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7-14 15:21:19
◎截至2021年底,全國建有各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近98萬個,衛生人員超過440萬人,實現街道、社區,鄉鎮、村屯全覆蓋。
◎2012-2021年基層醫療機構門診服務量從41.1億人次增加到42.5億人次,穩中有升。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實習記者 李宣璋 每經編輯 陳星
7月1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舉行“一切為了人民健康——我們這十年”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場,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工作進展成效。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胡強強在發布會上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提出新時代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將“以基層為重點”放在首要位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布會現場了解到,截至2021年底,全國建有各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近98萬個,衛生人員超過440萬人,實現街道、社區,鄉鎮、村屯全覆蓋。第六次衛生服務統計調查顯示,90%的家庭15分鐘內能夠到達最近的醫療點。
發布會現場 圖片來源:每經實習記者 李宣璋 攝
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司司長聶春雷介紹,2012年-2021年,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數量從91.3萬個增加到97.8萬個,基層機構的床位數從132.4萬張增加到171.2萬張,基層衛生人員從343.7萬人增長到443.2萬人,執業醫師和助理執業醫師數量從100.9萬人增加到161.5萬人。
從服務量來看,2012-2021年基層醫療機構門診服務量從41.1億人次增加到42.5億人次,穩中有升。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不同于醫院,也不同于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它既承擔了基本的醫療服務,還承擔了大量的公共衛生服務。
聶春雷表示,我國每年有上億的高血壓患者和3500萬以上糖尿病患者需要隨訪,每年有分別超過1000萬的孕產婦和新生兒需要做產前產后的訪視、新生兒的訪視,每年有幾千萬的兒童需要打預防針,每年還要對1億多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進行健康體檢,這些都需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服務。提供這些服務,所占的時間、花費的精力,不比看一個門診花費的時間少,有的還會更長。
“衡量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不應該只看門診的人次占比,還要看綜合的服務能力。如果再加上常態化疫情防控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基層承擔了大量工作,它的服務能力是在穩步提升的。”聶春雷說。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貼近老百姓,但是一些地方反映,患者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看病,尤其是上級下轉的患者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不到藥。
針對滿足群眾就近用藥需求的問題,河北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許鋼柱以河北省為例進行介紹。為滿足群眾對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的用藥需求,河北省制訂出臺了加快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方案,大力推進鄉村一體化工作,打造“縣鄉一體、鄉村一體”的就醫格局。
許鋼柱表示,在滿足群眾常見病、多發病用藥需求上,一方面鼓勵醫共體內部藥品統一采購、統一配備,滿足一般病或者是診斷比較明確且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患者在醫共體基層醫療機構的用藥需求。
另一方面通過鄉鎮衛生院對村衛生室“藥械統一管理”,根據臨床需要,村衛生室的藥品由鄉鎮衛生院統一采購、統一配送和統一管理,村衛生室藥品和鄉鎮衛生院的藥品做到了有效銜接,村衛生室的藥品一旦出現短缺,鄉鎮衛生院能夠第一時間進行調配。
“目前,我們省要求村衛生室藥品不少于260種,40%的藥品主要用于糖尿病、高血壓等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基本可以滿足廣大群眾的用藥需求,現在群眾用藥更加便捷,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提升。”許鋼柱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