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實探協鑫科技樂山顆粒硅項目 企業:成本和節能方面都有優勢,別再認為它“差”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7-26 16:09:57

◎在當日反向路演環節,協鑫科技首席科學家蔣立民就直言:“可以不關注協鑫科技,一定要關注顆粒硅。”蔣立民表示,顆粒硅技術主要是在制備環節降低能耗,原理上它能做半導體原料,不要給它打上一個差的標簽。

◎協鑫科技顆粒硅項目建設的一個背景是當下硅料供應緊張。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下游企業紛紛通過與硅料龍頭簽訂長單銷售合同方式,鎖定未來一段時間的硅料供應。

每經記者 胥帥    每經編輯 張海妮    

顆粒硅。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胥帥 攝

一顆顆硅料逐步出爐,協鑫科技(HK03800,股價3.75港元,市值1016億港元)樂山10萬噸顆粒硅研發生產基地迎來投產。

7月2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協鑫科技樂山10萬噸顆粒硅研發生產基地。一同來訪的還包括景林資產、高毅資產、國金證券、天風證券、招商證券、中信建投等機構。所以,這也是協鑫科技上市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專業調研。

拋開顆粒硅和棒狀硅的技術之爭,業內認為,當下硅料環節快速投產將緩解硅料的供應緊張局面。有行業人士表示,預測今年四季度硅料市場供給將增加。 

小綠豆大小的顆粒硅 

什么是顆粒硅?長期關注光伏產業的投資者并不陌生,自2020年底協鑫科技顆粒硅量產以來,引來顆粒硅與棒狀硅的技術路線之爭。

一位行業資深分析師表示:“過去棒狀硅一直占據主流市場,顆粒硅囿于技術門檻高、攻堅難度大而產量有限,無法迅速大規模推廣。”棒狀硅技術成熟,生產歷史久遠,一直被視作成本低、良品率高的一種路線。

7月22日,協鑫科技在旗下子公司樂山協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樂山協鑫”)顆粒硅出料現場,舉行10萬噸GCL-FBR顆粒硅項目首套裝置生產線投產儀式,協鑫科技董事局主席朱共山,董事局副主席、聯席首席執行官朱戰軍,聯席首席執行官蘭天石等出席投產儀式。有“一代硅王”之稱的朱共山親自出席,足以見到他對該項目的重視程度。

7月2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協鑫科技樂山10萬噸顆粒硅研發生產基地。

和棒狀硅不規則的塊狀相比,顆粒硅是一顆顆細小顆粒,每一顆如綠豆一般大。

在現場,記者見到錯綜復雜的管廊塔器和高聳的硅烷反應塔。站在過道,也能聽到流化床內的作業聲。一臺臺流化床連續作業,猶如綠豆大小一般的顆粒硅產品源源不斷地出料。在偌大的中央數據中心,工作人員個個緊盯大屏,緊張而有序地對每道工藝和實時數據進行監控、分析與調度。FBR顆粒硅工藝流程、裝備成套、工程安裝、產品品質、生產效率等問題成為當日機構最為關注的問題。

在當日反向路演環節,協鑫科技首席科學家蔣立民就直言:“可以不關注協鑫科技,一定要關注顆粒硅。”顆粒硅各個生產環節就決定了它能耗指標更低,盡管最開始也有金屬雜質,“我們也經歷(了)從幾百幾十的金屬雜質,到現在的(金屬雜質)個位數。”

蔣立民表示,顆粒硅技術主要是在制備環節降低能耗,原理上它能做半導體原料,不要給它打上一個差的標簽。

協鑫科技硅料事業部助理副總裁徐振宇提到:“我所接觸到的所有客戶中,他們表示顆粒硅在成本和節能方面有優勢,未來應用方面和品質空間都很大。要知道這些客戶都有20年、30年的硅棒拉晶經驗,甚至有用顆粒硅做8吋晶圓片,比我們的認知還要強。”

