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2-17 09:08:56
每經編輯 彭水萍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2月17日信息顯示,近年來,大批年輕干部通過鍛煉和培養迅速成長起來,保證了黨的事業后繼有人。但極個別干部在人生事業剛剛起步的時候就走上了歪路,不僅給黨和國家造成損失,更毀了自己的一生,令人扼腕嘆息。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340009416
江蘇省連云港市紀委監委組織拍攝警示教育專題片《扣好人生第一??圩印?,通過選取近年來查處的4名年輕干部違紀違法典型案例,以片中人現身說法、辦案人員剖析、以案釋紀釋法等形式,深入揭示違紀違法的蛻變特征和墮落軌跡,用身邊人身邊事“敲打”年輕干部,做到以案為鑒、時刻警醒。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市民中心余杭分中心不動產交易窗口原工作人員田琦浩,是一名“95”后。2019年1月到12月之間,他利用職務便利侵吞國家財產,而他參加工作剛滿11個月。
河北省南宮市水務局財務股干部李曉飛,在8個月時間里,挪用、貪污巨額公款;北京市東城區某離退休干部休養所原出納員王雪,僅一年多時間,就侵吞、騙取公款多達720余萬元……這些年輕干部本是前途大好,卻在金錢的漩渦中失去方向,采取虛列開支、公款私存等手段貪污、挪用公款。
從違紀違法金額來看,年輕干部的貪腐行為呈現出專業性較強、與信息技術密切相關的特點。
成長于信息時代的年輕干部普遍對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熟悉,一些年輕干部便利用這一優勢尋找信息系統運行管理中的漏洞,從中謀取私利。而隨著移動支付方式的出現和發展,貪腐行為更加便捷,也更隱蔽。
圖片來源:攝圖網-400978532
除卻貪腐的方式,贓款的流向同樣令人深思。
一間不到10平方米的房間里,堆滿了各式各樣的奢侈品……王雪侵吞的公款均用于個人奢侈消費。
在工作、生活和網絡游戲中,王雪結交了大量“出手闊綽”的朋友,養成了畸形的消費觀念。工作不到一個月,她就開始想方設法侵吞、騙取公共財物,用以滿足消費欲望。買完東西,她會拍照發在社交媒體上,大家的“追捧”讓她的虛榮心獲得極大滿足。
愛慕虛榮、熱衷炫富攀比,貪圖享樂、追求低級趣味,一些年輕干部缺乏應有的自律意識和自制能力,最終因沾染不良嗜好,跌入違法犯罪深淵。
1992年出生的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溱潼鎮財政所工作人員徐勇,沉迷網絡賭博不能自拔,在短短三個月時間里,瘋狂挪用巨額公款進行賭博。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紀委監委數據顯示,自黨的十九大以來,該州共移送司法機關處理19名年輕干部,其中因賭博問題而走向腐敗的有9人,占47.4%,參與網絡賭博的有6件涉及6人。
年輕干部腐敗案件的發生,深刻說明了腐敗問題的復雜性、危害性。“隨著越來越多的‘80后’‘90后’‘95后’走上工作崗位,特別是擔任領導職務以后,如何對年輕干部的監督‘關口前移’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北京科技大學廉政研究中心主任宋偉說。
1988年出生的郎筱魯,原是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發改局價費科工作人員,因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緩刑1年6個月。他說:“從大學開始我就是足球和籃球的資深球迷,接觸網絡賭球之初只是為了增添看球賽的樂趣,但后來我自以為找到了一條生財之道,越陷越深,欠下了百萬元債務……”從一開始投注50元、100元“圖個樂”,到之后下注500元、1000元,再到最后一個上午輸掉二三十萬元,他儼然變成一個赤裸裸的賭徒。
圖片來源:攝圖網-500894382
年輕干部大多是從家門到校門、校門到機關門,處于事業、生活起步期,社會閱歷、實踐歷練相對不足,面對形形色色的誘惑和干擾,價值觀容易受影響,甚至扭曲變質。有的單位“上梁不正”,年輕干部“跟風隨大流”走上歪路;有的貪圖享樂、盲目攀比,把金錢作為人生追求;有的不能正確對待房貸、育兒等生活壓力,利用職權謀取私利;有的在仕途升遷上妄圖走捷徑,一旦走上領導崗位后,便迫不及待地將職權“變現”。
2021年被“雙開”的湖北省江陵縣熊河鎮“80后”黨委書記朱作榮在懺悔錄中寫道:以前都是抽4塊5毛錢一包的煙,當上鎮長、書記后,非名牌香煙不抽;以前買衣服從來不進專賣店,后來不是名牌衣服不穿。膨脹的貪欲,讓他在誘惑面前一敗涂地。
當前,一些地方和單位對年輕干部只注重才干、能力,只注重使用,缺乏經常性的提醒教育,對年輕干部腐敗問題重視不夠、缺乏警惕。年輕干部進入機關后,往往被安排在稅務、社保、財務等權力集中、資金密集的部門和崗位。重使用、輕監管,教育管理存在漏洞,或者本身就問題重重,讓年輕干部的偏航之舉無法及時得到糾正,給年輕干部的健康成長埋下了隱患。
圖片來源:攝圖網-400985850
張雨杰是安徽省滁州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員,在2016年到2019年3年多時間里,他采取收款不入賬、偽造收款事實等方式,陸續侵吞公款竟達6900多萬元。遺憾的是,滁州市從市房產交易主管部門,到市不動產登記中心、交易管理科,都失職失責。
張雨杰案中,按照滁州市2011年出臺的相關制度,資金托管窗口必須崗位分設,一人收件、一人審核、一人辦理憑證,相互監督,但不動產登記中心卻從未按制度執行,從主要領導到科長,甚至沒有一個人知道有這項制度。收款、審核、辦理憑證全是張雨杰一個人一條龍操作,給了他可乘之機。
張雨杰的貪污手法其實極為簡單。然而,不論是科室會計,還是各級負有管理職責的人員,都全無風險意識,麻痹大意,連基本的對賬都沒有認真做過。
“培養年輕干部,需要組織的教育管理監督,這就是幫年輕干部把好成長的‘方向盤’、系好廉潔的‘安全帶’,讓年輕干部不越軌、不逾矩,真正承擔起歷史和時代賦予的使命。”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說。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40097853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