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城市24小時 | 東南沿海大省,逐夢鋰電圈

每日經濟新聞 2022-12-19 22:54:09

被委以重任的寧德和廈門,也有望進一步壯大產業實力,邁上新的發展臺階。

每經記者 劉艷美    每經編輯 楊歡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436107

福建日報消息,近日,福建省發改委發布《關于加快推動鋰電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爭取到2025年,全省鋰電池產能規模突破500GWh,全產業鏈產值超過6000億元,全省累計建成電動汽車換電站達1000座以上。

寧德和廈門,成為福建重點打造的鋰電產業發展集聚區。根據實施意見,福建將重點支持寧德建設全球領先的鋰電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核心區,做優做強產業集群,爭取納入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支持廈門重點聚焦鋰電池終端產品,持續擴大發展規模,帶動上下游產業配套集聚發展。

解讀: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給鋰電產業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而在龍頭企業寧德時代帶動下,福建鋰電產業也加速崛起。

在不久前工信部公布的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中,寧德市動力電池集群成功上榜,也成為福建省唯一入圍的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2021年,福建鋰電池產能達172.4GWh,居全國首位。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工信部此前公布數據,2021年我國鋰電全行業總產值剛剛突破6000億元。這恰與福建最新目標相當,其目標可謂不小。

而“鋰電高地”的競爭,實質就是地區間產業鏈與產業生態的競爭。為此,福建最新意見特別強調,要實現鋰電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集聚化發展、規模化發展,做全做大做強上下游配套產業。被委以重任的寧德和廈門,也有望進一步壯大產業實力,邁上新的發展臺階。

目前,鋰電產業已成為寧德兩大千億產業集群之一,正瞄準創建領航世界的鋰電之都;廈門近期也透露,今年鋰電池及相關產業規模即將達到400億元,到2024年有望形成一條新的千億產業鏈。

#動向

“數據二十條”:合理降低市場主體獲取數據的門檻

新華社19日消息,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從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四方面,初步搭建我國數據基礎制度體系,提出二十條政策舉措。意見指出,合理降低市場主體獲取數據的門檻,增強數據要素共享性、普惠性,激勵創新創業創造,強化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形成依法規范、共同參與、各取所需、共享紅利的發展模式。順應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發展趨勢,推動數據要素供給調整優化,提高數據要素供給數量和質量。

11部門:做強家政企業“中央工廠”模式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1部門印發《關于推動家政進社區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出,做強家政企業“中央工廠”模式。支采取“持品牌化員工制家政企業發展,政府+龍頭企業+社區”模式,全面打造“技能培訓+推薦就業+家政服務+產品團購”家政進社區的全鏈條服務。鼓勵各地打造地域性家政品牌,推動酒店業、物業、養老服務業、互聯網業、制造業等大型企業進入家政服務領域。

上海啟動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體系試點

人民銀行上海總部12月19日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啟動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體系試點。本次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體系試點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以人民幣單位銀行結算賬戶體系為基礎,構建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體系;二是以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業務基本規則為基礎,統一本外幣銀行結算賬戶開立、變更、年檢、撤銷等全生命周期賬戶管理規則;三是支持本外幣賬戶多幣種結算;四是建立健全覆蓋事前、事中、事后的本外幣銀行結算賬戶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五是加強對本外幣銀行結算賬戶的監管和監測,實施銀行結算賬戶協同監管;六是適當實行“資金管理”與“賬戶管理”分離,不附加相關資金試點政策。

福建閩江干流復航

12月18日,在福建南平港延平新城港區洋坑碼頭,滿載竹制品、石英砂等貨物的“武夷2號”新能源貨船鳴笛離港,標志著閩江干流正式恢復通航,拉開福建省集裝箱江海聯運序幕。閩江是福建省內最大河流,近十幾年來,受河床水位下切、水文條件變化等因素影響處于斷航狀態。福建省通過建設閩江水口航運樞紐、治理閩江水域安全隱患等舉措,逐步恢復閩江航運。

出海招商搶單,東北團來了

遼寧日報消息,12月18日,遼寧組織150余人的政府和企業家代表團,分別從沈陽、大連兩地相繼出發,赴韓國、日本開展為期8天的經貿洽談活動。另據吉林日報報道,吉林省赴韓國的經貿團已于17日啟程。接下來,吉林省還將組織經貿團開展面向德國、法國、奧地利、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出海”活動,推動更高層次、更大規模、更廣范圍的經貿合作交流。

#聲音

浙江省委書記調研阿里巴巴:在推動發展、國際競爭和造福社會中大顯身手

浙江日報消息,12月18日,浙江省委書記易煉紅在杭州深入企業、社區、科創平臺、文化遺址公園開展調研。

在阿里巴巴集團,易煉紅考察企業展廳,詳細了解企業發展歷程、商業板塊、創新成果及發展計劃等,強調要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和引導資本健康發展重要論述精神,堅持發展和規范并重,規范資本行為、激發創新活力、增強核心競爭力,在推動發展、國際競爭和造福社會中大顯身手,爭當規范發展模范生、創新發展領頭羊、融通發展服務商支撐者。

#數讀

2022豫企百強出爐,百億級企業達60家

12月19日,河南省企業聯合會、河南省企業家協會聯合發布“2022河南企業100強”榜單,百強企業營業收入總額相當于全省GDP總額的42.94%,萬洲國際有限公司、洛陽欒川鉬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平煤神馬能源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位列前三。

2022年河南企業二十強

同日發布的《2022河南企業100強發展報告》顯示,2021年,百強企業合計實現營業收入25289.16億元,較上年增加3120.92億元,增幅14.08%。上榜企業在經營規模、入圍門檻、實現利潤、納稅總額、研發投入、海外收入等方面均創排序17年以來最好水平。

今年上榜的百億級企業首次達到60家,較上年增加7家。同時,入圍門檻首次突破50億大關,達到52.99億元,較上年提高10.31億元,增幅達24.16%。5年來入圍門檻始終保持兩位數增長勢頭。

#放榜

全國現代化百強榜發布,深圳居首

近日,《中國城市基本現代化監測報告2022》在北京發布,并揭曉 “2022中國地級市基本現代化指數前100名(含副省級城市)”。其中,廣東深圳市基本現代化指數達92.29,蟬聯全國地級市首位,浙江杭州市、江蘇蘇州市分列第二、第三位。

分區域看,前100名單中東部地區54個、中部地區25個、西部地區14個、東北地區7個,東部地區數量占了一半以上;分省份看,江蘇以12個居首,浙江11個、山東10個,分列全國第二、第三位。

根據報告,中國地級市基本現代化指數前100名平均規模為常住人口578.89萬人,城鎮化率73.1%;地區生產總值6352.86億元,同比增長8.1%,三次產業比為5.6∶43.5∶50.9;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0萬元,達到10.58萬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特级婬片女子高清视频国产 | 日本A网免费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日韩 | 亚洲欧美另类综合日韩 | 中文字幕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