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3-25 19:02:18
◎王華慶表示,偶合癥是在接種疫苗的時候,受種者已經處在一個疾病的潛伏期,或者說發病前期的一個狀態。接種疫苗之后巧合發病,這就是偶合癥。偶合癥和疫苗接種無關,也不屬于接種后的不良反應。
◎王華慶強調,如果老年人正處在慢性疾病急性發作期,這時候建議暫緩接種。還有一些神經系統的疾病,如果沒有得到控制,包括格林巴利、橫貫性脊髓炎和脫髓鞘病等一些相關疾病,如果處在沒有控制的狀態時也應暫緩接種。
每經記者 李彪 實習記者 李宣璋 北京攝影報道 每經編輯 陳旭
3月2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科學精準、堅持不懈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有關情況。
對于有接種者在接種疫苗之后出現偶合癥的情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布會現場向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提問:老年人接種加強針后,該怎樣防止出現偶合反應?
新聞發布會現場 每經實習記者 李宣璋 攝
對此,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偶合癥和疫苗接種無關,也不屬于接種后的不良反應。他同時強調,接種疫苗時要完全避免偶合癥是十分困難的,因此在接種疫苗時會提出一些注意事項,借此避免出現偶合癥的情況。
王華慶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對偶合癥首先要有一個客觀的認識。
“偶合癥是在接種疫苗的時候,受種者已經處在一個疾病的潛伏期,或者說發病前期的一個狀態。接種疫苗之后巧合發病,這就是偶合癥。其實偶合癥和疫苗接種無關,也不屬于接種后的不良反應。”
王華慶進一步強調,通常老年人接種疫苗之后偶合癥會多一些。從自身的健康來說,老年人和成年人、青年人相比,存在著一些健康方面的問題,導致出現偶合癥的幾率可能更大。
“有的人有慢性疾病,有的人處在慢性疾病的復發時期,還有的人患其他疾病正處在潛伏期,所以這些人的風險可能就高。”王華慶說。
王華慶表示,現在用的疫苗在開展臨床試驗時都經過嚴格監測,包括不良反應的監測,只有不良反應在可接受的范圍內,它才能夠批準使用。“從目前我們監測的結果分析來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其他年齡段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
接種疫苗會出現一些一般反應,主要表現為發熱、頭疼、渾身酸疼、局部疼痛和紅腫現象,這些絕大多數都不需要特殊的處理,自己就會痊愈。
針對偶合癥如何避免,王華慶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有一些偶合癥可以避免,但是接種疫苗時要完全避免這種偶合癥是十分困難的。”
他強調,在接種疫苗時醫務人員會提出一些注意事項,這些事項可以避免一些偶合癥的出現。比如,如果老年人正在發熱的時候,就暫緩給他接種。
“如果老年人正處在慢性疾病急性發作期,這時候也建議暫緩接種。還有一些神經系統的疾病,如果沒有得到控制,包括格林巴利、橫貫性脊髓炎和脫髓鞘病等一些相關疾病,這些疾病如果處在沒有控制的狀態時就暫緩接種。這些暫緩接種的措施盡可能避免了一些偶合癥的發生。”
他同時建議,老年朋友基礎性疾病比較多,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基礎性疾病或者慢性疾病正處在發作狀態,或者不平穩的狀態,就暫緩接種,如果自己判斷不準,可以去咨詢臨床醫生,或者把情況跟接種醫生說一下,由他們來做出判斷,可以待疾病平穩之后再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封面圖片來源:中國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