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9-15 10:53:48
每經編輯 杜宇
紡織龍頭股江蘇陽光(SH600220)9月15日開盤一字跌停,截至發稿報3.11元/股,跌幅10.12%,最新市值55.46億元。
跌停板上仍有超38萬手賣單(1.2億元資金)等待“出逃”。啥情況?
9月14日晚間,江蘇陽光突然發布公告稱,于2022年9月14日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編號:證監立案字0102022007號),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法律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
圖片來源:江蘇陽光公告
江蘇陽光表示,將積極配合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工作。公司將持續關注上述事宜相關進度,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等的規定和要求,及時做好信息披露工作。
公開資料顯示,江蘇陽光主要從事精紡呢絨面料、毛紡、電汽的生產和銷售,經營范圍為呢絨、毛紗、毛線、針紡織品、服裝、紡織機械及配件制造、銷售;毛洗凈分梳;紡織原料、金屬材料、建筑用材料、裝飾裝修材料、五金、電子產品、通訊及廣播電視設備、玻璃銷售;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和技術的進出口業務。
此消息一出,江蘇陽光股吧里頓時沸騰,諸多投資者議論紛紛,有人擔憂“因為什么被立案調查也沒說清楚啊?有人知道嗎?”
也有人詢問“有沒有可能是對外投資沒有公布或成立公司沒有公告的違規呢”……
對此,9月14日晚,江蘇陽光相關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主要涉及信披違規的情況,“不是股權質押的問題,就是去年的一個小事情,不會影響公司的生產經營。”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此次江蘇陽光的信披違規問題或是由于“江蘇陽光去年半年報、三季報存貨披露不準確”,主要是該公司對于向河北宇騰羊絨制品有限公司(下稱河北宇騰)采購的部分原材料存在提前確認存貨的情形,2021年半年報、三季報提前確認存貨涉及金額均為8716.82萬,違反了《企業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財會【2006】3號)第四條的規定。
“上交所也出具了監管警示。”上述江蘇陽光相關人士如是說。
7月21日,江蘇陽光公告稱,收到上交所下發的決定書,對公司及時任董事會秘書趙靜、徐偉民,時任財務總監徐霞予以監管警示。
決定書顯示,江蘇陽光披露的定期報告中,存在信息披露不準確、不完整。
一是對于向河北宇騰羊絨制品有限公司采購的部分原材料存在提前確認存貨的情形,2021年半年報、三季報提前確認存貨涉及金額均為8716.82萬元,造成相關定期報告中存貨披露不準確。
二是按品號確認收入,卻按產品品類進行成本核算,導致成本結轉與收入確認金額不配比,成本信息與公司實際情況不符。
三是計算庫存商品(面料)的存貨跌價準備時,公司以品類為基礎,對存貨的成本和可變現凈值不區分品號進行平均計算,并將所有庫存均按12月平均售價計量可變現凈值,未考慮是否為執行銷售合同而持有。
四是2013-2020年定期報告中,未披露控股股東江蘇陽光集團有限公司作出的向公司無償轉讓“陽光”牌商標的首發承諾事項及履行情況。
責任人方面,時任董事會秘書趙靜、徐偉民作為信息披露事項負責人,時任財務總監徐霞作為財務事項負責人,均未勤勉盡責,對公司的違規行為負有責任。
突如其來的立案,讓江蘇陽光股吧不明就里的股民哀嚎一片,有網友表示,突然來個跌停,真的是措手不及。
據中國基金報,廣東奔犇律師事務所主任劉國華指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新的司法解釋規定及《立案告知書》、相關公告等材料,受損投資者可以向虛假陳述行為人江蘇陽光索賠,索賠條件暫定為:在2022年9月15日之前買入江蘇陽光股票,并且2022年9月15日之后賣出或繼續持有該股票的受損投資者。
值得注意的是,江蘇陽光雖然市值并不高,但公司股東人數并不少,截至2022年6月30日達到11.49萬戶。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公司控股股東方面的股權質押比例較高。
截至8月11日,公司控股股東陽光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陳麗芬、郁琴芬、孫寧玲合并持有公司股份6.1億股,占本公司總股本的34.23%,合并已質押股份4.76億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總數的77.96%。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21世紀經濟報道、中國基金報、公開資料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40169635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