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2-02 00:01:03
每經編輯|張錦河
12月1日,重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介紹了目前的疫情形勢和下一步的疫情防控工作。
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畔介紹,李畔介紹,12月1日0-12時,重慶市新增本土確診病例53例;新增本土無癥狀感染者2239例。
當前,我市疫情形勢趨穩向好,但防控工作仍處于關鍵期。11月30日,全市報告新增感染者6584例(不含由無癥狀感染者轉確診病例的55例),較29日減少1208例。
11月30日,中心城區共報告新增感染者5522例,較29日減少863例,報告數量連續3日下降,其中九龍坡區、渝中區、江北區、渝北區等4區共報告3930例,占中心城區的71.17%。
李畔介紹,到11月30日,我市中心城區以外的區縣有23個區縣沒有報告社會面感染者,實現了社會面清零,在中心城區有7個區也是這樣,總共有30個區縣實現了社會面清零。還有11個區縣,剩下的這11個區縣當中,除了渝中區、梁平區等少數個別的區縣有一定的社會面感染者之外,其他區縣發現社會面感染者都是個位數,而且有的是從市外來渝返渝人員當中發現的。全市社會面清零攻堅戰已經取得了階段性勝利。
對中心城區而言,由之前的全域協同防控調整為分區分類差異化防控,現有的高風險區當中符合條件的立即調整為低風險區,加快縮小包圍圈,新劃定高風險區主要以樓棟、單元為單位來科學劃定。在連續5天沒有發現新增感染者的時候,及時調低為低風險區,對高風險區嚴格管理、足不出戶。高風險區所在的街道、鄉鎮的其他區域為低風險區,低風險區做好個人防護、避免聚集。這就是分區分類差異化防控。
同時,鼓勵創建無疫小區、無疫社區,現在已經創建成功了8000多個無疫小區、600多個無疫社區,不斷擴大無疫小區和無疫社區的覆蓋面,在這些地方實行常態化防控,讓社會逐步恢復正常的生產和生活秩序。
另外,對核酸檢測也按照“第九版”和“二十條”的相關要求,對集中隔離人員、居家隔離人員,對高風險區以及重點人群按照相應的規定開展相應頻次的核酸檢測,不再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不隨意擴大核酸檢測的范圍。為了方便群眾核酸檢測,在高風險區以外的地方繼續設置常態化核酸采樣點,滿足群眾愿檢盡檢的需求。這就是我們下一段兩個主要方面的工作重點。
李畔表示,這一個月時間以來,全市人民克服萬難,齊心抗疫,我們的疫情殲滅戰取得了社會面清零攻堅的階段性勝利,在此,也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希望廣大市民朋友們繼續當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自覺遵守當前各項疫情防控規定,繼續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不扎堆、不聚集。讓我們繼續堅定信心、攜手并肩,眾志成城、同心抗疫,我們有信心、有決心,也有能力共同來打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殲滅戰。
會上,市經濟信息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涂興永介紹,本輪疫情對中小企業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和沖擊,市委市政府對此也高度重視,在繼續落實好前期我市穩經濟政策包的基礎之上,市政府又研究制定了12條措施。
涂興永說,這12條措施,重點聚焦紓解廣大個體工商戶和中小微企業暫時面臨的貸款償還、資金周轉、房租繳納等突出問題,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內容:
一是加大信貸支持力度
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個體工商戶和中小微企業,予以展期、續貸。鼓勵各銀行機構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個體工商戶和中小微企業在原有貸款利率水平基礎上再下浮10%以上。
二是加大再貸款再貼現投放
加大對小微企業票據融資的支持,將“金融活水潤百業活動”延續到2023年1季度末,全面推廣線上申貸。
三是加大轉貸應急周轉資金支持力度
在2023年6月前,階段性減免中小企業使用政府轉貸資金產生的資金占用費。各合作銀行不得因中小企業使用政府轉貸應急周轉資金而下調其信用評級或壓降其授信額度,確保符合條件的企業“應享盡享”。
四是加大融資擔保支持力度
引導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擴面、降費、提質、增效,并分類給予保費補貼或績效獎勵。
五是支持出口信保賠付
對符合條件且通過市級統保平臺投保的小微企業所繳納的出口信保保費按100%比例支持,政策執行期限至2023年12月31日。
六是緩繳稅款
對受疫情影響,不能按期辦理納稅申報的個體工商戶和中小微企業,依法準予延期申報,并對符合條件的企業依法延期繳納稅款。對受疫情影響,不能在承諾期限內補齊“承諾制”容缺辦理稅務注銷登記資料的,依法準予延長承諾期限。
七是減免房屋租金
對承租國有房屋的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一律減免2022年度6個月租金,實際租期不滿一年的按比例減免。同時,對2022年承租各產業園區國有開發投資平臺公司所屬生產廠房及其配套用房的中小微工業企業,減免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租金。倡導民營產業樓宇、商場、市場運營方對小微租戶適度減免或返還2022年11月場地租金。
八是中小企業穩崗返還
對符合條件的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給予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總額60%的失業保險穩崗返還。
九是加大冷鏈物流企業貸款貼息力度
重點對冷鏈運輸企業給予貸款1年期基準利率不高于50%、總額不超過30萬元的貼息。
十是緩繳水電氣費
對受本輪疫情影響,未能及時繳費的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在2023年第一季度前繼續實行水、電、氣“欠費不停供”。
十一是減免檢測費
減免個體工商戶和中小微企業電梯、鍋爐、鍋爐水(介)質等檢驗檢測費用。
十二是強化拖欠中小企業賬款清理
深入開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專項行動,鼓勵開展線上驗收,保障款項及時支付。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重慶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
涂興永說,我們將會同相關部門抓好這12條措施的落實,用實實在在的“干貨”,助力廣大個體工商戶和中小微企業盡快復工復產、恢復“元氣”。
12月1日,市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
市委書記陳敏爾主持會議并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胡衡華,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軒,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李明清,市委常委,有關市領導參加。
會議強調,要堅持分類分步推進,盡快有序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非高風險區要結合實際應解盡解,由點及面促進人員流動,盡最大努力減少疫情防控給群眾帶來的不便。
有序開放商場、超市、藥店、診所、理發店等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服務行業場所,落實好防疫責任制。
進一步組織好公共交通,保障好群眾必要的出行需求。
嚴格落實公共場所掃碼查碼等常態化防控措施,減少疫情傳播風險。
加強重點人群安全防護,繼續關心關愛一線防疫和保供人員。
學校、養老院、兒童福利院等重點場所要繼續抓好防控管理,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要做好干部職工健康管理。
引導群眾繼續做好個人防護,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合理設置常態化核酸檢測點,滿足居民檢測需求。繼續加強外防輸入工作,嚴防輸入性風險。
會議強調,要繼續做好群眾服務保障工作,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
要保障好群眾的基本生活,扎實做好生活物資產供銷對接,確保市場供應量足質優價穩。
推動醫療機構有序做好醫療服務,滿足群眾就醫用藥需求,加強兒童、老人和有基礎疾病患者的收治照顧。
加強全人群特別是老年人免疫接種,加快治療藥物和醫療資源準備。
要加大困難群眾幫扶力度,做好特殊群體、低收入群體兜底保障,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要落實好助企紓困政策措施,強化重點企業、建筑工地等管理,做好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幫扶,促進各類市場主體健康發展。
加強思想輿論引導,維護社會大局穩定,切實抓好安全生產,做到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重慶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重慶日報、重慶發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