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1-06 22:04:09
每經記者 王海慜 每經編輯 何劍嶺
自2021年11月中旬北交所開市以來,已經有8家擬上市企業在審核期間撤材料,包括中瑞醫藥、偉志股份、思源股份、羌山農牧、金麒麟、恒泰科技、天維信息、博芳環保。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述撤材料的企業背后的保薦機構中,不乏中信證券等頭部券商。
據了解,終止審核的企業在審查期間,北交所主要關注問題靠前的幾個方面包括財務及內控規范性、業績大幅下滑、經營合規性、信息披露真實性等。
多家企業主動撤回申請
2022年1月6日,威博液壓正式登陸北交所,這是北交所改革之后首只上市的新股,上市首日大漲168.6%。不過,相比滬深交易所,北交所新股發行的節奏要慢不少,自北交所正式開市以來,一共只有威博液壓、滬江材料2只新股啟動發行。
在審核的把關上,北交所也并非“來者不拒”。2022年以來,已經有博芳環保公司撤回了北交所上市申請。
據統計,2021年11月中旬北交所正式開市以來,已經有8家擬上市企業在審核期間撤材料,這些企業包括中瑞醫藥、偉志股份、思源股份、羌山農牧、金麒麟、恒泰科技、天維信息、博芳環保。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上述8家撤材料企業中,有部分企業在撤回上市申請之前曾經歷了多輪問詢。比如,中瑞醫藥于2020年11月6日遞交了精選層掛牌的申請材料,此后一年,公司前后經歷了3輪完整的問詢,但最終還是在2021年12月下旬主動撤回了北交所申請材料。有的企業如恒泰科技等還沒有經歷過一輪完整的問詢,就直接撤回了材料。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一些企業撤回北交所申請材料后,又相繼收到全國股轉公司的問詢函,涉及的公司包括偉志股份、金麒麟、羌山農牧、恒泰科技等。
那么,這是否意味著,北交所的上市審核要比預期更為嚴格呢?對此,安信證券新三板首席分析師諸海濱向記者表示:“從目前來看,北交所在審核過程中是按照上市公司審核標準執行,同時也有一定的自身包容性,但相對之前的新三板,目前對申報上市企業的經營持續性、規范性和創新屬性等把關是比較嚴的,因為要符合北交所服務創新中小企業的定位。不過這種‘嚴’是相對新三板之前,目前和滬深市場的嚴格程度基本等同。”
不過他也認為:“嚴一點是好的,短期可以選出優質公司,保護投資人,長遠看能維護北交所市場的健康生態。對擬上市企業而言,撤材料并不意味著北交所上市之路就此終止,在滬深交易所其實也不乏相關公司撤材料后經過自身調整再次申報、最終實現上市的案例。”
北方某券商投行人士向記者介紹道,根據交易所方面的有關總結,近期北交所終止審核的企業在審查期間主要被關注問題靠前的幾個方面包括財務及內控規范性(占比28%)、業績大幅下滑(占比22%)、經營合規性(占比17%)、信息披露真實性(占比4%)等。
此外,董秘一家人創始人崔彥軍認為,現在一些企業在北交所撤材料也有行業的因素,比如來自農林牧漁、游戲、醫美、互聯網、貿易、文化等行業的企業審核通過的難度可能會更大一些。
監管關注是否勤勉盡責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上述8家北交所在審核期間撤材料企業背后的保薦機構分布相對分散,既有中信證券這樣的頭部券商,也有多家中小券商。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7月天維信息將主辦券商從廣州證券更換為投行業務能力更為突出的中信證券。不過,即便有中信證券保薦,公司此次仍然沒有能成功闖關北交所。
據公司披露,天維信息的新三板精選層掛牌申請于2021年6月28日獲得受理,之后公司只經歷了一輪完整的審核問詢,就于2021年底主動撤回了北交所上市申請材料。
對于上述北交所撤材料企業未來的資本市場前景,有業內人士分析稱,這些企業如果登陸北交所未果的話,那么至少在短期內去A股上市就更難了,畢竟當前北交所的審核要求會比科創板、創業板相對寬松一些。
不過,上述投行人士向記者表示,對于保薦機構而言,這些企業未必就是“燙手的山芋”,“對于保薦機構而言,能拿到一個項目也不容易,回去整改,以后可以再申請上市。”
在全面推行注冊制的背景下,保薦機構在業務機會增多的同時,作為資本市場的“看門人”也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和義務,對于北交所上市公司的保薦機構而言同樣不例外。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部分撤材料公司的審核問詢過程中,北交所對相關保薦機構的工作是否勤勉盡責給予了關注。
例如,在北交所發給思源股份的二輪審查問詢函中,曾專門詢問保薦機構華福證券的盡職調查是否充分。其中,第二輪審查問詢函一連向保薦機構發出4問,相關問題包括:要求保薦機構說明選擇走訪或訪談對象的主要依據及合理性,未對部分主要客戶或主要供應商進行走訪或訪談的原因、合理性、合規性等。
而在2021年7月23日北交所向博芳環保出具的首輪審查問詢函中,北交所指出,博芳環保的“申請文件存在較多文字錯誤、格式錯誤、行文不規范、論述不充分、前后內容重復或不一致等情形。保薦工作報告對內核委員會提出的兩個問題進行了說明、未對立項委員會關注問題的落實情況進行說明。”并要求保薦機構開源證券、發行人仔細校對申請文件,確保信息披露內容真實、準確、完整,切實提高信息披露質量,避免錯誤、遺漏。與此同時,北交所還一連向保薦機構拋出了6個問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