從A股主要硅片企業公告來看,也印證了顆粒硅逐步被接受的過程。

今年4月,協鑫科技及TCL科技(SZ000100,股價4.28元,市值600.51億元)方面均發布公告,各方將在呼和浩特建設10萬噸顆粒硅、硅基材料綜合利用的生產及下游應用領域研發項目,以及1萬噸電子級多晶硅項目。需要注意的是,TCL科技集團(天津)有限公司是TCL中環的控股股東。TCL中環是國內硅片企業龍頭之一。

協鑫科技與隆基綠能(SH601012,股價59.65元,市值4522億元)等企業簽訂的長單協議中,均包含了顆粒硅產品。今年初,協鑫科技完成戰略配售,高瓴資本也斥資投入。 

反向路演現場。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胥帥 攝 

投產緩解硅料緊張局面 

協鑫科技顆粒硅項目建設的一個背景是當下硅料供應緊張。

本月初,硅料價格步入30萬/噸區間。安泰科當時表示,硅料市場仍處于供應極度短缺的局面,各硅料企業訂單尚未執行完畢就被要求新簽訂單鎖量。大全能源(SH688303,股價60.52元,市值1294億元)此前表示,2022年以來光伏市場持續增長,高純多晶硅料仍為整個產業鏈供應緊缺的環節之一,多晶硅市場價格持續上漲。

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下游企業紛紛通過與硅料龍頭簽訂長單銷售合同方式,鎖定未來一段時間的硅料供應。

2022年以來,通威股份(SH600438,股價54.36元,市值2422億元)累計簽訂了5份重大銷售合同,累計銷售金額達2540億元。7月7日,大全能源發布的2022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發行情況報告書顯示,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數據,預計2025年全球多晶硅需求將達到120萬噸左右,行業供給仍有較大缺口。

拋開顆粒硅和棒狀硅的技術路線不談,業內認為硅料企業集體擴產,將有助于緩解當前硅料緊張狀況。

目前,協鑫科技總規劃顆粒硅產能已達60萬噸,今年底前公司硅料產能將達36萬噸,其中顆粒硅產能26萬噸。

國金證券電新首席分析師姚遙就表示:“期待公司顆粒硅新產能順利爬坡釋放,助力緩解光伏行業當前激烈的供需矛盾。”

徐振宇表示,“未來供需關系會趨于平穩。顆粒硅有滿足海外需求的競爭力。”蘭天石同樣認為硅料市場未來會趨于市場平衡。

“下一步,隨著協鑫科技包頭、呼和浩特等基地新增數十萬噸顆粒硅產能的陸續投產,‘一硅難求’的供需矛盾將得到極大緩解。”另一行業分析師表達了這一觀點。

光伏電池主要分為P型與N型兩種,通威股份主打的PERC電池就屬于前者。由于追求更高的轉換效率,N型電池被一種聲音視作未來的替代,當中就包括TOPCon、HJT(異質結)這兩種。今年,N型電池領域被關注,還在于兩大市場信息:一個是隆基綠能年報中提到,N型TOPCon電池、HJT電池和P型TOPCon電池轉換效率不斷刷新行業紀錄;另一個是亞洲首富穆克什·德魯拜·安巴尼旗下企業向邁為股份拿下8條質結電池生產設備整線,市場推算采購總額超過15億元。

那么,顆粒硅能納入被看好的N型電池嗎?

“目前來說,我們一直在聚焦N型。N型需要更好的硅片,要求更低的金屬雜質。我們未來目標,要把金屬雜質做到低于‘1’。徐州一些產品已經觸摸到‘1’的水平。在N型電池的小試階段,我們表現還是很優異。”蘭天石表示。

蘭天石進一步稱,顆粒硅未來最難的不是復制和技術迭代,而是形成技術護城河優勢,“知識產權、專利、設計鏈、人才儲備,以及標準化操作等等。每一個協鑫的產能基地,我們希望有下游戰略合作者進行合作。未來去全球布局顆粒硅基地,需要儲備更多的人才、技術保證護城河的牢固,必須有產業投資者和我們一起去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協鑫科技 有機硅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色多多视频在线导航 | 中文字幕乱偷免费视 | 一级午夜理论片日本在线 | 亚洲中文aⅴ中文字幕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色悠 | 在线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