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1-05 20:53:56
每經記者 張靜 每經編輯 劉艷美
圖片來源〡西安日報
雁塔轄區現有城中村9個,總人口100285人,常住居民19934名,流動人口80351人,現已排查孕婦、殘疾人、需要透析人員等特殊群體1117人次。
針對排查出的特殊群體,各城中村疫情防控專班已建立“服務臺賬”,列出“服務清單”,緊緊依靠“網格長”力量,精準了解每一位特殊需求人員的具體情況,通過上菜上門、送藥上門等上門服務,第一時間解決特殊群眾具體需求。
對于需要外出透析、定期孕檢的特殊人群,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出入口登記后一律放行,無自行前往條件的,村委會派專車予以接送。此外,對于留觀酒店的隔離群眾,通過發放200元跨年關愛禮包形式,向隔離群眾送去溫暖和生活必需品,累計發放14000份。
設置雁塔區保供服務熱線(88241887),專門安排3名干部24小時專人值守,暢通居民訴求反映渠道;共收到群眾關于生活必需品保障訴求的熱線27件,均第一時間轉至相關街辦辦理。
成立由副區長為組長的工作專班,開展“愛心蔬菜送上門”活動,聯系西北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欣橋市場,為雁塔轄區56萬余戶群眾(以戶為單位計)免費配送蔬菜。截至2022年元月1日下午17時,共出動車輛703臺次,從山西運城、河南鄭州、四川成都等周邊6省市緊急調運蔬菜3400余噸,欣橋市場連夜分裝蔬菜2200余噸,區市場監管局在崗干部80余名全部參與跟車押運,為轄區每戶家庭配送蔬菜56萬余份,可以保障居民3至4天蔬菜需求量。
此外,居家隔離群眾可通過商家APP自行下單,線上預約,獲得配送服務。 同時,督導相關部門制定落實嚴格的防護、消毒、測溫等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全力保障轄區群眾的“菜籃子”“米袋子”。對雁塔區15家超市進行全面排查,可提供線上服務的9家,其余6家正在積極協調,克服困難,盡快提供線上服務。
為了解決群眾買藥難問題,對營業門店從業人員必須做到持有72小時兩次以上核酸陰性證明方可上崗,就近居住,嚴禁封控區內從業人員上崗。目前已開業藥店59家,基本覆蓋轄區各街道。
曲江新區共有15個社區,139個小區,居民群眾約13.5萬戶33萬人。根據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安排,所有小區按照責任唯一的原則,均明確了包抓單位、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組,生活必需品供應保障工作為:
開展應急生活物資配送活動。自12月28日起,組織肉禽、雞蛋、蔬菜、速食食品等生活物資,分時段、分社區、分樓棟、分單元逐步免費上門派送,優先保障公租房、保障性住房以及困難群體。截至目前,已全面覆蓋至139個小區。
開展大型商超與小區結對活動。暢通生活物資配送渠道,組織永輝、華潤萬家、人人樂、盒馬鮮生等7家大型商超貨源進小區,在小區設置便民服務點,通過預約、錯峰等方式引導居民有序采購。
開展“曲江新區愛心蔬菜大篷車”進小區活動。從三原、臨潼、咸陽、旬邑等地調運蔬菜,在小區內平價銷售套裝蔬菜,方便群眾整袋整裝購買,切實保障群眾生活需要。
開展“曲江抗疫生活便利店”進小區活動。組織區內大型商超向小區直供平價商品,主要銷售群眾基本生活必需品,滿足母嬰、獨居老人和困難群體日常生活用品需求。
開展特殊困難群體關愛活動。建立特殊人群臺賬,每天采取電話聯系、上門走訪、微信聯系、發放慰問品等方式,對獨居老人、孕產婦、重癥患者、殘障人員的身體狀況、生活情況、就醫需求等進行了解和掌握,保障群眾生活醫療需求。
高新區現托管鎮街12個,居民約95.8333萬人。其中包含社區約70個,小區(村)約440個,現有住戶約40萬戶。物資保供措施為:
自疫情開始,高新區迅速行動,在各社區(小區)建立區級領導保供分片包干制度,街道、社區已共同建立以社區為單位的保供工作專班,實現居民生活物資保供服務全覆蓋。
高新區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下,連鎖超市、便利店、生鮮店和重點保供企業陸續恢復正常營業,同時鼓勵超市出店經營,嚴格落實員工疫情防控措施,目前為止已正常營業237家,人員到崗率70%。
