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每經IPO周報第50期:上周中海油過會募資350億,本周興禾股份再上會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2-28 15:03:34

◎隨著中海油成功過會,繼三大電信運營商齊聚A股后,中海油與中石油、中石化這“三桶油”也將在A股市場聚首。

◎2021年4月,環洋股份宣布撤回科創板申請,并在一個多月后又向上交所主板發起沖擊。而在歷經9個月的等待后,迎來的依然是一紙遭否決的審核結果。

每經記者 朱萬平    每經編輯 梁梟    

A股上市,對很多公司來說,是里程碑式事件,但不是每家公司的闖關之旅都很順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周為單位,對上周過會、被否及新增材料獲受理的公司進行梳理,以饗讀者。

上周(2月21日~2月26日,下同),是春節長假后第三個工作周,上會節奏也恢復到較高的水平,一共安排了中海油、東莞證券、環洋股份等15家公司上會。其中擬募資350億元的中海油、IPO“長跑”7年之久的東莞證券等13家公司成功過會;而曾主動撤回IPO的環洋股份等2家公司被否。

在IPO新增受理方面,上周沒有新增受理的擬IPO公司。而在新股表現方面,上周上市了5只新股,無一破發。這其中,西點藥業(301130,SZ)成上周表現最好的新股,中一簽獲利超過1.8萬元。

本周,安排上會的公司依然較多,數量達到了9家。其中主板2家,科創板4家,創業板3家。這其中,曾在今年1月因為中介律所金杜律師事務所被查暫時取消審議的興禾股份能否過會值得關注。本周在新股申購方面,共有8只新股申購。其中,路斯股份為北交所擬上市公司。

紅榜:擬募資350億元的中海油過會,“三桶油”將齊聚A股

上周是春節長假后的第三周,整體而言,安排上會的公司數量已經恢復到正常的節奏,共安排了15家公司上會。這其中便有從港股回A的“巨無霸”公司中海油(00883,HK)。

在業績方面,2018年~2020年,中海油的營收分別達到2277.1億元、2331.99億元和1553.73億元,對應凈利潤分別為526.75億元、610.45億元和249.56億元。2021年國際油價大漲,中海油的業績預計也將大增。

作為一家老牌紅籌股,中海油早在2001年2月就已在港交所上市。2013年9月18日,中海油在多倫多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2021年,中海油啟動回A程序,同年10月,中海油美國存托股份已從紐交所退市,一個月后,公司遞交A股上市的申報稿。

隨著中海油成功過會,繼三大電信運營商齊聚A股后,中海油與中石油、中石化這“三桶油”也將在A股市場聚首。

除中海油外,上周歷時7年之久,IPO過程頗為坎坷的東莞證券過會事宜也引發關注。2月24日晚間,證監會官網顯示,東莞證券首發通過。至此,A股將迎來第49家上市券商。

目前,東莞證券營收主要由經紀業務、投行業務和投資收益等支撐。2021年,東莞證券實現營業收入27.29億元,同比增長11.50%;凈利潤9.42億元,同比增長23.62%。其中,經紀業務收入12.91億元、投行業務收入3.71億元、利息收入6.99億元、資管業務收入6322萬元、實現投資收益1.99億元。證券經紀業務仍占東莞證券收入大頭。

東莞證券IPO之路歷時7年,其間頗為曲折。資料顯示,2015年6月東莞證券向證監會遞交了IPO材料并獲得受理,次年12月完成首次反饋意見回復,于2017年1月披露招股書預披露更新。不過,2017年5月東莞證券IPO便按下了“暫停鍵”。

其中主要原因是,2017年5月,持有東莞證券40%股權的錦龍股份(000712,SZ)爆出丑聞。彼時錦龍股份披露稱,公司原法定代表人、原董事長楊志茂為使錦龍股份在收購東莞證券股權事項中得到關照和幫助,向國家工作人員行賄6411萬元。對此,檢察院楊志茂涉嫌單位行賄一案,向法院提起公訴。而中止審查一直延續到2021年2月,證監會才對東莞證券IPO申請恢復審查,東莞證券又重新走上了上市之路。

