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0-30 13:59:24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編輯 彭水萍
近期市場跌破3000點,私募圈的新聞不斷,今日傳出王亞偉旗下千合資本跌出百億,王亞偉作為曾經的“公募一哥”,其首只私募產品曾創下2000萬元的認購門檻,之后管理資產很快突破百億,在高峰時期更是達到了300億的規模。
據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千合資本的管理規模最新顯示為50億-100億元,正式跌出百億。此外,千合資本旗下多只產品規模低于500萬,還有產品被終止投顧協議。
圖片來源:攝圖網-500769677
此前,和王亞偉一起創業的核心團隊成員之一,千合資本原基金經理崔同魁離開千合資本,加盟盤京投資。近年的千合資本經歷了什么?
近期市場跌破3000點,而私募圈新聞不斷,昨日百億私募大佬和諧匯一掌門人林鵬致歉投資人,今日傳出王亞偉旗下千合資本跌出百億規模。據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王亞偉旗下的千合資本最新的管理規模顯示為50億-100億元,正式跌破10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在2005年12月末至2012年5月期間,王亞偉管理的華夏大盤基金創造了近1200%的累計回報,為其贏得“公募一哥”的稱號,也為王亞偉奔私之后增添了不少光環。
2012年,王亞偉離開了華夏基金,創立私募千合資本。王亞偉奔私之后可謂是風光無限,發行私募產品可謂是一帆風順,尤其是王亞偉發行的首只私募基金“外貿信托-昀灃”,最初申購門檻不低于2000萬元,產品管理費高達2.5%,這樣的高規格還是讓客戶趨之若鶩。但時過境遷,王亞偉奔私之后的表現還是不如預期,并沒有當初在公募基金的業績那樣亮眼。
值得注意的是,和王亞偉一起創業的核心團隊成員之一,千合資本的基金經理,王亞偉的“大弟子”崔同魁在2021年離開千合資本,加盟了盤京投資。其實近年來,很多私募核心人物都出走單干的不少。很多成立了自己的私募公司,有的是加盟平臺型私募,做自己的事業。崔同魁的離去,某種程度暗示了千合資本在發展中遇到了瓶頸問題。從協會備案信息來看,千合資本的股權結構中,王亞偉持股90%,陶勤持股10%。
據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千合資本的私募代表產品華潤信托-千合紫荊精選C期,截至2022年10月14日的單位凈值為1.9524元,今年以來小幅虧損5.41%。不過該產品的基金經理為王路跖。
值得注意的是,千合資本的管理規模下降時,它的新產品發行也沒有跟上節奏。從產品備案情況來看,王亞偉旗下的千合資本在2022年只備案了3只產品,最近的是2022年7月6日備案的千合資本-昀錦金選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千合資本除了產品清算之外,千合資本旗下還存在著多只產品管理規模低于500萬的情況。比如備案于2015年5月14日的外貿信托-云豹一號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的管理規模已經低于500萬元。據基金業協會特別提示,根據管理人2022年第3季度最新報送信息,該基金存續規模低于500萬。備案于2017年8月2日的華潤信托·寬星6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據基金業協會特別提示,根據管理人2022年第3季度最新報送信息,基金存續規模低于500萬。
此外,管理規模低于500萬元的產品還有備案于2017年8月31日的華潤信托•昀灃10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備案于2020年4月16日的華潤信托-寬星6號A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的存續規模也低于500萬元。值得注意的是,從基金更新的最后時間來看,在2022年9月27日,華潤信托?寬星3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的投資顧問協議已經終止。
此外,據基金業協會提示信息顯示,千合資本還存在著逾期未清算基金,主要是指私募基金管理人存在超過到期日3個月且未提交清算申請的私募基金。
王亞偉近些年似乎從二級市場銷聲匿跡了,但是其卻頻頻現身一級市場,并且還成立了兩家股權私募。王亞偉的股權私募平臺包括:北京千合弘鼎投資中心(有限合伙),管理規模為0-5億元;上海晞恒資產,管理規模為10億-20億元。協會信息顯示,王亞偉是北京千合弘鼎投資中心(有限合伙)的實際控制人,其中瑞元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持股99.98%。上海晞恒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持股0.02%。
北京千合弘鼎投資機構類型是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目前在協會備案了上海未易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一只產品,從協會反饋的信息來看,上海未易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實繳資本低于注冊資本25%或低于200萬元,另外全職從業人員少于5人。此外,上海晞恒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也是王亞偉,其機構類型為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在基金業協會合計備案了20只私募產品,其中已經有2只產品已經清算了。
對于上述情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試圖聯系千合資本,其官網并沒有留下任何電話聯系方式。記者按照千合資本官網的要求留下了記者自身的聯系方式,不過截至發稿,并沒有得到千合資本的回應。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76967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