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24 15:46:58
每經記者 曾子建 每經編輯 趙云
投基Z世代,Z哥最實在。
氣溫還沒明顯下降,市場卻有些寒氣逼人。
滬指跌近2%,深成指跌近3%,創業板指數更是跌超3%,4300多只個股下跌,幾乎找不到任何熱點,Z哥的自選股,幾乎全線飄綠了。
就連剛剛公布了超預期中報業績的寧王,也扛不住巨大的拋壓,高開低走,盤中跌超6%。究竟是什么原因,引發了今天A股的大跌?
有人說,可能與任正非昨天在華為內部論壇分享的文章《整個公司的經營方針要從追求規模轉向追求利潤和現金流》有關。
文章核心內容主要有四點:
第一,未來十年是一個非常痛苦的歷史時期,全球經濟會持續衰退,全世界的經濟在未來3到5年內都不可能轉好,加上疫情影響,全球應該沒有一個地區是亮點。
在這種情況下,全球消費能力會有很大幅度的下降,這對華為而言無論是供應還是市場都有壓力,2023年甚至到2025年,華為要把活下來作為最主要的綱領。
第二,華為2023年預算要保持合理節奏,收縮或關閉未來幾年內不能產生價值和利潤的業務,同時調整市場結構,哪里有錢就去哪里賺一點,聚焦市場價值客戶,徹底放棄一部分國家或市場。
第三,華為內部在員工崗位安排、績效考核、公司財務、庫存等方面,也應合理安排。其中重點說了一點,寧可銷售收入下滑一些,但利潤和現金流要增長,激勵大家去爭搶利潤,將讓寒氣傳遞到每個人;財務要做好現金流的規劃,危難時期主要是要造血;合理控制庫存,避免過大庫存造成華為利潤不足和現金流緊張,從而構成新的危機。
第四,收縮陣線不意味著降低質量,華為研發要對產品的質量和性能負責,同時過去華為重研發輕服務,現在要提高服務體系的地位,此外,華為強調,在戰略關鍵機會點上,生存危機點上,華為仍可以不惜代價投入,但在非戰略機會點上不能亂花錢。
以上四點,也可以簡單總結為一句話:未來十年全球經濟將面臨著持續衰退、消費能力大幅下降的情況,華為應改變思路和經營方針,從追求規模轉向追求利潤和現金流,保證渡過未來三年的危機。把活下來作為最主要綱領,邊緣業務全線收縮和關閉,把寒氣傳遞給每個人。
華為這樣的龍頭大公司,都已經喊出了“活下來”,類似的話,仿佛某地產龍頭公司也曾經喊過。不管你認不認同,至少會引起許多人的思考。
今天,受任正非講話影響最大的,無疑是消費電子板塊,蘇大維格、國光電器、祥鑫科技、博敏電子等公司跌幅來到10%。行業老大已經說了,未來全球消費能力要下降,很多領域是要收縮甚至關閉的,那么行業內的小弟們,自然都會感受到寒意。
另一家消費電子的大公司小米集團,業績也不容樂觀。8月19日盤后,小米集團在港交所發布了2022年第二季度業績情況。財報顯示,2022年第二季度,小米集團總收入達到人民幣702億元,同比下降20.1%,經調整凈利潤21億元,同比下降67.1%。港股股價方面,早已跌入了低谷。
其實當下,市場缺的不是資金,卻的是信心,一旦沒有了信心,哪怕你有再好的題材,有再好的業績,都會跌。
就像今天的寧德時代,昨晚中報業績披露時,全市場歡呼,上半年公司營收1129.71億元,同比增長高達156.32%,凈利潤81.68億元,同比增長82.17%。徹底超預期的業績,大家都以為,今天寧王要帶領市場漲一波。
誰知道,等來的又是一次高開低走,這對市場信心又是一次打擊。
然而,盡管今天寧德時代高開低走,走勢令市場失望,但Z哥想說的卻是,今天的回落,或許成為重新“上車”寧德時代的好時機。因為,“悲觀者永遠正確,樂觀者才能成功”。
寧德時代創始人曾毓群,被稱為比肩任正非的企業家。印象中,曾毓群上一次備受市場關注的公開演講,是在去年底。
當時,曾毓群表示,“應該說過去十年,大家進入鋰電池行業,是抱著一個美好期待,那就是相信節能環保、綠色發展是未來方向,動力電池、儲能電池未來會有用武之地。如今,美好的愿景已經變成了現實,預期中的機會現在也成為了確定性機會。”
對于未來的碳中和所帶來的時代周期,曾毓群更是充滿了信心。
他判斷認為,新能源行業的確定性機會已經到來。當下全球對于碳中和的共識已經形成,碳中和已經從愿景階段進入到落地階段。展望未來,曾毓群判斷,電池市場增長快速發展,海量需求誕生達化工時代。
從曾毓群的講話,不難看出他是一個充滿拼勁、勇于創新,甚至是賭性極強的企業家。而這樣的企業家,一定是樂觀、積極向上的。
