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1-23 16:54:02
我們在低估值的方向上選擇未來兩三年能有較好增速的細分行業,這些行業基本呈現了困境反轉的特色。這個階段確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價值陷阱的可能性,但由于從行業再到個體,還存在邏輯的跳躍,因此還是存在行業選對公司買錯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效率問題并沒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困境反轉中的行業從基本面變化,到股價變化,基本都會面臨一定的時滯。
每經記者 曾子建 每經編輯 肖芮冬
投基Z世代,Z哥最實在。
周末,Z哥看到一個新聞,既震驚,又頗有感觸。
據報道,廣州一位年近7旬的獨居老婦,加杠桿融資炒股,券商給了她超過6000萬的授信額度。結果遭遇市場下跌,被強平了。這位股民不但爆倉,而且倒欠了券商1000多萬。
這個事情發生在2017年,糾紛一直持續了好幾年,如今才被媒體報道出來。
Z哥看了之后,不得不感嘆,對于一個69歲的獨居老婦而言,得有多好的“心理素質”,才能融資這么多錢去炒股。
大家都知道,融資炒股是一把雙刃劍,如果用得好,可能會加速你財富增長的速度。但是如果用得不好,這可能讓你的財富一夜清零。Z哥的身邊,這兩類人都有。有比較專業的投資者,利用融資交易,在牛市中實現了財富自由。也有人,曾經因為融資炒股爆倉,不說虧得傾家蕩產,至少也需要好幾年才能逐漸翻身。成功的案例終究是少數,更多的還是失敗后的悔恨。
不知道如何去評價這位融資炒股失敗的老婦,或許是因為貪念,或許是風險控制不力。但Z哥覺得,券商或多或少也是有一些責任的。對券商而言,兩融業務是一個重要的盈利手段。不管是融資還是融券,幾乎都是穩賺不賠的生意。幾乎每年,都有券商發債,或者是配股,或者是定增,通過再融資,獲取大量資金,其中很多融資就是用來擴充兩融業務。前不久,還有一家券商配股融資不超過280億,其中大部分資金都將用來發展資本中介業務,說白了就是做兩融等業務。
券商搞兩融,既然政策允許,Z哥也不好多說什么。但是,在對融資客戶的篩選,還有風險把控上,我覺得還是應該再多下些功夫才行,保護投資者利益,不能僅僅是嘴上說得好聽。到底哪些客戶適合做兩融,哪些股民不適合做,還需要在事情發生之前就把好關。
看了這個新聞,Z哥覺得,投資這件事,一定要想清楚,“有多大的頭,戴多大的帽子”,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還是千萬不要想著杠桿炒股一夜暴富的事情。
接下來,聊一下近期密集披露的基金2021年四季報。截至周末,基本上出完了,大的趨勢上,白酒、醫藥兩大賽道基本上是被基金減持得比較明顯。龍頭寧德時代被減持,貴州茅臺則重新成為基金第一大重倉股。而對于新能源賽道,如果還想繼續長期看好的話,那么可能就需要忍受短期調整的痛苦了。
但新能源上游產業、光伏領域還是被基金加倉,比如鹽湖鉀肥、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都被明顯加倉。另外,消費電子也被基金加倉,比如立訊精密、東山精密等加倉明顯。
接下來,分享一下學霸基金經理林英睿的最新觀點。
去年上半年,廣發林英睿管理的廣發價值領先,業績一度排名前列,而到了下半年,基本上以調整為主。不過今年初以來,林英睿突然就“又行了”。截至上周末,廣發價值領先今年以來有6個點的收益,近1個月以10%以上的收益,在全市場都排名靠前。
隨著四季報的公布,林英睿再度崛起的謎底揭曉了,重倉航空股,成為林英睿在低迷市道中崛起的關鍵。
除了中國國航、南航、東航三大航的H股外,廣發價值領先買入了吉祥航空和華夏航空的A股,而且配置比例都不低。
此前,Z哥也一直比較關注航空股最近很強的走勢,但對航空股崛起的邏輯,還是不太看得清。畢竟,受制于疫情,航空業受到的負面影響是持續的,而且在疫情沒有好轉之前,很難看到業績改善。那么,林英睿為什么敢于逆勢加倉航空股呢?
不僅僅是廣發價值領先,還有林英睿管理的另外幾只產品,廣發多策略、廣發睿毅領先、廣發聚富混合,都是重倉航空股。此外,林英睿還連續幾個季度持有另一個受累于疫情的行業,影視業,他一直持有華策影視。
閱讀林英睿的四季報,你可以知道,他的投資,實際上是在做選擇題,到底是選擇成長,還是選擇價值。過去兩年,成長領跑,而價值失效。
在歷史極端值的區域內,選擇堅持價值投資的人的觀點在中短期慘淡業績面前顯得蒼白無力,最后往往大多只能用信仰來給自己鼓勁。
而在做選擇時,林英睿將眼光放到了更長遠的未來兩三年時間。他表示,我們在低估值的方向上選擇未來兩三年能有較好增速的細分行業,這些行業基本呈現了困境反轉的特色。這個階段確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價值陷阱的可能性,但由于從行業再到個體,還存在邏輯的跳躍,因此還是存在行業選對公司買錯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效率問題并沒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困境反轉中的行業從基本面變化,到股價變化,基本都會面臨一定的時滯。
此外,由于困境中的行業,天然受到關注較少,因此基本面變化從局部認知到廣泛認知,大概率需要更長時間。
林英睿表示,歷史上優秀的投資者,對于市場博弈與公司經營的洞察力是能夠穿越周期的,但不代表對于他們所使用的方法和參數閾值是要保持一成不變的。面臨著市場的變化以及不同的約束條件,我們需要做的是不斷的優化迭代,在保持策略核心的穩定性的同時,不斷增加策略的適應性,不漂移也不躺平,力求給持有人更好的投資體驗。
這些,或許就是林英睿向市場解釋,為什么他較長時間始終選擇對困境中的航空、影視行業公司的堅持持有吧。
最后,Z哥繼續給大家分享一下,“基金小每”的入口:
大家只需要識別上述二維碼,就能找到“基金小每”。另外,在微信公眾號“理財不二牛”的下方菜單欄,也能找到“基金小每”的入口。
“基金小每”是一個全新的投資工具,Z哥也要慢慢熟悉一下它的功能,愿今后能為我們的基金投資提供幫助。如果大家有何疑問,也可以在“基金小每”中提出來,我們一起討論。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50157404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