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5-13 19:26:56
◎未來如果要做得更好,希望可以構建中國特色的ESG指標體系,綜合評估物業企業在社區基層治理、扶貧、就業等方面做出的貢獻;可以得到更多融資環境、國家性政策方面的支持,讓社會對ESG有更多關注和支持。
每經記者 黃婉銀 廣州報道 每經編輯 陳夢妤
5月12日,《每日經濟新聞》聯合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舉辦“疫情與‘雙碳’下的房企ESG課題”線上沙龍。
碧桂園服務首席財務官、聯席公司秘書黃鵬表示,疫情和雙碳的背景對企業在ESG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這也是國際投資者的關注重點之一。物業企業都比較看重ESG建設,作為有所追求的企業,碧桂園服務一直在突破困難,踐行企業發展與社會價值、環境管理的平衡發展。
2021年10月,碧桂園服務在MSCI的ESG評級報告中,連續第三年獲得ESG評級A級,也是目前港股上市物管企業中的最高評級。2021年9月,碧桂園服務正式獲納入ESG50指數成份股。
“我們一直非常重視ESG,并且已經在部分基礎業務中融合了ESG的一些要求,將評分體系細化到運營和考核中”,黃鵬說,公司不是單純地考核ESG動作,而是將ESG管理理念融入到服務中、蘊含在服務中,讓員工能比較好地去執行。
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物業公司在ESG治理方面既存在挑戰也不乏機遇。黃鵬指出,挑戰在于人力資本管理風險和壓力,這對物業管理是一場大考。一方面在各級防疫要求下,企業整體責任比較大,對應員工工作強度會比較高;另一方面,還有員工健康與安全、社區健康與安全(疫情防控常態化、社區安全管理、相關方安全管理)、員工信息安全和隱私風險等。
在防疫常態化下,物業公司需要制定很多SOP(標準作業程序),要做大量成本性投入,嚴格執行相關防疫配套要求,并把防疫保障列為物業服務的“五保”之一。“所以在當下,物業公司也面臨疫情帶來的運營成本方面的壓力,還有社區最后一公里這類供應鏈上的風險和責任。”
不過黃鵬認為,機遇就在于讓物業公司與業主產生了更多交流,增加雙方的互信和黏性,創造了業務機會;同時,在ESG的融入下,提升了對業主的服務標準,使得公司治理水平上升,有助于提升品牌好感度及影響力。
為此,碧桂園服務用科技賦能智慧物業服務發展,全面提升客戶居住體驗。通過標準化、自動化、智能化管理及先進的信息化系統,重塑管理模式,打造柔性服務,力求通過科技惠及客戶與業主。
比如,采取智能化措施加強疫情管控,通過門崗系統、監控云系統及碧視通系統,提高體溫檢查效率,每日自動更新小區防疫數據,并通過碧樂淘等滿足業主的物資需求,有效減少疫情對業主生活的影響。
自2018年上市以來,碧桂園服務先后成為首家獲納入恒生指數成份股、恒生中國企業指數成份股的物業管理上市企業,持續獲得國際資本市場認可。
基于碧桂園服務在ESG方面的實踐,黃鵬發現,自2021年以來,在經營壓力下,服務質量、客戶滿意度持續提升這一挑戰對企業來說將成為一個永恒課題,“在經營指標壓力很大的情況下,如何保障ESG持續、足夠的資源投入,是一個很大挑戰。”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碧桂園服務除“三供一業”業務外的物業服務收費管理面積增加至約7.65億平方米,物業服務合同管理面積增加至約14.37億平方米,規模增大也大大提高了推行ESG的難度。
同時,要將ESG融入碧桂園服務旗下所有項目、業主、員工日常生活和行動中,必然需要多方面努力。“特別是收并購公司的ESG管理與員工融入,需要花大量時間和精力,但是物業公司也必須要做到全力推進。”
為此,碧桂園服務加強保障員工權益,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如制定了“領導力繼任者“計劃,面向管理崗位、部門負責人、業務骨干、應屆生,開設領域計劃、卓越計劃等共8個培養計劃,以幫助各崗位人才快速發展,助力其職業規劃及職級晉升。
打造智慧物業,在服務規模增長的情況下,滿足業主對提升服務質量的要求。如建立質量任務工單系統,以此實現了物業管理與服務從線下組織到線上管控的轉變,2021年工單總數超過60萬單,工單銷項率約98%,通過定期自動生成管理任務、在線管控數據分析與糾偏,推動物業數字化運營,全面把控服務質量。
黃鵬表示,物業公司在推行ESG治理時也需要得到廣大業主的配合和支持,“如果我們的ESG相關工作得不到業主的認可和支持,或者發現不了其價值,那我們的努力也會大打折扣。未來如果要做得更好,希望可以構建中國特色的ESG指標體系,綜合評估物業企業在社區基層治理、扶貧、就業等方面做出的貢獻;可以得到更多融資環境、國家性政策方面的支持,讓社會對ESG有更多關注和支持。”
封面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