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黃山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用“小快靈”立法保護山水人文 徽風徽韻在依法保護中得到更好傳承

法治日報 2022-04-20 21:44:01

法治日報 記者 蒲曉磊 范天嬌

安徽省黃山市不僅是風景名勝區黃山所在地,也是徽文化的重要發祥地。

自2016年被賦予地方立法權以來,黃山市注重發揮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導作用,堅持把保護黃山絕佳生態和歷史文化作為推進地方立法的切入口,將“立得住、行得通、管得了”9個字貫穿立法始終。

給徽州古建筑套上法治“保護罩”,給風景區開發劃定法治“紅線”……近年來,黃山市制定了一批體現市情特點、地域特征、人文特色的“小快靈”法規。

長期以來,黃山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發揚全過程人民民主,廣泛凝聚立法共識,建立了由60名專家組成的立法“智囊團”,設立了首批11個基層立法聯系點,出臺了12部地方性法規,讓徽風徽韻在依法保護中得到更好傳承。

地方立法有特色真管用

松材線蟲病是我國有史以來最具傳染性與毀滅性的林業病害,該病自1982年傳入我國后,已在多地發生并流行成災,導致大量松樹枯死,對我國的松林資源、自然景觀和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

幾十年來,有著204萬畝松林面積的黃山市,始終將松材線蟲病防控工作作為生態保護的“一號工程”。

“保護松林資源不僅是黃山市國民經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黃山市生態建設中也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黃山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原主任李原說。

多年來,黃山市強化責任落實、監測普查、綜合防治、聯防聯控,先后組織實施了松材線蟲病預防體系工程、松材線蟲病三道防線項目工程,尤其是在建章立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先后發布了《關于嚴防松材線蟲病傳入的布告》和《關于加強松材線蟲病預防工作的通告》兩道“禁蟲令”,在預防松材線蟲病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在獲得地方立法權之后,黃山市決定制定一部適合黃山市松材線蟲病防治的地方性法規,為加強全市森林資源特別是黃山風景區松林保護營造更加濃厚的氛圍。

2018年4月17日,黃山市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表決通過《黃山市松材線蟲病防治條例》。該條例是全國首部地級市松材線蟲病防治法規,標志著黃山市自然生態安全,尤其是黃山松林資源進入依法保護的新階段。

突出山水人文,讓地方立法顯特色、真管用,是黃山市立法過程中堅持的重要原則。

在歷史文化保護上,制定《歙縣徽州古城保護條例》《黃山市徽州古建筑保護條例》《黃山市徽州文書檔案保護條例》;在生態環境建設上,制定《黃山市松材線蟲病防治條例》《黃山市農藥安全管理條例》《齊云山風景名勝區保護管理條例》;在城市建設管理上,制定《黃山市養犬管理條例》《黃山市住宅小區物業管理條例》《黃山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黃山市制止餐飲浪費行為條例》……自2016年被賦予地方立法權以來,黃山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立足自身實際,制定了多部特色亮點鮮明、符合實際需要的地方性法規。

小快靈立法解決大問題

黃山市歙縣是著名的旅游勝地,這里的徽州古城有著上千年歷史,具有豐厚的文化積淀和獨特的人文景觀。

但在《歙縣徽州古城保護條例》出臺前,古城的保護和管理情況并不樂觀。在古城生活了50多年的凌先生回憶道,長期以來,古城文物古跡的人為破壞現象時有發生,令人擔憂。而且,危房失修、古建筑自然侵蝕與人為毀壞、亂拆亂搭亂建亂曬的“四亂”等亂象,讓到歙縣徽州古城旅游觀光的游客高興而來、掃興而歸。

在2016年1月舉行的黃山市六屆人大六次會議上,劉宏軍等20名人大代表聯名向大會提交了制定《歙縣徽州古城保護管理條例》的議案,呼吁立法保護古城,解決古建筑自然侵蝕和人為毀壞嚴重、保護資金缺乏等難題。

對于這一立法建議,黃山市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并迅速推進落實。2016年8月,黃山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歙縣徽州古城保護條例》(以下簡稱《保護條例》)。9月,安徽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三次會議審查批準了《保護條例》。這是黃山市被賦予地方立法權之后,成功制定的首部地方性法規,填補了我國“四大古城”中唯獨徽州古城沒有立法的空白。

從代表提出議案到法規通過,僅用了7個月時間。盡管時間不長,但工作量并不小,質量也沒有打折扣。據統計,從立法程序啟動到《保護條例》頒布實施,其間共召開座談會、征求意見會等40余次,參加人員達200余人次,起草小組對《保護條例》進行了9次大修改、50余次小修改。

此后,在總結《保護條例》立法經驗的基礎上,黃山市人大常委會又針對徽州自然生態和歷史文化保護等關鍵領域,進行了更多“小快靈”立法的嘗試,至今已出臺了12部法規。

這些“小快靈”立法雖然篇幅不大,但立法質量絲毫不低,每一部地方性法規都成為管用好用的精品。黃山市人大常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從法規的實施效果來看,這些法規切口小、發力準、效果好,對完整保護徽州歷史文化、景區資源、風貌特色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是黃山市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小快靈”立法,化繁為簡,解決針對重點領域、重點問題的生動實踐。

群眾在家門口參與立法

近年來,黃山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堅持把全過程人民民主貫穿立法全過程,在立法當中,注重發揮人大代表的主體作用,善于借助專家顧問的外腦力量,注意聽取社會公眾的真實意見,確保每一項立法都能回應民聲、體現民意、促進民生。

一方面,在立法選題上更合民意。黃山市人大常委會在健全完善立法項目征集、論證制度的同時,明確要求每個立法項目都要達到“四個必須”的要求,即必須召開專家論證會議、必須深入開展立法調研、必須征求基層執法單位和人大代表意見、必須網上公開征求公眾意見。

長期以來,黃山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堅持人民有所呼、立法有所應,推動形成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的法規立項工作機制,真正做到群眾期盼什么、立法就跟進什么。制定的《黃山市住宅小區物業管理條例》《黃山市養犬管理條例》《黃山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等法規,都順應了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另一方面,在立法過程中更接地氣。為進一步敞開立法大門,推進精細化立法,2018年,黃山市人大常委會按照立法領域對應、知識結構合理、人員規模適度的原則,建立了由60名法學專家、各專業領域專家和語言文字專家等組成的立法“智囊團”。2020年,又確定了11家基層單位作為首批基層立法聯系點單位,覆蓋各個區縣、各個領域、各個行業,在群眾家門口搭建起反映立法工作意見建議的“直通車”。截至目前,通過立法聯系點共征集到120多條立法意見建議。

例如,在《保護條例》制定過程中,安徽省工藝美術大師、“非遺”徽州剪紙傳承人吳笑梅等人在征求意見座談會上提出的古城范圍界定、管理機構設置等建議,都被吸收采納,解決了保護范圍、管理責任主體不明確等問題。黃山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對《保護條例》進行分組審議時提出的38條審議意見中,有27條被采納。

黟縣碧陽鎮郭門社區副書記胡東東,還有一個身份——基層立法聯系點聯絡員,曾經參與了多部法規的制定,“立法聯系點開在百姓家門口,讓立法工作走進了尋常百姓家。通過立法聯系點,人民群眾對立法工作的意見建議可以乘上‘直通車’,一下子拉近了與立法工作的距離,立法工作更接地氣、更貼民心”。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責編 陳旭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3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免费国产午夜精华视频 | 日韩老熟女一区二区 | 在线视频国产一区不卡 | 在线理论三级午夜电影 | 欧美日韩国产色综合一二三四 | 亚洲欧美日韩污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