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中國工程院院士萬建民:生物育種亟需突破關鍵技術瓶頸,保障國家食物安全

每日經濟新聞 2022-12-02 21:03:16

每經記者 曾劍    每經編輯 陳俊杰    

12月2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八屆成都國際都市現代農業博覽會開幕。本屆成都農博會與第八屆四川農業博覽會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聯袂舉辦,在當日下午召開的2022(第二屆)全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原副院長萬建民以視頻連線方式進行了演講。他表示,基因編輯技術已經成為國際生物種業科技競爭的焦點;全基因組選擇技術推進了育種高效化,合成生物技術則拓展了傳統糧食邊界;我國必須加大生物育種與產業化力度,突破關鍵技術瓶頸,培育戰略性新興生物產業,保障國家食物安全。

萬建民認為,近年來我國種業科技領域的發展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一是種質資源保護和創新利用成績顯著;如我國農作物種質資源保存52萬份,數量躍居世界第二。二是作物遺傳育種技術不斷發展,育成新品種7萬余個,實現7~8次新品種大規模更新換代,有效支撐了糧食產量和質量穩步增長。三是育種基礎研究取得了一些突出進展;完成了多種重要農業生物的測序或重測序,在水稻、小麥等作物基因組學研究上國際領先。四是生物育種技術創新緊跟國際前沿,生物技術研發能力與水平和美國的差距明顯縮小。

但與此同時,萬建民認為我國種業科技面臨諸多挑戰。一是基因資源深度挖掘亟待加強。我國農作物資源總數位居世界第二,其中國內資源占比80%,國外資源占比只有20%;遺傳多樣性研究與資源有效利用率都較低,新品種間遺傳相似性過高,制約糧食生產能力及國際市場占有率。二是農業生物基礎研究原創不足。雖然我國農業生物研究方面的論文總量超過了美國,總被引頻次比美國高15.6%,高引論文比美國高20.5%,但我國農業生物基礎研究與育種應用結合不緊密,重大育種利用價值的新基因不多。同時,育種理論方法創新能力偏弱。三是前沿育種技術短板依然突出。比如核心技術專利缺乏,在全基因組選擇技術、大數據技術的高價值專利處于空白等。四是在玉米、大豆單產與美國差距仍很大的情況下,重大新品種研制能力亟待提升。五是種業企業育種創新能力亟待提升。萬建民表示,雖然我國種業企業數量多,但育種規模小;市場集中度低,前5名企業市場份額合計僅為14%(2020年);企業投入不足,面臨著跨國企業的沖擊。六是種業科技創新體系尚未完善。他指出,種業上中下游銜接不緊密,科技創新與市場需求脫節,尚未形成市場導向的高效種業科技創新體系。

萬建民認為,關鍵技術突破是種業振興的核心。矮化育種和雜種優勢利用的兩次技術變革,分別使水稻等作物產量提高15%以上;轉基因等生物技術革命塑造了當今世界種業格局。未來種業的跨越式發展,有賴于生物技術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驅動基因編輯等前沿技術快速發展。

在演講尾聲,萬建民總結道,生物種業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產業。當前,新一輪種業科技革命正在興起,發達國家以及跨國企業集團愈發重視生物種業創新發展,并成為提升國家競爭力的戰略舉措。生物育種是種業創新的核心。因此,我國必須加大生物育種與產業化力度,突破關鍵技術瓶頸,培育戰略性新興生物產業,保障國家食物安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本精品一二区性爱区 | 色色午夜福利网 | 日韩亚洲首页中文字幕 | 九九九热视频最新在线 | 亚洲欧美国产va在线播放 | 在线日本高清不卡免费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