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18 11:27:36
每經記者 黃鑫磊 每經編輯 董興生
8月18日上午,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于燮康在2022世界半導體大會暨南京國際半導體博覽會上發表演講時表示,2021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增速為18.2%,低于全球26.2%的增速;今年上半年,受上海疫情影響和消費類電子的下滑,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增速繼續放緩。
于燮康介紹,近幾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得到快速發展,以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汽車電子物聯網、5G為代表的新興產業正在快速崛起。而自從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等一系列利好政策推出以來,極大推動了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跨越式發展,促進社會民間資本向集成電路產業逐步推進,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取得較為積極的成效。
于燮康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黃鑫磊 攝
于燮康表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規模逐年增長,去年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部分核心技術有所突破,骨干企業的實力也有所增強,逐步涌現出一批在芯片設計、芯片制造、封裝測試、裝備和材料等支撐產業鏈健康發展的規?;湲a企業。
不過,于燮康也提到,我國集成電路產業仍存在質量不高的現象。體現在中國集成電路研發技術工藝相對落后,自主創新能力和研創技術不足,核心技術專利和市場占有率不高,技術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仍然有較大的差距。
對此,于燮康表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應該繼續與全球半導體產業界創造合作的機會。
其中,一是堅持抓好政策落實與營商環境的優化,建議政府應該繼續加大重大科技專項的力度,支持全產業鏈技術創新體系以及產業的技術體系。“實事求是地講,經過前面三個五年計劃重大科技專項支持,已經形成了基本的生態體系。(下一步)應大力培養集成電路各細分領域領軍企業,推動產業鏈集聚發展,規范產業市場秩序的各項配套政策能夠落實到位。”
二是堅持對外合作與自主攻關相結合,一方面加強集成電路高端芯片、高端裝備、材料以及設計工藝的研發,另一方面應始終堅持對外合作開放,(利用)全球分布的各個環節的半導體制造能力,捕捉本土較弱產業鏈細分環節,通過技術與市場的共享,不斷提高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整體水平。
三是堅持以市場應用系統為發展方向,避免在最關鍵應用場景對國產芯片苛求,給國產芯片更多的機會,建立一定的容錯機制,才能培養出技術工藝先進、質量性能更加可靠的國產芯片。“因為這個是大生產技術,如果不讓它試錯,不可能(實現)產品質量提高。”于燮康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