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商訊推薦

每經網首頁 > 商訊推薦 > 正文

“守正創新 勇毅前行” ——2021-2022年度受尊敬企業年會圓滿落幕

經濟觀察報 2023-01-03 11:40:54

新冠疫情深刻影響了全球市場、中國經濟、企業經營以及個人生活。隨著疫情走向常態化,經濟回穩的“曙光”正在前方。如何讓企業家和公眾恢復信心,讓中國經濟實現復蘇,整個世界都在等待著中國的回答。

“這個‘答案’就在我們走過的歷程中。”2022年12月29日,經濟觀察報社執行總編輯文釗在《經濟觀察報》主辦的“2021-2022年度受尊敬企業年會”上表示,龐大的經濟體量、超大的市場規模、完整的工業體系、4億以上中等收入群體等,都是中國的底氣所在。

經濟觀察報社執行總編輯文釗致辭

文釗進一步指出,數以億計的市場主體、不斷創新突破的公司、寒冬中依然傳薪抱火的企業家群體,它們是這種底氣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保護經濟韌性,就需要鞏固經濟恢復的基礎,也就是穩固企業和企業家的信心及預期。

基于此,本屆受尊敬企業年會以“守正創新、勇毅前行”為主題,分為“在變局中開新局”“穿越風暴的新可能”等主要環節,以期尋找企業家面對困難和挑戰時的信念來源,讓更多市場主體走出冬天,讓中國經濟沖破陰霾。

何映昆:培育優質市場主體,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序幕環節,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主任何映昆表示,今年以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國工業經濟下滑勢頭得到扭轉,三季度延續恢復態勢,有力支撐了國民經濟回穩向上。這種回暖態勢,離不開一些重點行業和大型企業勇挑大梁。

在何映昆看來,創新是企業的生命,也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企業創新是推動我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素;同時,著眼于全球的行業競爭已從過去企業界的單打獨斗,發展成為產業鏈和供應鏈協同作戰的新競爭體系;此外,世界經濟正進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主導的發展時期,我們需要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產學研深度結合的工業創新體系,進一步強化企業創新的主體地位。

“培育優質的市場主體,促進產業鏈融通,需要建立和完善優質企業培育體系,構建大中小企業緊密協作、融合發展的產業生態,支持大企業做強做優,培育一批具有生態控制力的企業,支持中小企業做專做精。”何映昆總結道。

在變局中開新局

疫情反復、原材料上漲、貿易摩擦……面對變幻莫測的“烏卡時代”,企業如何通過創新贏得“受尊敬”稱號?

高培勇:市場主體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黨委書記高培勇分享了“市場主體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

他表示,第一,以企業和企業家代表的市場主體,是國民經濟根基所在,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第二,市場主體是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的主要依托,特別在穩就業方面,市場主體發揮著頂梁柱的作用;第三,市場主體是當下需要紓困幫扶的對象。在一系列困難挑戰面前,市場主體亟待渡過難關;第四,市場主體的安全,是具有基礎意義的經濟安全;第五,市場主體是國家做好各種宏觀政策安排的根基。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2022年7月29日提出的一個明確要求,就是高質量發展要發揮企業和企業家的能動性,營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環境。如何在高質量發展中發揮好、調動好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和能動性,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首先要回答好的一道時代課題。”高培勇總結道。

趙華林:“雙碳”目標的下綠色可持續發展

2020年9月,中國明確提出2030年“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標。“雙碳”在中國經濟結構轉型過程中扮演著關鍵性角色。

對此,原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趙華林表示,2020年,中國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了48.4%,超額完成向國際社會承諾的目標,意味著中國在氣候變化治理方面的突出貢獻,也體現了負責任的大國擔當。

“雙碳”目標下,趙華林認為我國綠色發展已經邁入新的階段,生態文明也進入到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新階段,將發生三個歷史性轉變:一是生態環境保護措施上,由末端治理向源頭控制的結構轉型;二是環境保護路徑上,由氣候變化和污染防治單獨治理向減污降碳一體化推進;三是環境質量改善上,由量變向質變轉型。

在此期間,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與氣候變化密切相關,是實現“雙碳”的重要路徑。趙華林指出,產業結構調整一方面要限制和淘汰高碳產業,遏制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項目的盲目發展;另一方面要支持和促進低碳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例如高技術產業、精密制造業等。能源結構調整是指綠色能源低碳轉型,包括推進煤炭消費替代、推動新能源發展、大力加快新興電力系統建立等。

