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2-14 11:39:27
◎上周是春節長假后的第一周,僅安排了1家公司上會,即望變電氣。證監會方面要求公司說明,通過非招投標方式獲取業務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與發包單位存在利益輸送,是否存在違法違規獲取業務的情形等。隨著該公司成功過會,IPO周過會率達到100%。
◎2020年英諾特的營收暴增逾6倍,凈利潤暴增超過25倍。這背后主要是受疫情影響,公司新冠檢測產品銷售額占2020年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到88.42%。不過,進入2021年,隨著疫情得以有效控制,新冠檢測產品的單價及銷量進一步下降。2021年英諾特的營收及凈利潤預計出現下跌。
每經記者 朱萬平 每經編輯 魏官紅
A股上市,對很多公司來說,是里程碑式事件,但不是每家公司的闖關之旅都很順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周為單位,對上周過會、被否及新增材料獲受理的公司進行梳理,以饗讀者。
上周(2月7日~2月13日,下同),是春節長假后首個工作周,僅重慶望變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望變電氣)1家公司上會,這家公司也成功過會。
在IPO新增受理方面,上周新增了3家擬IPO公司,分別是擬登陸創業板的長華化學和僑龍應急,以及擬登陸科創板的源杰科技。在新股表現方面,上周上市了3只新股,無一破發。
本周,是春節長假后的第二周,安排上會的公司較多,數量達到了9家。其中主板1家,科創板5家,創業板3家。在新股申購方面,本周有4只新股申購。其中,泓禧科技為北交所擬上市公司。
由于上周是春節長假后的第一周,整體而言,安排上會的公司數量很少,只有1家,即望變電氣。望變電氣成立于1994年,公司主營業務為輸配電及控制設備和取向硅鋼的研發、生產與銷售。
望變電氣實控人為楊澤民家族、包括楊澤民、楊澤民之妻秦惠蘭、兒子楊耀、女兒楊秦,四人合計持有公司51.54%的股份。
楊澤民早年經歷豐富,曾任重慶長壽縣制糖廠業務員,長壽縣養雞場團支部書記、車間主任,重慶市長壽長江變壓器廠車間主任、銷售主管。1994年,楊澤民瞄準了變壓器商機,與其妻子秦惠蘭出資20萬元,共同創立了長壽金鳳電器制造廠,也就是望變電氣的前身。
在財務方面,2018年~2020年,望變電氣的營業收入分別為8.94億元、11.08億元、12.97億元,同期,實現凈利潤分別為5306.54萬元、1.09億元、1.42億元,處于增長態勢。2021年上半年,望變電氣實現營收8.82億元,凈利潤約6900萬元。
望變電氣的輸配電及控制設備業務,其主要客戶為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各地方電網客戶以及新能源和大型公共基礎設施投資項目采購,公司主要通過招投標、競爭性談判、商務談判取得合同。能進入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等龍頭企業的供應商體系,這是望變電氣的一大優勢。
不過,報告期內,望變電氣也存在應履行招投標程序而未履行的情況。對此,上會時,證監會要求公司說明,通過非招投標方式獲取業務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與發包單位存在利益輸送,是否存在違法違規獲取業務的情形等。
隨著上周1家公司上會且成功過會,IPO周過會率也達到100%,符合正常水平。
上周終止IPO的公司數量有2家,分別是世窗信息和東和新材。這其中,東和新材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從事菱鎂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的企業,主要產品包括,輕燒氧化鎂、電熔氧化鎂、不定形耐火材料、耐火磚制品,并承擔鋼鐵企業各種窯爐耐火材料的設計、制造、施工服務等整體承包業務。
東和新材在2020年9月底正式提交招股書(申報稿),在經過一年多時間,歷經兩輪問詢后,按照正常節奏應該是將迎來上會的臨門一腳,但最終等來的是IPO終止的消息。
此次東和新材IPO失敗,系公司“主動放棄”。2022年1月28日,東和新材召開了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撤回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申請文件》議案。對于主動撤回IPO,東和新材對外給出的解釋是“基于上市戰略調整等因素考慮,經與保薦機構深入溝通,研究決定撤回IPO”。
在東和新材“體面”撤回的背后,卻是公司存在諸多問題。在第二輪問詢中,監管層一口氣針對東和新材的同業競爭、資產瑕疵、能耗和環保風險、創業板定位、信息披露等提出了21個問題。
