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總市值超160億港元 叮當健康在港上市:與巨頭同臺競爭、互聯網醫療下半場開賽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9-14 14:45:47

◎即使調整并找到了合適的運營模式,也熬過了醫藥O2O慘烈的市場競爭,但叮當健康仍未現盈利曙光。隨著規模性的擴張,虧損情況有所加重。

每經記者 王郁彪    每經編輯 劉雪梅    

去年年底首次上市申請失效后,時隔九個月,叮當健康終登港交所。

9月14日,叮當健康(HK09886,股價12.1港元,市值162.32億港元)在港交所上市,開盤報12.34港元/股,較發行價12港元/股漲2.83%。此次香港IPO,叮當健康引入基石投資者包括陽光保險、Harvest和Jumpcan。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市前,叮當健康共完成了7輪融資,融資總金額超過30億元。軟銀中國資本從2017年開始連續三輪投資,背后投資方還包括招銀國際、TPG、泰康人壽、中金以及湖南高新創投等十余家知名投資機構和產業資本。

針對募資用途,叮當健康發布公告稱,擬將全球發售所得款項凈額約45.0%用于業務擴張,例如進一步開發智慧藥房網絡以及提升用戶增長及參與度;約15.0%用于優化技術系統及運營平臺;約10.0%用于提升服務及業務,例如建立全職醫生及藥師的專業架構;約20.0%用于對公司經營的醫療產業價值鏈,進行潛在投資及收購或戰略合作;約10.0%用于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股權方面,根據招股書,IPO前,楊文龍間接持有或控制叮當健康50.48%的投票權,其中約21.16%是通過健興有限公司持有,約22.59%通過健發有限公司持有,約6.73%通過表決權委托安排持有或控制。其他投資者中,招銀國際通過多家基金,合計持股7.28%;TPG Capital持股6.34%。

此前披露的招股書顯示,叮當健康的核心業務主要分為三部分:快藥服務、在線診療咨詢服務以及慢病與健康管理。

向前追溯,2016年,叮當健康開始自建藥店和配送體系,宣布“千城萬店”計劃,一改此前創立之初,不開藥店只與線下藥店合作進行配送的輕資產模式,依舊主打“28分鐘送藥上門”的品牌定位。

不過,即使調整并找到了合適的運營模式,也熬過了醫藥O2O慘烈的市場競爭,但叮當健康仍未現盈利曙光。隨著規模性的擴張,虧損情況有所加重。

2019年至2021年,叮當健康的營收分別為12.76億元、22.29億元、36.79億元,年內虧損分別為2.74億元、9.2億元、15.99億元。聆訊后資料集透露的最新業績顯示,叮當健康2022年Q1營收9.87億元,虧損4.04億元。

互聯網紅利漸盡,長坡厚雪的互聯網大健康賽道一度被“大佬們”和無數明星資本寄予厚望,包括叮當健康、微醫、智云健康、圓心科技、春雨醫生等紛紛踏上IPO征程,時至今日,有人歡喜有人憂。

不過整體而言,互聯網醫療賽道的投資開始變得冷靜。一方面,醫藥零售市場的高飽和,讓差異化的機會變得難上加難,此外,互聯網醫療業務則依舊處于初期探索階段,系統性強、復雜度高的醫療業務轉向互聯網線上運營,仍未出現規模性可行的模式,信息的不對稱、服務體驗的難度、效率與成本的平衡,這些問題至關重要,卻在現階段難以消彌。

另一方面,互聯網醫療賽道上,阿里健康、京東健康、平安好醫生三巨頭林立,大廠對于創新業務的高強度投入以及短時間內呈現的規模優勢,仍是后續玩家們需要直面的殘酷事實。

即便此前叮當快藥內部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無意與巨頭狹路相逢”,但不確定性仍然很強的互聯網醫療戰場之上,機會的確存在,但挑戰或許更強。

截至9月14日港股午間休盤,叮當健康報12.2港元/股,較發行價上浮0.17%,總市值為161.25億港元。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63850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午夜精品免费福利 | 午夜A级理论片在线播放 | 亚洲三级视频专区 | 偷窥精品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国产爱 | 婷婷六月亚洲中文字幕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