上周13家公司過會,2家公司被否,IPO周過會率為86.67%,屬于正常水平。

綠榜:環洋股份撤回IPO后上會再被否,發審委指出三方面問題

上周,恒茂高科和環洋股份兩家公司被否,其中環洋股份頗值得一提。環洋股份是一家從事環氧氯丙烷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的企業,主要產品為環氧氯丙烷。除環氧氯丙烷以外,公司其他主營業務收入還包括氧化鈣、氯化鈣等產品所形成的收入。

2021年1月,環洋股份曾尋求沖刺科創板,彼時《每日經濟新聞》曾刊發《環洋股份闖關科創板 神秘大客戶換馬甲后注銷》的報道,質疑公司前后大客戶之間存在關聯關系。

2021年4月,環洋股份宣布撤回科創板申請,并在一個多月后又向上交所主板發起沖擊。而在歷經9個月的等待后,迎來的依然是一紙遭否決的審核結果。

在2月24日召開的發審委會議上,監管指出了環洋股份存在的三方面問題,包括環洋股份與萬華氯堿、萬華化學的關聯關系,公司核心生產原材料甘油主要依賴進口,公司收入主要來自環氧氯丙烷銷售。具體而言,環洋股份的核心技術是否對關聯方萬華氯堿存在依賴;萬華氯堿以土地使用權對發行人的前身增資、增資完成后不久即退出的原因及合理性問題。另外,部環洋股份分間接股東為萬華氯堿員工,并由方福良代持的背景及原因也被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甘油為環洋股份的核心生產原材料,主要依賴進口。對此,發審委要求公司說明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其甘油平均采購單價大幅低于市場價格的原因;是否與海外甘油供應商存在關聯關系,部分供應商成立不久即成為公司主要供應商的原因等。

本周9家企業上會,興禾股份遭取消審議后能否成功過會

本周,國博電子、菲鵬生物、江蘇華辰、時代裝飾、興禾股份、海正生物、唯特偶、昱能科技、賽特斯等9家公司迎來上會。這其中,剛于數月前遭“取消審議”的興禾股份頗值得關注。

興禾股份成立于2006年,公司是一家主營工業自動化設備及配套配件治具研發設計和制造銷售的企業。由于興禾股份自身為蘋果鏈供應商,并且對該身份存在較深依賴,因此興禾股份IPO也備受市場關注。

原本,2022年1月21日,創業板上市委將審議興禾股份IPO事宜。不過,在審議會議前一晚,1月20日晚間,深交所發布突發補充公告稱,取消在次日即將召開的創業板上市委會議上對興禾股份IPO的審核事宜。

而上會前夜,興禾股份突然遭到“取消審議”背后,是此次公司IPO的中介律師事務所——北京金杜律師事務所,傳出因牽涉樂視網造假事件,日前遭證監會立案調查。

實際上,興禾股份自身條件也存在爭議。業績層面,2018年~2020年,興禾股份皆錄得過億的扣非凈利潤,但在2019年之后,公司業績均出現較大下滑。2020年公司只有1億出頭的扣非凈利潤,同比下滑超過50%。

2021年,興禾股份業績下滑的趨勢仍未能得到扭轉。據興禾股份招股書披露,經初步測算,公司2021年扣非凈利潤還將繼續下跌21%~12.44%,扣非后凈利潤將跌破1億元。

截至2月27日,科創板審核信息披露,全部713家公司中,處于注冊生效(注冊結果)的有424家,緊隨其后的是“終止”149家,“已問詢”的有73家,中止及財報更新的有10家,提交注冊的有45家。

截至2月27日,創業板審核信息披露,處于注冊生效(注冊結果)的有317家,緊隨其后的是“終止”151家,“已問詢”的有245家,中止的有40家,上市委會議通過的有17家,提交注冊的有59家。

另外截至2月27日,根據北交所官網顯示,新三板精選層已有89家公司已注冊,而終止審查的有52家公司,中止審查的有19家,已問詢的有40家,已受理的有1家,上市委會議通過的有2家。