招股書(申報稿)顯示,東和新材的營收曾連續兩年下滑。2019年和2020年,東和新材的營收分別為5.74億元和5.16億元,同比下滑14.96%和10.11%;2020年公司歸母凈利潤約6447萬元,同比下滑20.87%。
此外,報告期內(2018年~2020年),東和新材還存在購置環保設施的投入不斷走低等問題。報告期內,公司購置環保設施投入以及環保相關費用支出分別為520.62萬元、215.21萬元和190.74萬元,金額較小且逐年下降。
本周將有漢儀股份、金祿電子、亞洲漁港、銘科精技、華盛鋰電、叢麟環保、納睿雷達、英諾特、凌云光等9家公司迎來上會。其中,生物醫藥企業——英諾特比較值得關注。
英諾特是一家專注于POCT快速診斷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科技生物醫藥企業,公司的產品以呼吸道病原體檢測為主,同時覆蓋優生優育、消化道、肝炎等多個檢測領域。
在業績方面,英諾特2018年~2020年營收分別為7882.57萬元、1.38億元、10.3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696.7萬元、2128.8萬元、5.72億元;扣非凈利潤分別為1615.79萬元、3214.8萬元、5.94億元。2021年上半年,英諾特營收為2.17億元,凈利潤為9542.4萬元。
不難看出,2020年英諾特的營收暴增逾6倍,凈利潤暴增超過25倍。這背后主要是受疫情影響,公司新冠檢測產品銷售額從0暴增至9.17億元,占2020年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到88.42%。
不過,進入2021年,隨著疫情得以有效控制,新冠檢測產品的單價及銷量進一步下降。2021年英諾特的業績預計出現下跌,公司預計2021年度實現營收約3.1億元~3.3億元,同比下滑68.18%~70.11%;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1.05億元~1.15億元,同比下滑79.88%~81.63%。
截至2月13日,科創板審核信息披露,全部713家公司中,處于注冊生效(注冊結果)的有422家,緊隨其后的是“終止”149家,“已問詢”的有79家,中止及財報更新的有14家。
截至2月13日,根據北交所官網,新三板精選層已有88家公司已注冊,而終止審查的有51家公司,中止審查的有20家,已問詢的有42家,已受理的有1家。
A股上周上市了3只新股,為創業板或科創板公司,沒有出現破發的情況。其中,三元生物(301206.SZ),中一簽獲利最多,達到9800多元。這一方面是由于該公司發行價較高,達到109.30元/股,上市首日該公司上漲17.12%。除了三元生物,上周上市的東微半導(688261.SH)和亞信安全(688225.SH)中一簽分別獲利3100多元和3300多元。
本周,A股坤恒宏英智能、大族數控、泓禧科技、西點藥業等4只個股將迎來申購。其中,西點藥業主要從事化學藥品原料藥及制劑的研發、生產、銷售。近年來,西點藥業一直在走差異化的發展道路,形成了以抗貧血用藥、治療精神障礙用藥、原料藥為核心,以心腦血管疾病治療藥物和抗腫瘤治療用藥為輔助的產品體系。
不過,西點藥業的業績較為疲軟。2021年公司預計營收為2.8億元~2.95億元,同比增長-2.21%~3.03%;歸母凈利潤為4500萬元~5100萬元,同比增長-9.53%~2.53%。
近日,證監會發布《境內外證券交易所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務監管規定》,進一步便利跨境投融資、促進要素資源的全球化配置,推進資本市場制度型開放。該監管規定是對《關于上海證券交易所與倫敦證券交易所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務的監管規定(試行)》的修訂“升級”。
本次修訂主要包括以下內容:一是拓展適用范圍,境內方面,將深交所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納入。境外方面,拓展到瑞士、德國;二是允許境外基礎證券發行人融資,并采用市場化詢價機制定價;三是優化持續監管安排,對年報披露內容、權益變動披露義務等持續監管方面作出更為優化和靈活的制度安排。
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對外表示,此次修訂允許境外基礎證券發行人以新增股票為基礎證券在境內公開發行上市中國存托憑證,允許境外基礎證券發行人采用市場化詢價機制確定發行價格。明確募集資金原則上應當用于主業,發行人可根據募集資金用途將資金匯出境外或留存境內使用。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55388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