圖片來源〡西安發布
針對本次疫情,高新區一是陸續發布生活物資購物指南,出臺臨時政策,鼓勵小區周邊蔬菜店、糧油店、藥店、便利店開店營業,開展線上配送服務到小區指定地點;鼓勵小區物業人員提升服務水平,針對居民線上購物的生活用品,提供送貨服務,高新區給予一定補貼。
據統計,1月3日前已發放保障民生蔬菜包40萬份,按照每戶200元標準向市民發放跨年禮包,向封控區域封控人員、隔離酒店隔離人員和高新區貧困戶發放跨年禮包3萬份。
建立保供服務熱線(微信)并向社會公布,24小時專人值守,切實保證居民熱線暢通,目前為止共處理生活物質類群眾投訴130件。
據了解,高新區下一步為鼓勵推廣無接觸生活物資配送經營模式,將積極對無接觸生活物資訂單配送費用進行補貼,并鼓勵各大平臺出臺優惠政策,向消費者推廣無接觸生活物資訂單模式。
同時,繼續摸排外來務工人員、農民工、滯留人員,加大關愛力度,盡快啟動第二輪民生蔬菜包,按照摸排需求,及時調配發放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保障群眾生活物資及時到位,有需可用。
積極組織區域麥德龍、卜蜂蓮花、盒馬生鮮、永輝超市等大型商超加大供應,組織企業從總部及供應商加快調集貨源。第一時發布保供應企業信息,分三批次發布保供企業名單100余家。同時,發動社會各方資源,多渠道儲備貨源,從渭南等地緊急調配蔬菜等物資近50噸。
組織區域大型商超及保供企業連夜制定含蔬菜、水果、肉蛋的供給套餐,以供轄區居民選擇,定制供給套餐20余種,價格在30至200元不等。同時,根據居民的個性化需求,組織企業逐步豐富套餐包,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
打通物資配送通道,組織社區、物業、志愿者多方參與,形成大型商超配送到社區,社區組織物業和志愿者配送入戶的配送通道。同時,鼓勵企業開展線上下單、線下配送的供應模式,門口小超市及便利店也會進行配送,基本形成“大型超市+門口便利店+社區團購+網購”相結合的多維保供模式。
在開展市場化供給的同時,重點關注轄區困難群眾、特殊群體,及時協調解決生活及就醫問題,積極開展愛心救助,確保群眾生活有保障。同時加強督導,組織多個督導小分隊現場檢查社區保供情況,針對居民反映的問題及時解決,實現保供應不留死角。
出臺浐灞生態區經營保供應相關扶持政策,保障區內保供市場主體穩定經營,并給予市場主體經營補貼。
截至1月4日,碑林區在基本民生保供方面,民生保供經營單位正常營業504戶,人員到崗率約51%。正常營業單位中:大中型超市17個、便利店257戶、果蔬店43戶、集中配餐單位1戶(隔離酒店供餐)、餐飲單位6戶(特殊保障人員供餐)、零售藥店189戶、便民服務點31個。
大型、連鎖超市及美團平臺,當日銷售:米4437公斤、面4022公斤、油16759公斤、肉類5649公斤、蛋類4024公斤、奶類11688公斤、蔬菜25915公斤、水果6456公斤。目前超市生活必需品種類齊全、供應充足,可保障居民正常供應。
特殊人群幫助情況為,西安交通大學學生免費配送3車蔬菜;給西北工業大學學生免費配送1車蔬菜;長安大街三號封控小區居民生活物資保障由區市場監管局聯系保障單位,經長安路街道確認該企業具備生活物資配送能力,根據居民個性化需求下訂單,街道保供專班反饋給保障單位進行分裝配菜,然后將生活物資送到小區北門口,志愿者配送到戶。今日配送菜5噸(59元份菜+部分個性訂單)
做好常態化救助保障工作。12月28日以來,為在冊低保2883戶、3871人發放保障金320.32萬元,為在冊特困人員169人發放基本生活費、照護費27.69萬元。
排查出384戶失獨家庭、空巢、獨居老人;797名低保低收入群體中70歲以上老人和重病重殘的老人,18位95歲以上的高齡老人,54名分散供養的特困供養人通過每兩日電話問詢一次,了解生活及醫藥需求、幫助及時解決困難、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做好心理慰籍。
排查出因疫滯留西安人員82人,外來務工人員328人,對符合條件的實施因疫臨時救助73人6.21萬元【其中救助滯留西安人員32人,每人800元,共救助2.56萬元;救助滯留外來務工41人,每人800元(其中4名患病人員每人救助1200元),共救助3.65萬元】。