上周無新股破發,賽倫生物等8只新股本周迎來申購

A股上周上市了5只新股,除金徽股份(603132,SH)為主板上市外,其余4只新股為注冊制新股,均也沒有出現破發的情況。

這其中,西點藥業(301130,SZ)中一簽獲利最多,超過1.8萬元。這一方面是由于該股發行價是上周5只新股中最高的,另外漲幅也位居第二,上市首日最高上漲214.86%。上周上市的紐泰格(301229,SZ)由于漲幅超過221%,中一簽獲利也超過1.7萬元。

本周,高凌信息(688175,SH)、軟通動力(301236,SZ)、思林杰(688115,SH)、青木股份(301110,SZ)、萬控智造(603070,SH)、路斯股份(832419,BJ)、賽倫生物(688163,SH)、浙江恒威(301222,SZ)等8只個股將迎來申購。這其中,賽倫生物公司是一家專注于抗血清抗毒素領域的生物醫藥企業公司,主要產品包括,抗蛇毒血清、抗狂犬病血清等。

目前,賽倫生物主要收入和利潤來源于抗蛇毒血清系列產品及馬破傷風免疫球蛋白的生產和銷售,公司產品結構相對單一。業績方面,2018年~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44億元、1.88億元、1.86億元和2.09億元,收入主要來自于“抗蛇毒血清系列產品”“馬破免疫球蛋白”兩類產品,這兩類產品在營業收入中的占比超過98%。而此次申購發行,賽倫生物的發行市盈率為63.28倍,高于行業35.24倍的均值。

退市公司迎監管新規,強化主辦券商責任、提高散戶準入門檻

上周,監管方面也有所動作。2022年2月25日晚間,證監會發布了《關于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當日晚間,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北京證券交易所、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聯合起草了《關于退市公司進入退市板塊掛牌轉讓的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同步征求意見。

據悉,出臺《指導意見》的目的是為了適應注冊制改革和常態化退市的要求,也是為進一步加強退市公司監管,形成“有進有出,能進能出”的良好生態。而《指導意見》包括基本原則、退市銜接程序、持續監管制度、風險防范機制、監管體制五個部分。整體而言,《指導意見》將強化主辦券商責任、提高散戶準入門檻。

