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9-04 22:16:05
9月2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根據《國務院關于實施金融控股公司準入管理的決定》《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等規定,人民銀行審查并批準了深圳市招融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設立許可,并同意其更名為招商局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每經記者 趙景致 每經實習編輯 馬子卿
9月2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根據《國務院關于實施金融控股公司準入管理的決定》《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等規定,人民銀行審查并批準了深圳市招融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設立許可,并同意其更名為招商局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央行官網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繼續依法依規、穩妥有序開展金融控股公司準入管理及持續監管。
據此前消息,人民銀行于2021年12月31日受理深圳市招融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設立金融控股公司的申請。
招商金控表示,作為招商局集團(簡稱“招商局”)的全資子公司,招商金控將全面落實監管要求,并以此為契機,加強風險管理、金融科技、財富管理“三個能力”建設,致力于實現高質量發展,展現央企金控風貌,打造創新引領、協同驅動、特色鮮明、國內領先的金融控股集團。
據人民銀行9月2日消息,央行已審查并批準了深圳市招融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設立許可,并同意其更名為“招商局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招商局官網
資料顯示,招商局是中國民族工商業的先驅,創立于1872年洋務運動時期,今年是招商局150周年華誕。招商局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總部位于香港。主要業務集中于交通物流、綜合金融、城市與園區綜合開發三大核心產業。招商局綜合金融業務涵蓋銀行、券商、資管、保險、多種金融等領域,已形成“4+N”業務布局。
據悉,招商金控前身為招商局集團內部的金融事業部,與1999年成立的招商局金融集團“兩塊牌子,一套人馬”。此后2018年,招商局集團成立招商局金融事業群/平臺,進一步優化對金融板塊成員企業的管控模式。2021年12月,招融投資正式向央行提出設立金融控股公司行政許可申請。9月2日央行批準招商局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設立許可,成為國務院國資委體系內首家央企金控。
記者了解到,在設立許可獲批后,招商局原“金融事業群/平臺”官網名稱已變更為“招商金控”。
招商金控官網顯示,該公司監管口徑下風險并表及參股重要性機構總計670家,其中,直接持股管理的主要從事金融活動的機構大約有10家,包括:招商局通過全資子公司招商局輪船(SH601872,股價7.25元,市值587.8億元)和招商金控合計持有招商銀行(SH600036,股價34.32元,市值8655億元)27.86%股份;持有招商證券(SH600999,股價13.16元,市值1144億元)44.17%股份;持有招商仁和人壽33.33%股份。業務布局涵蓋銀行、券商、資產管理、保險等多個金融領域。
根據招商局官網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招商局集團金融業務凈利潤733億元,同比增長5.7%;總資產規模10.4萬億元,管理資產規模超過19萬億元。
招商金控表示,作為招商局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將全面落實監管要求,并以此為契機,加強風險管理、金融科技、財富管理“三個能力”建設,致力于實現高質量發展,展現央企金控風貌,打造創新引領、協同驅動、特色鮮明、國內領先的金融控股集團。
當前,金融控股公司準入管理和監管工作正在穩步推進。
除批準招商局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設立許可外,今年3月,人民銀行還批準中國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籌)和北京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設立許可。其中,中國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已于今年3月24日正式成立。
資料來源:央行官網
據悉,金融控股公司是指依法設立、控股或實際控制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類型金融機構,自身僅開展股權投資管理、不直接從事商業性經營活動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9月,《國務院關于實施金融控股公司準入管理的決定》和《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公布。根據文件要求,在我國境內的非金融企業、自然人以及經認可的法人控股或者實際控制兩個或者兩個以上不同類型金融機構,具有規定情形的,應當向中國人民銀行提出申請,經批準設立金融控股公司。
文件從注冊資本,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補充資本能力,以及組織機構和風險管理、內控制度等方面對金融控股公司提出明確的準入要求。
資料來源:央行官網
今年3月份,央行表示,實質控制多類金融機構的非金融企業依法設立金融控股公司并納入監管,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補齊金融監管短板的重要舉措。設立金融控股公司,有利于推動非金融企業有效隔離金融與實業,防范風險交叉傳染,實現金融股權集中統一管理,促進規范可持續發展。
人民銀行表示,下一步,人民銀行將繼續依法依規、穩妥有序開展金融控股公司準入管理及持續監管。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40189621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