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7-01 21:20:59
每經記者 陳星 每經編輯 張海妮
自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被捧為用于青少年近視控制的“神藥”后,這一尚未正式上市的藥物成為多家眼藥企業眼中的香餑餑。
截至目前,多家企業以“互聯網醫院渠道+院內制劑資質”銷售還處于臨床試驗階段的阿托品滴眼液。其中,興齊眼藥(SZ300573,股價151.62元,市值133.57億元)已經借此建起新的業績支柱,歐普康視(SZ300595,股價55.97元,市值500.84億元)、何氏眼科(SZ301103,股價33.04元,市值52.21億元)等企業也紛紛意欲效仿。
但“提前”銷售阿托品滴眼液或存違規空間。有行業人士表示,院內制劑的含義就是只能在醫院內銷售,通過互聯網醫院銷售有擴大銷售范圍、加劇管控難度的可能。而有藥企人士表示,互聯網醫院銷售阿托品也要遵守“憑處方、遵醫囑”的前提,該業務模式符合相關規定要求。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