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2 21:09:20
國家能源局文件明確將三元鋰離子電池、鈉硫電池從中大型電化學儲能可選方案中剔除,液流電池以儲能容量易調節、循環壽命長、安全風險低、環保污染少等突出優點,成為大功率、大容量和長時儲能的理想技術路線,資本市場中釩電池概念持續活躍。
上海電氣自2011年組建液流儲能團隊,通過10年時間的不斷嘗試和改進,基本完成了全釩液流儲能系列化產品從研發設計到平臺測試,再到生產制造及規模應用的階梯化遞進。
據了解,在關鍵材料領域,上海電氣已開發高性能的雙級板和高穩定性的電解液配方技術,支撐儲能產品性能的提高;在儲能產品領域,已開發50kW級高性能電堆和500kW級智能化儲能模塊,可模塊化擴展應用;在儲能站應用領域,已實施多個MW級以上的液流電池示范項目,覆蓋新能源發電側、用戶側、風光儲一體化等典型應用場景。
上海電氣通過自主研發攻克了電池關鍵材料、電池密封、電池自動化生產及系統集成等關鍵技術瓶頸,上海電氣如今已掌握液流電池核心技術,成功研發2.5kW、5kW、10kW、25kW、32kW、50kW等系列高性能電堆,具備kW-MW級液流電池儲能產品及系統的設計、制造能力,可為客戶個性化提供基于液流電池的儲能和綜合能源整體解決方案。
有了這些核心技術的加持后,上海電氣迅速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并通過多個含金量十足的項目證明了自身的價值:今年4月,上海電氣儲能科技公司承接的鹽城市日鎧光儲(一期)項目順利實現并網,成功發出第一度“綠電”。項目技術年發電量超600萬度,每年可節約標煤約190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900噸,對改善當地能源結構、重塑地方生態環境發揮積極作用。
截至2022年初,公司的源網荷儲一體化綜合能源項目儲備已逾3GWh之多,實現了分布式、集中式電能調峰調頻應用領域的全覆蓋,并陸續與國家電投、國家電網、皖能集團、安徽巢湖經開區、江蘇鹽城經開區等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為國家推動建立泛在電力物聯網提供了電能儲備端的優選方案。
液流電池作為儲能行業的新領域和新方向,擁有著巨大的挖掘潛力。為此,上海電氣將繼續堅持科技創新和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速技術升級和轉型,在新一輪的技術革新和產業轉型中保持優勢地位,為服務全球綠色能源新體系注入強大發展動力。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