1月4日,開始將800份抗疫救助“暖心包”(餅干、牛奶、方便面、火腿腸)分發給特困人員、生活困難的低保對象、低保邊緣家庭、臨時遇困滯留西安人員、外來務工人員等。
長安大街三號封控小區居民生活物資保障由區市場監管局聯系保障單位,經長安路街道確認該企業具備生活物資配送能力,根據居民個性化需求下訂單,街道保供專班反饋給保障單位進行分裝配菜,然后將生活物資送到小區北門口,志愿者配送到戶。今日配送菜5噸(59元份菜+部分個性訂單)。
對城中村23383名租住人口進行摸排,重點摸排吃飯困難、生活物資短缺等問題,通過“房東+房客”關聯服務提供伙食、發動村組組織集中供應、聯系集中配送企業點對點上門送餐、駐村工作隊兜底保障等措施,確保基本生活保障到位。已摸排10397人,確定基本生活困難144人,已救助119人(現金救助24人,實物救助95人),救助資金價值合計1.9萬元。昨晚開始,為城中村困難群眾配送2.02萬份愛心蔬菜,計劃今天下午全部配送到位。
圖片來源〡西安晚報
以獨居老人、外來務工、滯留人員、流浪乞討、保潔員等特殊群體為重點,進一步摸排保障盲區和薄弱環節,堅持集中慰問與“一對一”幫扶相結合,確保特殊群體一日三餐保障到位,合理訴求解決到位。一是按照區委主要領導批示要求,快速調配近4500份方便面、面包、牛奶、蘋果等物資,集中走訪慰問滯留人員、流浪乞討人員,今日上午全部發放到位。
每天對11條保供熱線通聯情況進行隨機抽查,確保電話有人接、訴求有人記、困難能解決。自1月1日開通以來,已受理群眾來電反映訴求352個,主要集中在生活物資采購、藥品購買、外出就醫、通行證辦理、購買天然氣等方面。
未央區疫情指揮部市場保供專班成立了新北城、摩爾市場、新生活三個農貿市場工作專班。三個農貿市場和人人樂、華潤萬家三個大型超市作為未央區的保供企業,確保百姓生活物資保障。轄區的新生活、新北城、摩爾三個大型農貿市場正常營業。同時,聯系寶雞、渭南、三原、楊凌四地對我轄區進行蔬菜供應;通過接收慈善捐贈,保障貨源供應充足。
截至1月3日18點,三個市場累計庫存大米425.6噸、面粉436噸、油391.8噸、蔬菜3787.3噸、肉類624.8噸,供應充足。轄區內約160家小超市和便利店正常營業。
保供專班接收人員24小時運轉,不間斷進行物資接收;截至1月3日下午2時,已接收物資共計五十余萬份。而街辦和社區工作人員接收到物資后連夜發放,確保物資發放到位。截至1月3日下午2時,已向231個社區(村)共計發放物資486496份;向酒店隔離人員和各街辦困難群眾發放元旦大禮包共計12337份。
藥店供給情況為,目前轄區內已開業藥店252家,基本覆蓋轄區各街道。并通過線上、電話、社區聯系,建立安全有效的購藥渠道,保障群眾用藥需求。
設置保供熱線,安排24小時專人值守,暢通居民訴求反映渠道,并第一時間轉至相關街辦辦理。
灞橋約60萬人口,76個行政村,74個社區,375個小區,截至1月4日,封控小區9個,涉及4995戶,13619人。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區投資商務局與全區15家大中型商貿流通企業簽訂了保供應承諾書,建立保供企業清單,保障全區應急情況下的基本生活物資。以永輝超市、永豐農貿等大型商超、農貿市場為主,連鎖超市、便利店、生鮮店、菜市場為輔的保供主力軍,引導“線上下單+物業配送”的采購模式,組織華潤、永輝、盒馬等線上供應企業31家,沿街生鮮店、藥店開業59家,同步以社區為單位設立便民服務點,保障全區日常供應全覆蓋。
各街道成立物資保障專班,靈活配送方式,在就近設置便民供應點的基礎上,以“網格配送”“戶長送貨”“套餐模式”“搭建平臺”多種形式確保群眾生活物資供應,由“樓棟長”“戶長”“物業”等組建業主微信群,通過微信群推送各類蔬菜經營商聯系方式,由群眾提出采購清單,各經銷商集中配送至小區(村組),然后由小區物業、戶長、志愿者等逐戶送至群眾家門口,實現“全程無接觸安心配送”。
灞橋區以網格化管理為基礎,由村委會組織,每村確定保障民生基本生活物資的門店開門經營,網格員根據網格劃分,在嚴格落實佩戴N95口罩等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按照一米線、錯時錯峰等組織有序購買,對于特別困難的群眾由網格員代買,送貨上門,徹底打通物資配送最后一百米。截至目前,全區累計設立各類便民供應點538個,發動社區民生物資配送員和包抓干部、志愿者4000余人,為群眾提供“點對點”配送服務,現已累計配送210992份195.7萬斤。