資料顯示,隨著注冊制改革的推進、常態化退市機制進一步完善,退市板塊(俗稱“老三板”)公司數量快速增加,已由2013年的45家增長到2021年的83家。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40005642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A股上市,對很多公司來說,是里程碑式事件,但不是每家公司的闖關之旅都很順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周為單位,對上周過會、被否及新增材料獲受理的公司進行梳理,以饗讀者。 上周(2月21日~2月26日,下同),是春節長假后第三個工作周,上會節奏也恢復到較高的水平,一共安排了中海油、東莞證券、環洋股份等15家公司上會。其中擬募資350億元的中海油、IPO“長跑”7年之久的東莞證券等13家公司成功過會;而曾主動撤回IPO的環洋股份等2家公司被否。 在IPO新增受理方面,上周沒有新增受理的擬IPO公司。而在新股表現方面,上周上市了5只新股,無一破發。這其中,西點藥業(301130,SZ)成上周表現最好的新股,中一簽獲利超過1.8萬元。 本周,安排上會的公司依然較多,數量達到了9家。其中主板2家,科創板4家,創業板3家。這其中,曾在今年1月因為中介律所金杜律師事務所被查暫時取消審議的興禾股份能否過會值得關注。本周在新股申購方面,共有8只新股申購。其中,路斯股份為北交所擬上市公司。 紅榜:擬募資350億元的中海油過會,“三桶油”將齊聚A股 上周是春節長假后的第三周,整體而言,安排上會的公司數量已經恢復到正常的節奏,共安排了15家公司上會。這其中便有從港股回A的“巨無霸”公司中海油(00883,HK)。 在業績方面,2018年~2020年,中海油的營收分別達到2277.1億元、2331.99億元和1553.73億元,對應凈利潤分別為526.75億元、610.45億元和249.56億元。2021年國際油價大漲,中海油的業績預計也將大增。 作為一家老牌紅籌股,中海油早在2001年2月就已在港交所上市。2013年9月18日,中海油在多倫多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2021年,中海油啟動回A程序,同年10月,中海油美國存托股份已從紐交所退市,一個月后,公司遞交A股上市的申報稿。 隨著中海油成功過會,繼三大電信運營商齊聚A股后,中海油與中石油、中石化這“三桶油”也將在A股市場聚首。 除中海油外,上周歷時7年之久,IPO過程頗為坎坷的東莞證券過會事宜也引發關注。2月24日晚間,證監會官網顯示,東莞證券首發通過。至此,A股將迎來第49家上市券商。 目前,東莞證券營收主要由經紀業務、投行業務和投資收益等支撐。2021年,東莞證券實現營業收入27.29億元,同比增長11.50%;凈利潤9.42億元,同比增長23.62%。其中,經紀業務收入12.91億元、投行業務收入3.71億元、利息收入6.99億元、資管業務收入6322萬元、實現投資收益1.99億元。證券經紀業務仍占東莞證券收入大頭。 東莞證券IPO之路歷時7年,其間頗為曲折。資料顯示,2015年6月東莞證券向證監會遞交了IPO材料并獲得受理,次年12月完成首次反饋意見回復,于2017年1月披露招股書預披露更新。不過,2017年5月東莞證券IPO便按下了“暫停鍵”。 其中主要原因是,2017年5月,持有東莞證券40%股權的錦龍股份(000712,SZ)爆出丑聞。彼時錦龍股份披露稱,公司原法定代表人、原董事長楊志茂為使錦龍股份在收購東莞證券股權事項中得到關照和幫助,向國家工作人員行賄6411萬元。對此,檢察院將楊志茂涉嫌單位行賄罪一案,向法院提起公訴。而中止審查一直延續到2021年2月,證監會才對東莞證券IPO申請恢復審查,東莞證券又重新走上了上市之路。 上周13家公司過會,2家公司被否,IPO周過會率為86.67%,屬于正常水平。 綠榜:環洋股份撤回IPO后上會再被否,發審委指出三方面問題 上周,恒茂高科和環洋股份兩家公司被否,其中環洋股份頗值得一提。環洋股份是一家從事環氧氯丙烷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的企業,主要產品為環氧氯丙烷。除環氧氯丙烷以外,公司其他主營業務收入還包括氧化鈣、氯化鈣等產品所形成的收入。 2021年1月,環洋股份曾尋求沖刺科創板,彼時《每日經濟新聞》曾刊發《環洋股份闖關科創板神秘大客戶換馬甲后注銷》的報道,質疑公司前后大客戶之間存在關聯關系。 2021年4月,環洋股份宣布撤回科創板申請,并在一個多月后又向上交所主板發起沖擊。而在歷經9個月的等待后,迎來的依然是一紙遭否決的審核結果。 在2月24日召開的發審委會議上,監管指出了環洋股份存在的三方面問題,包括環洋股份與萬華氯堿、萬華化學的關聯關系,公司核心生產原材料甘油主要依賴進口,公司收入主要來自環氧氯丙烷銷售。具體而言,環洋股份的核心技術是否對關聯方萬華氯堿存在依賴;萬華氯堿以土地使用權對發行人的前身增資、增資完成后不久即退出的原因及合理性問題。另外,部環洋股份分間接股東為萬華氯堿員工,并由方福良代持的背景及原因也被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甘油為環洋股份的核心生產原材料,主要依賴進口。對此,發審委要求公司說明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其甘油平均采購單價大幅低于市場價格的原因;是否與海外甘油供應商存在關聯關系,部分供應商成立不久即成為公司主要供應商的原因等。 