而今年,盡管寧德時代也遭遇到市場巨大的分歧,股價一度從692元跌到353元,也從去年底的基金第一大重倉股,讓座于貴州茅臺。但是,半年之后,寧德時代重新交出了超預期的業績報告,我相信,這一定會再次改變市場主力機構對寧德時代的看法。
而中金公司今天發布的最新研報,已經上調寧德時代目標價至720元,維持跑贏行業的評級。
而在Z哥看來,寧德時代和其他的龍頭公司,有著非常大的不同。今年上半年以來,很多超級龍頭公司,股價都出現了大幅回調。但是,寧德時代股價的下跌,是因為過去漲得太多了。2018年,寧德時代年度漲幅147%,2019年累計漲幅44.73%,2020年大漲231%,2021年上漲67%,寧德時代也成為萬億市值龍頭。在經過連續四年的大漲之后,確實需要股價的調整,自然再正常不過。
但是,今年的中報一出來,繼續維持超過80%的凈利潤增長,如此大的體量,依然保持如此高的成長性。同樣是前幾年股價大幅上漲的公司,有些公司,通過股價下跌來消化估值,有些公司,依靠不斷高速增長的業績來消化估值,這或許就是成長股的魅力。
昨天,Z哥分享了一個研究基金的方法,按圖索驥。今天,我們繼續通過此方法來研究基金。
今年一季度、二季度,寧德時代都已經不再是基金的第一重倉股,很多公募基金都減持了寧德時代,因為基金經理看不清未來,不知道寧德時代還能維持如此高速的增長。
但與此同時,也有一些基金,今年二季度不但沒有減持,反而繼續加倉寧德時代,這樣的基金,或許也值得我們關注。當然,加倉寧德時代的產品,也并非都有出色的業績,基金經理加倉寧德時代,或許也有運氣的成分。但是,至少在重倉押注寧德時代這一操作上,這類產品還是值得我們去關注的。
Z哥統計了一個表格,這是今年二季度大舉加倉寧德時代的基金名單,
其中,加倉最明顯的前四名產品,都是一季度沒有持有寧德時代,在二季度加倉百萬股的產品,另外,前海開源公用事業、華夏能源革新、東方新能源汽車等幾只專注新能源賽道的百億規模產品,依然在二季度繼續加倉寧德時代。從這一點可以看出,盡管今年寧德時代股價出現了分歧,但在賽道內的主流機構,依然保持了對寧德時代的堅定態度。
(風險提示:權益基金屬于高風險品種,投資需謹慎。本資料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資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達意見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 本人不就資料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人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發展的所有階段。定投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并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
投資者在投資基金之前,請仔細閱讀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認識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和產品特性,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在了解產品或者服務情況、聽取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理性判斷市場,根據自身的投資目標、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因素謹慎做出投資決策,獨立承擔投資風險。市場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鸸芾砣颂嵝淹顿Y者基金投資的"買者自負"原則,在投資者做出投資決策后,基金運營狀況、基金份額上市交易價格波動與基金凈值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由投資者自行負責。)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40005456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