區政府從高陵區采購蔬菜、大肉8500份按戶配發給封控區群眾(20斤蔬菜和肉),從寶雞采購19.6萬份蔬菜按戶發放給韋曲、郭杜轄區的居民(14斤蔬菜),確保群眾生活必需保障到位,已全部發放完畢。
做好隔離人員、封控區、城中村生活困難群眾的生活保障和人文關懷。新年到來之際,按照市政府的安排,由區級各管控責任單位為3288名隔離人員,區政府為來陜務工滯留人員、城中村生活困難群眾90804人(戶)等發放跨年大禮包,按照每人(戶)200元標準,傳遞黨和政府的溫暖和問候,已全部發放完畢。
疫情以來,西咸新區創新“關門不關店”模式。統籌群眾足不出戶、所有門店關閉與民生保障門店營業的防疫要求,市民通過手機微信群、小程序等方式線上下單,直供企業線上接單,直供配送封控區域,由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送到每戶家門口,打通配送鏈最后一米。
圖片來源〡西安發布
同時,將新區重點保供企業增加到86家。組織5家重點物流企業、12家大型超市赴新橋、新陽光等集貿市場調撥用于免費配送的主要蔬菜2869噸。為35家保供企業辦理230張物資運輸車輛通行證。
1月3日,當日新增微信群92個,成交3.7萬單,配送蔬菜176.9噸、藥品5336盒,累計建立微信群2608個,供菜品種36種,覆蓋298個小區(樓)、243個自然村(組),累計成交14.6萬單,配送蔬菜1107.5噸、藥品14480盒,有力的保障了群眾生活需要。
各新城組織實施,免費投放蔬菜物資,保障群眾生活。截至1月3日,共組織調撥蔬菜2869噸,發放蔬菜包42萬份左右,已配送了587個小區(村),實現免費蔬菜投放全覆蓋,保證群眾基礎生活物資。
針對特殊群體保障情況,目前,新區有外省滯留旅客180人,需要提供生活保障81人,已全部協調配餐公司每日配提供早、午餐配送服務。
針對重點區域困難群眾保障情況。指導灃東新城對35個重點區域(封控區、城中村)進行摸排,建立群眾需求臺賬,完成直供保障體系的建立。目前,已經完成第一批35萬元保障物資的發放的工作。
航天基地共有16個社區,115個小區,居民群眾約6.9萬戶16萬人,生活必需品供應保障情況為:
開通線上大超市。為了打通保供“最后一百米”,解決當前保供工作的核心難題,航天基地商務部門積極行動,聯合區內13家重點商場超市,以航天智慧家園平臺為依托,設立了線上居民生活物資需求供應平臺——航天基地生活大超市。
線上生活大超市自2022年1月1日凌晨開通,居民可以足不出戶,只需要在家里掃碼登錄大超市,即可下訂單購買各類基本生活物資。48小時內,居民訂單上的貨物就會由小區物業人員送到居民家門口。截至1月4日中午12點,大超市新注冊用戶13910人,覆蓋了96個小區,銷售商品12314份,品類涵蓋面粉、大米、蔬菜盒、水果、鮮肉、牛奶、雞蛋、鹽、調味品、洗滌用品、休閑食品等基本生活物資,訂單額約111萬元。
當前,航天基地已正式開展對線上生活大超市的宣傳,正在向全轄區居民推薦使用該平臺。這一平臺將徹底解決居民購買生活物資的基本問題。后續,平臺還將擴展商品種類,更好地滿足疫情期間航天基地居民的生活需求。
發放元旦大禮包。在新年來臨之際,航天基地向轄區內困難戶、7個封控區和管控區的居民、被隔離人員發放了價值200元的大禮包,大禮包包括牛奶、牛肉、燒雞、糖等節日物品。
暢通配送渠道。全面動員下沉干部、小區物業、志愿者做好代買、配送工作,及時將生活必需品轉送到群眾家門口。
緊抓難點區域。當前,東韋村、南里王村兩個城中村已經成為航天基地保供工作的難點區域。為解決城中村保供難題,保供組要求兩個村的包住部門和下沉干部開展摸排工作,弄清具體居住人員數量,特別是對“租戶”情況進行摸排,重點摸排吃飯困難、生活物資短缺等問題。下一步,將采取“房東+房客”關聯服務提供伙食、聯系超市集中配等措施,確保基本生活保障到位。城中村生活救助食品包1.9萬個,共計76萬元;城中村健康包2萬,每包1支水銀體溫計、10個裝口罩1包、手消1瓶、愛心卡1張、酒精1瓶。
關注零散單位。針對酒店、物流園區、建筑工地等零散單位,專門安排核酸檢測點位,對滯留旅客、司機、建筑工人進行核酸檢測。同時,對這些人員的生活物資,推薦超市進行專門配送,保證了酒店50人、物流園區223人的基本生活物資供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