本周9家企業上會,興禾股份遭取消審議后能否成功過會 本周,國博電子、菲鵬生物、江蘇華辰、時代裝飾、興禾股份、海正生物、唯特偶、昱能科技、賽特斯等9家公司迎來上會。這其中,剛于數月前遭“取消審議”的興禾股份頗值得關注。 興禾股份成立于2006年,公司是一家主營工業自動化設備及配套配件治具研發設計和制造銷售的企業。由于興禾股份自身為蘋果鏈供應商,并且對該身份存在較深依賴,因此興禾股份IPO也備受市場關注。 原本,2022年1月21日,創業板上市委將審議興禾股份IPO事宜。不過,在審議會議前一晚,1月20日晚間,深交所發布突發補充公告稱,取消在次日即將召開的創業板上市委會議上對興禾股份IPO的審核事宜。 而上會前夜,興禾股份突然遭到“取消審議”背后,是此次公司IPO的中介律師事務所——北京金杜律師事務所,傳出因牽涉樂視網造假事件,日前遭證監會立案調查。 實際上,興禾股份自身條件也存在爭議。業績層面,2018年~2020年,興禾股份皆錄得過億的扣非凈利潤,但在2019年之后,公司業績均出現較大下滑。2020年公司只有1億出頭的扣非凈利潤,同比下滑超過50%。 2021年,興禾股份業績下滑的趨勢仍未能得到扭轉。據興禾股份招股書披露,經初步測算,公司2021年扣非凈利潤還將繼續下跌21%~12.44%,扣非后凈利潤將跌破1億元。 截至2月27日,科創板審核信息披露,全部713家公司中,處于注冊生效(注冊結果)的有424家,緊隨其后的是“終止”149家,“已問詢”的有73家,中止及財報更新的有10家,提交注冊的有45家。 截至2月27日,創業板審核信息披露,處于注冊生效(注冊結果)的有317家,緊隨其后的是“終止”151家,“已問詢”的有245家,中止的有40家,上市委會議通過的有17家,提交注冊的有59家。 另外截至2月27日,根據北交所官網顯示,新三板精選層已有89家公司已注冊,而終止審查的有52家公司,中止審查的有19家,已問詢的有40家,已受理的有1家,上市委會議通過的有2家。 上周無新股破發,賽倫生物等8只新股本周迎來申購 A股上周上市了5只新股,除金徽股份(603132,SH)為主板上市外,其余4只新股為注冊制新股,均也沒有出現破發的情況。 這其中,西點藥業(301130,SZ)中一簽獲利最多,超過1.8萬元。這一方面是由于該股發行價是上周5只新股中最高的,另外漲幅也位居第二,上市首日最高上漲214.86%。上周上市的紐泰格(301229,SZ)由于漲幅超過221%,中一簽獲利也超過1.7萬元。 本周,高凌信息(688175,SH)、軟通動力(301236,SZ)、思林杰(688115,SH)、青木股份(301110,SZ)、萬控智造(603070,SH)、路斯股份(832419,BJ)、賽倫生物(688163,SH)、浙江恒威(301222,SZ)等8只個股將迎來申購。這其中,賽倫生物公司是一家專注于抗血清抗毒素領域的生物醫藥企業公司,主要產品包括,抗蛇毒血清、抗狂犬病血清等。 目前,賽倫生物主要收入和利潤來源于抗蛇毒血清系列產品及馬破傷風免疫球蛋白的生產和銷售,公司產品結構相對單一。業績方面,2018年~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44億元、1.88億元、1.86億元和2.09億元,收入主要來自于“抗蛇毒血清系列產品”“馬破免疫球蛋白”兩類產品,這兩類產品在營業收入中的占比超過98%。而此次申購發行,賽倫生物的發行市盈率為63.28倍,高于行業35.24倍的均值。 退市公司迎監管新規,強化主辦券商責任、提高散戶準入門檻 上周,監管方面也有所動作。2022年2月25日晚間,證監會發布了《關于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當日晚間,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北京證券交易所、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聯合起草了《關于退市公司進入退市板塊掛牌轉讓的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同步征求意見。 據悉,出臺《指導意見》的目的是為了適應注冊制改革和常態化退市的要求,也是為進一步加強退市公司監管,形成“有進有出,能進能出”的良好生態。而《指導意見》包括基本原則、退市銜接程序、持續監管制度、風險防范機制、監管體制五個部分。整體而言,《指導意見》將強化主辦券商責任、提高散戶準入門檻。 資料顯示,隨著注冊制改革的推進、常態化退市機制進一步完善,退市板塊(俗稱“老三板”)公司數量快速增加,已由2013年的45家增長到2021年的83家。
IPO 中海油 興禾股份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本在线a综合免费不卡 | 婷婷91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 | 午夜自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演员表 | 亚洲中文日韩国产一区 | 亚洲第一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日韩一区欧美一区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