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5-28 11:01:54
◎劉兆彬解讀稱,該團體標準將實質性、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一致性列為披露ESG信息的五項原則,具有結構完整,廣泛適用的特點。
◎劉兆彬表示,只有設立科學的統一標準、統一指標、統一流程,才能使ESG的評價可量化、可評價、可比較,才能降低ESG管理的制度成本和評價成本,發揮ESG在可持續發展當中的重大的作用和功能。
每經記者 林姿辰 北京報道 每經編輯 梁梟
2022年5月28日,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與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主辦的中國ESG論壇2022在北京成功舉辦。本屆論壇的主題是“ESG與雙碳戰略”,探討ESG與雙碳戰略主題的理論新成果、實踐發展及政策制定。每日經濟新聞作為論壇官方合作媒體,與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ESG研究院聯合發布了《上市公司ESG評價研究》和《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評價研究》。
在研究成果發布環節,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會長、原國家質檢總局總工程師劉兆彬對于4月發布的《企業ESG披露指南》團體標準進行解讀,認為其中內含的指標體系頗具亮點。
不過,ESG作為快速發展的新生事物,在獲取有效信息數據、客觀評價和ESG與績效掛鉤方面,還存在一些難題。劉兆彬建議,未來還應加大團體標準的宣傳貫徹力度以及使用應用力度,通過深入研究推進國內ESG標準化建設再上一層樓。
4月16日,首都經濟貿易大學ESG研究院與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合作,制定發布了《企業ESG披露指南》團體標準,填補了我國企業ESG披露標準領域的空白。據悉,《企業ESG披露指南》團體標準將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劉兆彬認為,這標志著中國ESG建設進入了新階段。
劉兆彬解讀稱,該團體標準將實質性、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一致性列為披露ESG信息的五項原則,具有結構完整、廣泛適用的特點。
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會長、原國家質檢總局總工程師劉兆彬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具體來看,該團體標準主要包括7個部分,即標準的范圍,引用的文件,術語定義,披露原則,指標體系,披露要求、形式和應用,以及責任與監督。
其中,責任與監督部分要求企業對ESG披露信息負責,接受政府、社會公眾、新聞媒體及其他主體監督,為確保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可靠性提供了堅實保障。
而ESG信息披露指標體系更是該團體標準的重點、難點、亮點。據劉兆彬介紹,該團體標準一共設置了3個一級指標(環境、社會和治理),10個二級指標,35個三級指標和118個四級指標,有定性、有定量、有結構、有重點、有說明。
以一級指標“環境”為例,其下的3個二級指標分別涉及資源消耗、污染防治和氣候變化,10個三級指標包括水資源、物料、能源、其他自然資源、廢水、廢氣、固體廢物、其他廢物的排放、溫室氣體的排放、減排管理,同時還有43個定性定量的四級技術指標。
此外,該團體標準還明確了企業ESG披露形式,即企業一般以年度報告形式,在自主選擇平臺或政府監督部門制定平臺披露,供企業、政府監督機構、評價機構社會公眾和新聞媒體參考使用。
2005年,ESG概念被首次正式提出,其在中國的討論時間不過10年,作為國內政府監管部門的文件要求不過5年。作為承載“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新生事物,ESG的快速發展中常有難題出現。
例如,劉兆彬表示,ESG涉及面廣、專業性強,信息數據披露不統一、不規范,導致難以獲取有效信息數據。而由于各個國家、各個行業、企業的情況千差萬別,所以客觀評價也難。
此外,長期目標和中短期目標、經濟行為和社會行業行為、管理成本增加與取得商業績效之間總有一些矛盾需要解決。ESG與績效掛鉤難。
為了克服以上難題,“標準化”是一個好辦法。劉兆彬表示,只有設立科學的統一標準、統一指標、統一流程,才能使ESG的評價可量化、可評價、可比較,才能降低ESG管理的制度成本和評價成本,發揮ESG在可持續發展當中的重大的作用和功能。
所以,在《企業ESG披露指南》團體標準之后,國內ESG標準化建設仍任重道遠。
劉兆彬建議,未來還應加大團體標準的宣傳貫徹力度以及使用應用力度,通過進一步深入研究推進國內ESG標準化建設再上一層樓。
其中,對于全球ESG發展中共同面對的難點問題,也應給予關注。比如ESG披露時,是否要把非財務指標和財務指標結合在一起進行綜合披露,如何處理好自愿披露、引導披露和強制披露的關系,如何把握ESG評價的國際化、本土化的關系,通用性和特殊性的關系等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