防疫、一手保供給的重要任務。當前如何在防止疫情大面積擴散的同時,保障農產品供給不受影響?”
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毛德智回應稱,農業農村部高度重視,早部署、早準備、早安排,近期專門召開了全國電視電話會議,對于農業生產穩產保供、農村地區疫情防控,作出了具體部署,特別是對節日期間全國肉蛋奶等“菜籃子”產品的生產供應,作出了安排和部署。
發布會現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宣璋 攝
毛德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近期,重點抓了三個方面:一是抓好生產。抓緊南菜北運基地和北方設施蔬菜生產,合理安排品種結構和種植規模,因地制宜地發展一些速生菜、芽苗菜。同時抓好畜禽水產養殖,不同地區及時調劑余缺,保證市場供應。
二是順暢流通。優化通行保障措施,暢通“菜籃子”產品以及農資農機等重要物資的運輸通道,嚴格落實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保證“菜籃子”產品運輸車輛便捷通行。積極推進產區和銷區對接。
三是壓實責任。首先是落實好“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加強監測預警,合理引導市場預期。健全應急保供體系,分級制定應對措施,確保一旦出現特殊情況能夠及時啟動應急機制,保證供給充足。在這個基礎上,還特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保證大家既要吃得上、吃得好,還要吃得放心、吃得安全。
在做好這三個方面工作的同時,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工作專班近期還派出了29個調研督導組,主要是調研督導各地農村地區疫情防控情況和農業穩產保供的情況。從調研情況來看,各地在抓農村疫情防控和穩產保供方面,都采取了統籌措施,有一系列的具體安排。
從全國來看,目前生豬、蔬菜等重點“菜籃子”產品生產和上市流通基本正常,冬小麥、油菜處于越冬期,農業穩產保供有保障。
毛德智表示,同時,還指導和動員基層及早做好預案,一旦疫情比較嚴重,將通過組織動員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以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民合作社等,為農民群眾開展代耕代種、代養代管、施肥打藥等托管服務,引導基層農民群眾鄰里之間開展相互幫助等措施,確保不誤農時,抓好農業生產。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還將會同有關部門細化應急保供工作預案,提早謀劃做好農藥、肥料等農資需求調度,確保春耕備耕有序進行。”毛德智說。
近期,許多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都普遍反映藥品短缺、問診量激增。對此,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司司長聶春雷表示,原因一是個別藥品產能不足,供不應求,一些地方由于前期準備儲備不充分,疫情高峰一來,藥品一時供不上。
二是供需雙方信息不太通暢。三是因為物流,一些采購的藥品不能及時配送到位,造成藥品短缺。
針對藥品短缺問題,國家也采取了一系列舉措。首先是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物資保障組建立了日調度制度,堅持全國一盤棋,每天統籌調度藥品和其他重點醫療物資。根據疫情的發展,現階段優先保障農村地區特別是農村的醫療機構要有藥用。
對一些短缺的藥品,產能不足的,積極協調擴大產能。相關部門制定了很多政策,支持有關企業擴大產能,調動企業積極性,加班加點生產相關藥品。
其次是加強供需對接。農村地區點多面廣、供應鏈長,供需對接如果不通暢,基層反映的問題可能不能及時反饋上來。如果讓農村的醫療機構直接上網絡平臺買藥,有的網絡平臺可能沒有,有的買了也因為物流各方面的原因配送不下去。所以,鼓勵地方政府集中采購。
第三是堅持中西醫結合,合理選用西藥、中成藥和中醫藥湯劑。近期,下發了在城鄉基層充分應用中藥湯劑的通知,鼓勵地方特別是農村地區,發揮特色,充分利用中藥,緩解藥品不足的問題,減輕基層就醫壓力。
從目前監測的情況看,近期隨著各地疫情的發展和藥品產能的增長,還有物資保障組的協調調度和物流的順暢,以及地方政府加強組織,藥品短缺的問題正在逐步好轉。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宣璋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