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1-20 00:10:26
每經編輯 段煉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11月19日,俄羅斯列寧格勒州首府圣彼得堡郊外一處建筑發生火災,目擊者稱有爆炸聲傳出。塔斯社援引列寧格勒州政府消息稱,該州弗謝沃洛日斯克的一座天然氣站發生火災,消防人員正在進行滅火工作。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據圣彼得堡當地媒體報道,目前火情已經得到控制,暫無人員傷亡報告。
據環球網援引俄新社19日最新報道,列寧格勒州州長德洛茲堅科稱,該州一條天然氣管道發生爆炸,引發火災。
圖片來源:外媒報道截圖
俄一居民樓發生燃氣爆炸
已致9人死亡
據央視財經,當地時間19日,位于俄羅斯遠東薩哈林州的一幢5層居民樓發生燃氣爆炸,導致樓體部分坍塌。據悉,該居民樓建成于1980年,共有80套住宅,2016年進行了最后一次檢修工作。此外,該居民樓沒有安裝天然氣管道,爆炸據推測由煤氣罐引發。
圖片來源:央視財經當地時間19日中午,俄羅斯薩哈林州州長表示,當地居民樓燃氣爆炸事故已造成9人死亡,其中4人為兒童,仍有人被埋在廢墟下。目前現場共有59名救援人員和13臺救援設備進行搜救工作。當地政府已為事故居民樓中的居民設立了臨時安置點,并提供了藥品和食品援助。當地時間19日,俄羅斯聯邦偵查委員會主席巴斯特雷金要求將燃氣爆炸事故交由中央部門處理。
瑞典證實
“北溪”天然氣管道遭蓄意破壞
據新華社,瑞典檢方18日說,調查人員在“北溪”天然氣管道受損部分的現場發現爆炸物痕跡,這證實“北溪”管道遭到蓄意破壞。
資料圖:瑞典海岸警衛隊9月28日發布的“北溪-1”天然氣管道泄漏點航拍照片。
新華社發(瑞典海岸警衛隊供圖)
俄羅斯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兩條“北溪”管道9月底發生泄漏,位于瑞典和丹麥附近海域的該管道區段出現4處泄漏點。瑞典測量站當時在“北溪-1”和“北溪-2”發生泄漏的海域探測到兩次強烈的水下爆炸,各方普遍認為管道遭“蓄意破壞”。
瑞典和丹麥方面已就“北溪”管道泄漏事件展開調查。瑞典檢察院18日發布聲明,通報調查進展。聲明寫道:“已經開展的(技術)分析顯示,目前找到的幾件物品都有爆炸物痕跡……持續調查將決定能否發現嫌疑人。”
牽頭調查的瑞典檢察官馬茨·永奎斯特說,技術分析仍在繼續,以期“得出更加可靠的結論”。
俄總統府克里姆林宮樂見瑞典18日通報的調查進展,總統新聞秘書德米特里·佩斯科夫說,瑞典方面的數據已支持“北溪”管道泄漏是遭“蓄意破壞”或“恐怖襲擊”所致,再次證實俄方掌握的情況。
佩斯科夫呼吁繼續調查,找到幕后黑手至關重要。
瑞典媒體10月18日首次公開一段“北溪-1”管道泄漏部位的視頻,畫面顯示被拍攝區域缺失了至少50米長的一段管道,剩余金屬管壁的一些部位變形。這段視頻由無人潛航器拍攝,拍攝位置在海平面以下約80米深處。遙控潛航器的工作人員說,只有極為強大的力量才能使那么厚的金屬變形成視頻中的樣子,“管道周圍的海底受到巨大沖擊”。
丹麥哥本哈根警察局10月18日說,初步調查顯示兩條“北溪”管道泄漏為強烈爆炸所致。
“北溪-1”管道2011年建成,東起俄羅斯維堡,經由波羅的海海底通往德國。“北溪-2”管道去年建成,與“北溪-1”基本平行,尚未投入使用,有部分天然氣封存在管道內。
事件發生前附近發現不明船只
據參考消息,俄羅斯衛星社當地時間18日轉引德國《世界報》的報道稱,在北溪天然氣管道附近發生破壞事件之前,發現了兩艘關閉了應答器的不明船只,它們可能參與了偵察。
《世界報》援引波羅的海安全基金會主任奧托·塔本斯的意見,認為這些船只的任務是確保附近沒有民用或軍用船只。該專家還指出,天然氣管道的損壞可能是由潛艇造成的。
報道稱,柏林科學與政治基金會研究員喬蘭·斯維斯特克則表示,“任何故意關閉應答器的人都是在試圖掩蓋非法活動”。
早些時候,美國《連線》月刊援引一家分析公司的報道稱,在北溪遭到恐怖襲擊的前幾天,兩艘關閉識別系統的不明船只在其附近地區經過。這些船只的長度為95米至130米。據分析人士稱,他們在管道泄漏地點的幾公里范圍內經過。
編輯|段煉 杜恒峰
校對|王月龍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環球時報、央視財經、新華社、參考消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