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2-16 22:59:51
建設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范區,是為了彌補我國建設貿易強國的關鍵短板而采取的針對性舉措,要將做大做強產業和創新體制機制兩手抓,既要成為產業發展高地,更要成為制度創新示范區。
每經記者|劉艷美 每經編輯|楊歡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1131790
上證報、南方+客戶端消息,12月22日-24日,2022粵港澳大灣區服務貿易大會將在珠海國際會展中心舉行。這是首個在大灣區召開的服務貿易大會。在16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廣東省商務廳廳長張勁松透露,廣東省正在大力推進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粵港澳大灣區服務貿易一體化進程加快推進,正成為我國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張勁松還表示,廣東在服務貿易將進一步加大力度,取得更大突破。其中特別提到,持續支持廣州、深圳探索創新,爭創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范區。高標準建設廣州、深圳、佛山國家級服務外包示范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初印發的《廣東省推動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中就曾提到,“支持廣州、深圳兩個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城市探索創新,力爭升級為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范區。”
解讀: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服務進出口規模持續擴大,2014年至今已連續八年穩居全球第二,2013-2021年累計服務進出口總額41.1萬億元,年均增長6.4%,比貨物貿易年均增速快1個百分點。在貨物進出口全球需求放緩背景下,服務貿易對我國外貿增長貢獻度逐步提高,成為外貿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黨的二十大報告更明確提出,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機制,發展數字貿易,加快建設貿易強國。
在此之前,商務部于2020年8月印發《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總體方案》,提出在北京、天津、上海、濟南等28個省、市(區域)開展深化服貿創新試點,期限3年。以此為基礎,在2021年9月舉行的服貿會上,我國正式提出“探索建設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范區”;今年11月進博會上,又進一步明確“建設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范區”。
根據商務部此前透露信息,將遴選試點成效顯著的地區,升級建設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范區。今年8月,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進一步提到,商務部將抓緊制定完善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范區總體方案,做好示范區創建工作。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北京、上海、杭州、南京、蘇州及廣州、深圳明確提出創建目標,基本都是東部沿海經濟強市。有分析認為,建設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范區,是為了彌補我國建設貿易強國的關鍵短板而采取的針對性舉措,要將做大做強產業和創新體制機制兩手抓,既要成為產業發展高地,更要成為制度創新示范區。這也將成為未來城市競爭的關鍵領域之一。
國內航空市場擬分階段恢復
民航局近日下發《安全有序恢復航空運輸市場的工作方案》,對于國內航空運輸市場分階段恢復作出具體時間規劃,并在其中特別強調恢復過程中“安全第一”。方案第一階段為即日起自2023年1月6日,以2019年日均客運航班量的70%為基數進行恢復。最高日航班量不超過11280班(國內客運航班不超過9280班)。第二階段為2023年1月7日至2023年1月31日,以2019年日均客運航班量的88%為基數進行恢復,該階段最高日航班量不超過13667班(其中國內客運航班不超過11667班)。
浙江要打造全國領先的元宇宙產業
12月15日,浙江省發改委等5部門聯合印發《浙江省元宇宙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省元宇宙產業鏈體系基本形成,產業綜合競爭力達到全國領先,帶動相關產業規模2000億元以上。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元宇宙相關領域建設一批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引育10家以上行業頭部企業,打造50家以上細分領域“專精特新”企業,形成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和標志產品。
數字人民幣試點范圍擴容
財聯社16日消息,“數字人民幣”APP顯示,試點范圍再次擴大。一方面,由此前的深圳、蘇州、雄安新區、成都分別擴大至廣東、江蘇、河北、四川全省范圍;另一方面,新增山東濟南、廣西南寧和防城港、云南昆明和西雙版納作為試點地區。至此,全國共有17個省級行政區全域或部分城市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
彌蒙高鐵開通運營
中新網消息,云南彌(勒)蒙(自)高鐵16日開通運營。彌蒙高鐵位于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境內,線路全長106公里,設計時速250公里。該條高鐵北連南(寧)昆(明)高鐵,南接昆(明)河(口)鐵路,是中國西南地區出境至東盟國家鐵路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家發改委:著力開展三方面工作穩定和促進居民增收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擺在首位的目標是促進消費投資,內需規模實現新突破。居民增收難是居民消費增長面臨的重要制約因素。對此,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16日表示,今年以來,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實現平穩增長,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50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5.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3.2%,居民收入增速與經濟增速基本保持同步。
下一步,為更好穩定和促進居民增收,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單位,著力開展三方面工作。
一是扎實推進共同富裕頂層設計。制定促進共同富裕行動綱要,不斷推進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后續貫徹落實工作,深入開展共同富裕有關重大問題研究。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向著這個目標更加積極有為地進行努力。
二是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在普遍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水平的基礎上,激發高校畢業生、技術工人、中小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進城農民工及國有企事業單位基層職工等重點群體活力,推動更多低收入人群邁入中等收入行列。
三是強化收入分配領域政策統籌協調。充分發揮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部際聯席會議作用,緊密跟蹤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調節職能、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規范收入分配秩序、根治農民工欠薪等熱點難點問題,積極推進收入分配領域的相關工作開展。
報告:中國旅游業明年或步入上升通道
近日,由中國旅游研究院、中國旅游協會主辦的2022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論壇發布《政策促進、產業創新與旅游復蘇——中國旅游集團化發展報告(2022)》。報告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國內旅游市場國內旅游總人次和總收入已經分別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46%和40%,預計2023年國內旅游有望進入上升通道。
報告還指出,廣東、江蘇、山東、河南、四川、湖南、湖北、河北、浙江、安徽,這些傳統的客源地和人口大省有著本地游客和內生消費的支撐,游客接待量居前,也是市場復蘇和產業振興的穩定的市場基礎。
過去20年,誰是縣域經濟發展最大贏家?
12月16日,中郡研究所發布最新縣域經濟與縣域發展監測評價報告,展現了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二十年的變化。
報告顯示,二十年來,在除北京、天津和上海以外的28個省份中,有13個縣域經濟增速高于全國經濟增速,15個低于全國經濟增速,縣域經濟增長倍數最高的三個省份是陜西(21.92倍)、貴州(18.66倍)和寧夏(18.33倍),最低的三個省份是黑龍江(6.59倍)、遼寧(6.33倍)和吉林(5.08倍);整體而言,西部地區縣域經濟增速最高,東北地區最低,西部、中部、東部和東北地區過去二十年的縣域經濟增長倍數平均值分別是15.04倍、12.98倍、8.84倍和6.10倍。
報告還顯示,擁有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的省份數量增加,由二十年前13個增加到目前19個。江蘇、河南、湖北、湖南和四川等5個省份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數量增加,浙江、山東、廣東、福建和遼寧等5個省份數量減少,新疆持平,安徽、江西、貴州、內蒙古、陜西、海南和云南等7個省份實現零的突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