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17 22:13:58
每經記者 張文瑜 謝陶 西安 每經編輯 賀娟娟
對外合作重大展會活動具有很強的集聚、輻射和帶動效應,對于擴大城市影響、增進國際交往、拉動城市經濟、促進產業發展具備深刻意義。
作為西北地區對外交流的重要窗口,西安舉辦絲博會、歐亞經濟論壇等重大展會活動,不斷以更好的狀態對外展示西安國際化形象,搭建跨區域、國際化的交流平臺,從而取得更多招商碩果。
日前,第六屆絲博會在西安舉辦,而作為絲博會“主會場”,浐灞生態區聚集了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亦為自身帶來了發展機遇。
8月13日,浐灞生態區舉行第六屆絲博會投資環境說明暨重點項目簽約儀式,舉行了浐灞跨境電商產業園及西部跨境電商服務中心揭牌儀式,并進行了多個項目的簽約。隨著重點項目的順利簽約推進,也為浐灞生態區加快更新城市面貌、持續招大引強、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浐灞生態區既是第六屆絲博會的“主會場”,在對外交流、國際合作、絲博會招商推介等多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浐灞生態區突出的自然條件、投資環境和發展前景,吸引了大批企業家、投資者的目光。
8月13日下午,西安浐灞生態區暨西安領事館區投資環境推介會在西安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推介會上,浐灞跨境電商產業園及西部跨境電商服務中心正式揭牌,并與西安醫學院總醫院、陜西省網絡影視產業基地等14個重點項目集中簽約,總簽約額達138.5億元。
項目涉及醫療衛生、現代商貿、文化旅游、總部經濟、數字經濟等多個產業類別,為加快區域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不斷提升區域品質,打造“城市發展新中心”賦能。
圖片來源:浐灞生態區官微
從區域吸引力和軟實力來看,浐灞生態區是2011世界園藝博覽會舉辦地,也是歐亞經濟論壇、世界文旅大會永久會址所在地;此外,浐灞自貿區、西安領事館區均落戶浐灞生態區。
其中,西安領事館區是外交部批準設立的全國第九個領事館區,目前已入駐柬埔寨王國駐西安總領事館、西安簽證申請中心,領事館區可辦理英國、新西蘭等20余國的簽證業務。浐灞生態區也在充分發揮區域優勢,開辟西安開放新窗口。
哈薩克斯坦陜西商會會長何誠向粉巷財經表示,西安作為絲路的起點,舉行以國際合作為主題的論壇會議是名副其實的。絲博會是西安的名片和窗戶,是交友的起點;對于絲路沿線國家來說,也是經濟向好和恢復合作的信號。
浐灞生態區作為鏈接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國際樞紐區域,也將不斷優化自身資源優勢,并在未來持續發揮生態示范和開放引領作用。比較明顯的是,以西安浐灞生態區為代表的會議會展、文化旅游、現代金融及涉外商務等現代服務業正在取得飛速發展。
放眼中西部,擁有獨特區位優勢的西安,正成為會展經濟的“熱土”。而浐灞生態區無疑是這片“熱土”最重要的制高點,引領這座城市邁向中西部第一會展之都。
實際上,早在2018年,西安市就明確提出建設“一帶一路”會展名城的戰略目標。從頂層設計來看,西安及浐灞生態區也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構建全要素會展產業格局。
2021年,《西安市會議會展產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全市形成“一核四區”城市會展新格局,浐灞生態區定位為會展核心區。
而《西安市“十四五”會展業發展規劃》再次明確,以打造西安市會展產業核心區建設為目標,建設浐灞生態區綜合性會展聚集區。
2022年西安市委《關于推進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浐灞生態區以西安國際生態會展城為依托,重點發展會議會展、文化旅游、現代金融、數字經濟等產業,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人文交流、特色會展功能聚集區。
可以預見的是,在政策的賦能下,浐灞生態區將進一步發展“會展+”產業生態圈,持續探索會展產業鏈發展新模式,做強“會展自貿區”,為西安支柱產業體系提供會展支撐。
分析人士指出,無論是從交通區位優勢還是獨特的對外開放優勢來看,多重政策優勢疊加下的浐灞生態區既有稟賦也有底氣擔負起這座城市邁向中西部第一會展之都的重任。
圖片來源:浐灞生態區官微
從今年上半年來看,2022西部數字經濟博覽會、2022第十四屆西安車展等10余場大型展會紛紛落地浐灞生態區,助力西安會展業在疫情沖擊之下,持續發揮經濟輻射帶動作用。
此外,在會展業加速升級,會展場館持續迭代的背景之下,浐灞會展對于相關配套服務行業的輻射作用也進一步增強。以酒店業為例,洲際、艾美、喜來登等20余家高星級酒店群沿河而居,浐灞生態區高星級酒店集群正在加速成型。
“隨著今年6月起各類展會的密集舉辦,酒店訂房量穩步攀升。目前來看,直到今年9月客房預訂量都非常可觀,我們也將搶抓這一黃金機遇期,不斷推進酒店的建設標準和提高整體服務品質”。浐灞生態區某酒店負責人充滿信心地表示。
談及浐灞會展業接下來的發展,西安浐灞生態區黨工委書記孫藝民表示,“浐灞將繼續發揮生態示范和開放引領作用,以建設‘西安東部新大門’為目標,以‘打造中西部會展第一品牌’為抓手,加快發展會議會展、現代金融產業等重點產業。”
會展,作為一座城市產業轉型升級重要的“助推器”之一,從漢諾威,到巴黎,再到新加坡,正持續推動產業多元化、融合化發展。
粉巷財經觀察到,在會展業之外,浐灞生態區近幾年依托其生態本底,加速推動生態價值、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之間的有機轉化,以西安國際生態會展城為圓心,文化旅游、數字經濟、現代金融等產業鏈條不斷向外延伸。
正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原所長、中國會展業專家委員會主任任興洲所言,“圍繞著產業鏈和供應鏈,未來會展與產業結合是大趨勢,會展業作為生產性服務業,一定是會展服務于產業的。”
從推動文旅產業融合發展來看,浐灞生態區憑借區域內獨特的生態稟賦與會展資源,打破當地以歷史古跡和民俗文化為主導的文旅模式,全新的文旅場景不斷涌現。
以西安浐灞保利大劇院為例,浐灞保利大劇院已于8月3日正式開放,可容納1400余人,《千里江山》亦在浐灞保利劇院首發,浐灞生態區再添文化新地標。
圖片來源:浐灞生態區官微
“浐灞文旅產業發展迅速。一方面周邊的配套設施已逐步完善;另一方面,文化旅游市場也已打開,集聚效應逐步顯現。接下來將進一步形成‘百花齊放’的發展格局。”西安浐灞絲路國際文化藝術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建輝表示。
從推動數字經濟融合發展來看,浐灞生態區在會展業的基礎之上,大力創新發展數字經濟示范區,推動了“秦創原·浐灞”平臺的發展,以及國家自然資源部重點實驗室、陜西科技創新谷等一批數字科創項目的落地建設。
某種程度上,對浐灞生態區而言,依托發達的會展體系,促進文旅產業、數字經濟及現代金融業加速融合發展,是產業變革的趨勢所需,更是產城融合之后的水到渠成。
如今,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人文交流、特色會展功能聚集區在此成型成勢,助力這座城市在激烈的區域經濟競爭格局之下筑起了又一道堅固的“護城河”。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