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3-31 16:16:49
在2021年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總榜的3000家企業中,公用事業的企業共計69家,比2020年增加了1家;品牌價值總計為1506.1億元,比2020年增長了7.9%。榜單TOP3分別為華能國際、長江電力和昆侖能源。其中,只有華能國際的品牌價值突破100億元。
盡管目前的公用事業品牌價值榜中,火電行業的上市公司仍占主導,但在不遠的未來,品牌價值也會逐步向選擇低碳、環保方式生產的上市公司聚集。
每經記者 梁宏亮 每經實習記者 黃博文 每經編輯 付克友
2021年年底,由每日經濟新聞與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企業研究中心聯合產品的《2021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藍皮書》正式出版發行,2021年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總榜及各行業榜、區域榜也揭開面紗。
在2021年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總榜的3000家企業中,公用事業的企業共計69家,比2020年增加了1家;品牌價值總計為1506.1億元,比2020年增長了7.9%。
其中,電力行業的上市公司占主導,上榜44家,品牌價值合計1042.18億元,占比69.2%;燃氣行業的上市公司上榜13家,品牌價值合計324.75億元,占比21.6%;其余為水務行業和復合型公用事業的上市公司,分別上榜8家和4家,品牌價值分別為93.59億元和45.57億元。
公用事業上市公司品牌價值榜TOP3分別為華能國際、長江電力和昆侖能源。其中,只有華能國際的品牌價值突破100億元。
行業集中度:TOP10占總品牌價值47.9%
在2021中國公用事業上市公司品牌價值榜中,排在前5位的公司品牌價值合計432.28億元,占行業榜單總計品牌價值的28.7%。
排在前10位的公司品牌價值合計721.96億元,占行業榜單總計品牌價值的47.9%。
排在前20位的公司品牌價值合計1057.03億元,占行業榜單總計品牌價值的70.2%。
所在區域:京港粵占總品牌價值62.4%
在2021中國公用事業上市公司品牌價值榜中,69家公司來自23個地區。
其中,來自北京、香港和廣東的公司共計29家,品牌價值合計940.35億元,占行業榜單總計品牌價值的62.4%,處于主導地位。其他地區企業構成情況見(圖2-53)和(圖2-54)。
上市板塊:滬市主板占總品牌價值五成多
在2021中國公用事業上市公司品牌價值榜中,在滬市主板上市的公司31家,品牌價值合計781.68億元,占行業榜單總計品牌價值的51.9%,排在第一位。
在港股上市的中資股公司18家,品牌價值合計488.91億元,占行業總計品牌價值的32.5%,排在第二位。
在深市主板上市的公司16家,品牌價值合計141.89億元,占行業榜單總計品牌價值的9.4%,排在第三位。
此外,在深市中小企業板上市的公司3家,品牌價值合計89.31億元;在國外上市的中概股公司1家,品牌價值4.32億元。
上市時間:2001-2005年居第一
在2021中國公用事業上市公司品牌價值榜中,2001-2005年上市的公司13家,品牌價值合計485.66億元,占行業榜單總計品牌價值的32.2%,排在第一位。
1996年以前上市的公司16家,品牌價值合計329.21億元,占行業榜單總計品牌價值的21.9%,排在第二位。
1996-2000年上市的公司23家,品牌價值合計328.92億元,占行業榜單總計品牌價值的21.8%,排在第三位。
此外,2006-2010年上市的公司6家,品牌價值合計127.71億元;2011-2015年上市的公司6家,品牌價值合計125.37億元;2016-2020年上市的公司5家,品牌價值合計109.22億元。
榜單點評
伴隨著2020年下半年的復工復產,中國經濟快速回暖。經濟基本面的好轉讓很多上市公司均衡財務收益的穩定增長有了保證,2021公用事業上市公司的整體品牌價值增速還算是中規中矩。
公用事業上市公司的產品以水、電、氣為主,產品的標準化也決定了產品的同質化,品牌在用戶進行購買決策過程中所起的作用非常弱。況且,很多公用事業公司往往是自然壟斷企業,作為終端消費者的用戶也難有選擇的余地。
然而,這并不是說明公用事業的品牌價值就不重要了。公用事業上市公司關乎的是民生問題,公用事業的正常運轉支撐起的是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公共服務能力就是公用事業上市公司核心競爭力的根本表現,也是其品牌價值的根本來源。
公用事業內各上市公司的品牌價值也在發生變化,尤其是其中占主導的電力行業上市公司。由于火電長期以來在電力系統中承擔著電力安全穩定供應、應急調峰、集中供熱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因此火電上市公司的品牌價值仍然占比較大。
而在碳中和目標的指引下,再電氣化的進程也在加快,電力行業內的上市公司品牌價值也隨之悄然變化。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的大規模開發利用使相關上市公司的品牌價值快速增長,例如增速最快的川能動力。作為水電龍頭,長江電力也有望沖擊2022年公用事業上市公司品牌價值榜的冠軍。
與此同時,品牌價值下降的12家電力行業上市公司中,火電行業的上市公司超過半數,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當下環保和綠色發展的趨勢,即傳統火電的生產模式面臨轉型升級。傳導至品牌方面,不論是投資者還是消費者,對其發展模式的認同感也會有所下降,品牌價值的下降也幾乎是必然的。盡管目前火電品牌價值仍占主導,但在不遠的未來,電力行業的品牌價值也會逐步向選擇低碳、環保方式生產的上市公司聚集,這是一個大的趨勢。
其余公用事業的品牌價值變化邏輯也與電力行業一樣,除穩定地提供公共服務保持品牌價值外,在生產的過程中貫徹環保理念、履行社會責任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水務行業各上市公司的品牌價值均在增長,這與水務行業的需求增長,以及對環境正向作用不無關系。
總而言之,公用事業上市公司品牌價值源于其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但長遠的發展卻離不開它們對環保和綠色發展所承擔的社會責任。
附:2021中國公用事業上市公司品牌價值榜單TOP2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