毛基業:數字化創新是通往“受尊敬”的確定性路徑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原院長毛基業認為,數字化創新是通往“受尊敬”的確定性路徑。在移動互聯時代,中國打造了世界領先的消費互聯網生態。而在今天的物聯網時代,數字技術變革是驅動創新的底層力量。未來,中國有機會將消費互聯網的經驗應用于工業互聯網領域,實現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

對企業而言,毛基業認為,數字技術改變的不僅是生產力,還有生產關系。利用數字技術重構企業、重構組織,從而提高生產力,讓企業轉變為科技企業,用數據驅動日常運營,這就是當前的創新方向。

穿越風暴的新可能

壓力之下,作為市場經濟主力軍的企業,如何通過創新穿越“風暴”、踐行高質量發展?

孟樸:數字化轉型賦能全新的商業模式,加速萬物互聯美好未來

高通公司中國區董事長孟樸表示,數字化轉型是過去幾年行業最重要的發展趨勢之一,移動技術則是數字化轉型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連接終端、系統和用戶,賦能全新商業模式,提升企業數字化效率,帶來新的客戶體驗。

“這一機遇稱為智能網聯邊緣。”孟樸表示,借助智能邊緣計算,人工智能應用可以實現規模化擴展,5G可以讓內容豐富的數據實時從網絡邊緣與其他終端和云端共享,數十億智能聯網終端將對諸多行業和用戶體驗產生重大影響。

為此,高通與中國移動產業的合作伙伴正在積極協作,投入到數字化轉型潮流中。例如針對今年頒布的5G標準新版本ReL-17,高通打造了5G RedCap、毫米波擴展、增強終端、網絡拓撲擴展等多項技術,為5G的標準化普及和規模化應用提供助力。

李玲:安踏踐行ESG理念,推進可持續發展進程

安踏集團副總裁李玲談到了集團長期發展的指導思想和價值理念——“五大共生理念”:與消費者共生,與員工共生,與合作伙伴共生,與環境共生,與社會共生,表示致力于可持續發展將是集團未來長期發展戰略。

聚焦與可持續相關的環境共生,安踏提出,到2050年,整個集團實現碳中和。目前,安踏已經連續七年向公眾和利益相關方披露公司ESG領域的重要進程和實踐目標。同時,安踏將會推出更多的低碳商品,攜手合作伙伴研發更多對生態有益材料并應用到商品當中。

邱勇攀:釋放金融新活力—數字化生態金融賦能實體經濟發展

數字化浪潮下,金融如何賦能實體經濟發展?埃森哲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金融服務事業部總裁邱勇攀指出,通過新的金融工具,可以做到真實性保證,解決資金安全問題,實現“數字化生態金融”。

埃森哲總結了數字化生態金融的四個模式:一是傳統金融產品向外拓展數字化,例如二維碼;二是銀行等頭部機構專業能力外延到企業服務,通過司庫管理或者資金管理,了解上下游的資金運用狀況,從靜態三張報表過渡到動態數字化;三是腰部企業的供應鏈協作、金融服務連接平臺;四是定制化,例如埃森哲在2019年與一家銀行聯合,建立了資金流、物流、商流和信息流的“四流合一”模式。

李云飛:比亞迪在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思考和實踐

汽車產業是中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在拉動區域經濟發展、激發企業創新、帶動社會就業等方面提供動力。

作為參與者之一,比亞迪汽車品牌及公關事業部總經理李云飛認為,在發展企業的同時,要更好地參與解決社會問題,實現社會價值。聚焦新能源領域,今年3月,比亞迪停產了燃油車,專注于純電動和插電混動汽車業務。

目前,比亞迪掌握了三電和全產業鏈的核心技術,并堅持純電動和插電混動的技術路線,陸續推出了刀片電池、DM混動技術、e平臺3.0、CTB電池車身一體化等一系列相關技術。今年1-11月,比亞迪累計實現新能源汽車銷售163萬輛。

2001年創刊以來,經濟觀察報始終緊跟時事動態,見證并記錄著中國市場的歷年變遷。作為與報社共同成長的年度品牌盛典,“受尊敬企業年會”已經成為業內規格極高、討論話題極深、影響范圍極廣的盛會之一。寒冬終將過去,經濟觀察報希望借此年會,與業內外伙伴一起“守正創新、勇毅前行”,共同展望并開創下一個春天。

責編 蒲禎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媒體 經濟觀察報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午夜福到在线a国产4视频 | 亚洲国产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 日韩中文字幕高清在线 | 亚洲国产永久免费播放片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三州在线观看视频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