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1-15 23:27:47
每經記者 王硯丹
每經評論員 王硯丹
近日,中國證監會官網掛出多份行政處罰書。民生證券、聯儲證券、國泰君安、招商證券、華安證券等5家券商投行被罰。10名投行人士被出具警示函或被要求接受監管談話;其中一名保代還同時出現在兩份罰單上。
從罰單內容來看,上述投行的違規事項,無論在公司層面還是人員實操層面,均存在許多共性。比如,五家券商均存在投資銀行類業務內部控制不完善的問題;民生、聯儲、國泰君安三家都被發現存在“廉潔從業風險防控機制不完善,聘請第三方廉潔從業風險防控不到位”的情況。而被罰的保代則多存在履職過程中違反程序規定對外報送材料等問題。
全面注冊制即將來臨的背景下,證券投行作為資本市場“看門人”,肩負著為投資者把好“入口關”的重要責任。作為資本市場深度參與者,各家券商在各個場合均不約而同強調,投行業務要回歸本源,服務實體經濟,將自身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同時也不斷強調堅持合規、行穩致遠。盡管如此,仍有券商及從業人員屢屢受罰。除了完善公司治理、對內部控制制度查漏補缺外,筆者認為,要提升保薦工作質量,必須在提升執業水平和職業道德方面苦下功夫。
2020年6月,證監會修訂發布了《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個人申請保薦代表人資格時擔任過項目協辦人及通過保代考試兩項重要條件均被取消。這實際上等于將保代資格從準入型改為非準入型。之后保代數量大幅增長。根據中證協數據,2019年底注冊保代數量僅為3806人,至今年8月中旬已突破7500人大關,接近翻倍。
但準入門檻放寬不代表對保代要求下降。事實上,作為項目負責人,保代需要對財務、法律、現代企業制度等有著深刻理解;還肩負著協調擬上市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的任務;在新產業、新技術不斷興起的今天,保代、保代領導的投行團隊,還需要對不同行業、技術有所涉獵。
不可否認,自科創板試點注冊制以來,企業上市速度加快,包括保代在內的大量投行從業人員承擔著繁重的工作壓力。但中介機構事前主動把關、主動去落實自己的責任,是打造“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的基礎,也是堅定居民長期價值投資信心的重要保證。
筆者注意到,2022年以來,除了剛剛被罰的投行與保代外,還有多名保代因保薦項目上市當年利潤出現下滑或虧損,而被采取短期暫不受理與行政許可有關文件的監管措施。對保代或投行而言,保薦項目出現瑕疵或許只是職業生涯的小插曲,但對投資者而言則可能因此蒙受不小的損失。因此,持續打造一支同時具有專業勝任能力和良好職業道德的保代隊伍,對證券行業而言,任重道遠。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