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9-19 23:20:00
在9月19日舉行的2022第七屆中國酒業資本論壇暨中國酒業金樽獎頒獎禮上,國臺再度斬獲殊榮,榮膺2022中國酒業最具潛力增長品牌大獎。
據了解,“金樽獎”由每日經濟新聞于2012年設立,囊括了多家中國酒業知名企業,涵蓋白酒、啤酒、保健酒等酒業全領域。經過激烈的角逐和嚴格的篩選,最終,最具潛力增長品牌大獎花落國臺酒。
過去的一年,國臺酒成績矚目。取得了含稅銷售額過百億、品牌價值超千億、投產超萬噸、庫存基酒超5萬余噸的成績,進入中國酒業百億酒企陣營。
踏入百億陣營后,國臺樹立了下一歷史征程的新目標。未來30年,國臺要用十年時間,建立中國新名酒的內涵體系,把國臺酒打造成為中國新名酒;再經過二十年的接續奮斗,到國臺五十年時,使國臺酒成為叫得響的中國名酒。
進入“百億陣營”后再獲殊榮 國臺榮膺最具潛力增長品牌大獎
9月19日,一年一度的酒業盛會——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2第七屆中國酒業資本論壇暨中國酒業金樽獎頒獎禮正式啟幕。
本屆論壇上,中國酒業金樽獎再度發榜,國臺榮獲2022中國酒業最具潛力增長品牌大獎。
據了解,“金樽獎”由每日經濟新聞于2012年設立,旨在借助主流媒體影響力、聯合權威經濟專家、酒業專業機構,評選出在行業有突出貢獻的企業和個人,為行業發展提供鏡鑒。
去年以來,國臺取得的成績令業內外矚目。官方數據顯示,2021年,國臺取得了含稅銷售額過百億、品牌價值超千億、投產超萬噸、庫存基酒超5萬余噸的成績,進入中國酒業百億酒企陣營。
在品牌榮譽方面,國臺也是斬獲無數。據了解,國臺曾三次榮膺布魯塞爾金獎、兩獲貴州十大名酒金獎、美國第73屆WSWA烈酒大賽中國白酒唯一金獎等上百項殊榮。在2021年“華樽杯”評測中,國臺品牌價值以1002.55億元位列貴州省白酒第三名、中國白酒第十名。
作為成立超20年的老牌醬酒企業,國臺近年來緊緊抓住醬酒的發展大勢,實現了持續跨越式發展。優勢產區、優勢品牌、優勢產品,讓國臺在白酒行業“馬太效應”加劇、醬酒走向高質量競爭的階段中具有天然優勢。
有白酒行業專家公開表示,當下,白酒行業已經進入深度結構性的調整期,醬香型品類和清香型品類對濃香型白酒造成巨大的擠壓,市場份額進一步向品牌企業集中,龍頭企業將會擁有越來越大的市場份額。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如國臺等已經具有品牌、市場等先發優勢的醬酒品牌具有極大的增長潛力和躍升空間——榮膺最具潛力增長品牌大獎實至名歸。
國臺30年“兩步走”戰略 成為叫得響的中國名酒
2022年,國臺酒又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站在新起點,需要以新的心態、動力、目標踏上下一段征程。在嶄新的歷史路口前,國臺酒業提出,以打造“中國新名酒”為新的發展目標。
眾所周知,白酒行業是一個遵傳統、守古訓的行業。窖以老為香,酒以陳為醇。但縱觀中國白酒行業變遷史,每一次白酒行業的躍升都伴隨著技術的革新,每一個龍頭酒企的誕生都引領著新目標、新理念、新潮流的孕育與壯大。
國臺酒業亦是如此。“秉承傳統不泥古,系統創新不離宗”是深入國臺酒精神的做酒理念。扎根茅臺鎮20余年以來,每一位國臺人也是這樣做的。“中國新名酒”,就是國臺的下一步戰略引領。
按照天士力創始人、天士力控股集團董事局終身榮譽主席、國臺酒業集團董事長閆希軍規劃的“兩步走”戰略——未來30年,國臺要用十年時間,建立中國新名酒的內涵體系,把國臺酒打造成為中國新名酒;再經過二十年的接續奮斗,到國臺五十年時,使國臺酒成為叫得響的中國名酒。
要打造中國新名酒,首先要明晰其內涵。“中國新名酒,首先要領航產業生態”,國臺立足于茅臺鎮獨特生態資源,要珍惜并利用好這種資源優勢,以產區生態特色,實現集約、綠色、生態化的協調發展,讓綠水、青山、生態、環保成為國臺中國新名酒的標志符號。
“中國新名酒,要領航智能釀造”。智能化是釀酒行業的必然趨勢,是傳統釀酒業貫徹“創新”理念的突出表現。國臺“以制藥的理念、技術和標準做酒”,目的就是要使國臺酒成為創新技術、標準的現代醬香美酒,形成以智能釀造引領的高質量發展新模式。
“中國新名酒,領航健康導向”。國臺酒近年來大力開展科研攻關,深度挖掘大國醬香“健康屬性”的科學機理。三年連續三項科技成果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增強了產品健康體驗,提高飲用舒適度,讓國臺美酒成為健康生活的代表性產品。
“中國新名酒,還要領航酒文化、領航模式創新”。五個“領航”,是國臺“中國新名酒”的題中之義,也是新一代國臺人的行動指引。
新時代呼喚新名酒,新時代成就新名酒。“新名酒”國臺有志成為產區建設的貢獻者、生態釀造的踐行者、品質升級的推動者、健康飲酒的示范者、文化傳承的賦能者,成為白酒產業經濟價值、文化價值和精神價值的集大成者。文/馬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