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4-26 01:09:38
每經記者 張靜 每經編輯 賈運可
2021年,西安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0688.2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1%,兩年平均增長4.6%。
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和疫情沖擊之下,西安仍然穩定在“萬億俱樂部”行列,這樣的成績實屬難得。
站穩萬億腳跟,西安城市實力發生質變,也意味著這座城市邁入全新的發展階段,機遇和挑戰并存。
挑戰在于,2022年常態化疫情防控下,西安要保證各項經濟指標穩增長,就要繼續做硬實力,需應對第三產業結構失衡,補上工業制造的短板,做大做強支柱產業,促進產業融合及產業鏈水平提升。
同時,做實做優創新平臺,深度參與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進一步突破科技成果轉化掣肘,培育更多科創主體;繼續探索體制機制創新,深化對外開放,全面發揮實力;深度激活資本市場,推進企業上市。
此外,西安需繼續夯實軟生態和軟實力,對營商環境、民生服務、行政管理等多方面多層級進行持續且見效的優化。
挑戰之外,更多是肩負機遇和使命,做國內國際經濟雙循環下,高質量發展的西部經濟強市和龍頭,“一帶一路”綜合改革開放實驗下,內陸改革開放的高地和亞歐合作交流的橋頭堡,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下的國家級中心城市,關中平原城市群中心,用好西安都市圈核心的多重城市戰略紅利。
時代命題予以西安一次次機遇,多重機遇疊加予以西安一次次賦能。百舸爭流,奮楫者先;追趕超越,萬億之上西安再出發。
封面圖片來源:高新區供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