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透視北交所“滿月”:共計39次機構調研,過億再融資項目加速上線

每日經濟新聞 2021-12-15 23:34:50

◎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2021年12月14日,北交所上市公司達82家,總市值2693.14億元,均值為32.84億元,中位數為14.13億元。

◎Wind數據顯示,與11月15日股價相比,71只平移股票中有29家公司股價跌幅超20%。但記者統計發現,這29家企業中,將12月14日收盤價與成立北交所消息發布前(8月底)股價相比,僅3家公司股價有較小幅度下跌,其他公司股價均不同程度上漲,且其中有4家公司實現翻倍增長,即五新隧裝、禾昌聚合、同輝信息及蓋世食品。

◎Wind數據顯示,過去1個月,北交所共發生52次大宗交易,其中,出現2次以上大宗交易的公司有4家。

每經記者 魏官紅  李少婷    每經編輯 張海妮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夢妤 攝(資料圖)

“最適合的就是最好的。”提出申請三個月后,龍竹科技(831445,BJ)于12月10日晚間宣布放棄轉板創業板,并稱贊北交所提供了很好的資本平臺。

自11月15日開市至今,北交所開市恰好“滿月”。截至12月14日,開市首月市場合計成交478.97億元,11只新股平均上漲110.84%,北交所合格投資者開戶數累計突破460萬戶,大宗交易同比提升明顯……

北交所的“成績單”亮點頗豐。從市場表現看,日均振幅由開市首日的25.51%降至5.28%,71只平移股票較成立北交所消息宣布前上漲29.97%,市場在短暫的上漲后有所降溫,回歸更加平穩的常態。

另外,目前82家北交所上市公司中,有16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它們,也肩負著更多的期待。開市一個月,“小巨人”們表現如何?有哪些上市公司“漲勢喜人”?投資者、投資機構眼中的“香餑餑”又是誰?

市場日均成交量增加3.07倍,總體常態趨穩

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2021年12月14日,北交所上市公司達82家,總市值2693.14億元,均值為32.84億元,中位數為14.13億元。

75家公司市值在50億元以下,雖然市值規模較小,但市場仍培育了貝特瑞、連城數控、吉林碳谷、長虹能源4只市值超百億元的個股,截至2021年12月14日收盤,它們的市值分別為769.24億元、234.83億元、201.44億元及112.90億元。此外,穎泰生物、諾思蘭德、觀典防務市值分別為70.85億元、66.06億元和51.97億元。上述7家公司均來自71家精選層平移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自9月2日北交所官宣設立后,精選層公司便普遍迎來股價上漲。北交所副總經理張梅曾在10月中旬表示,截至9月30日,精選層的日均成交額增長2倍,股票價格平均增長46.11%。

而在11月15日,北交所正式開市后,71只平移股票的表現與新股相比遜色不少,這也引起不少投資者的質疑。71只平移股票的表現真的不盡如人意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與11月15日股價相比,71只平移股票中僅有3只實現了上漲,但將12月14日收盤價與北交所改革消息發布前(8月底)股價相比,不難發現,同比均有較大幅度提升。

這樣的情況更加突出地體現在拾比佰、五新隧裝等公司身上。Wind數據顯示,與11月15日股價相比,71只平移股票中有29家公司股價跌幅超20%。但記者統計發現,這29家企業中,將12月14日收盤價與成立北交所消息發布前(8月底)股價相比,僅3家公司股價有較小幅度下跌,其他公司股價均不同程度上漲,且其中有4家公司實現翻倍增長,即五新隧裝、禾昌聚合、同輝信息及蓋世食品。拾比佰、五新隧裝較開市時股價下跌均超30%,但與8月底股價相比,提振效果顯著。

再來看11只新股的情況,可謂是初生牛犢,“漲”勢喜人,開市以來均實現了上漲(吉岡精密于11月24日在北交所上市)。

據北交所官方披露,11月15日至12月14日,首月11只新股集體上漲,平均漲幅為110.84%;71只平移股票多數由開市前高位回調,但仍較改革消息宣布前上漲29.97%。從市場表現看,北交所日均振幅由開市首日的25.51%降至5.28%,股價逐漸趨于平穩;個股波動在預期的合理范圍內,價格走勢較為平穩,市場定價功能進一步完善。

據北交所方面披露,11月15日至12月14日,北交所合計成交478.97億元,第二周開始成交隨開市效應消退而逐步收窄,變化趨勢符合新設板塊一般規律。市場日均成交量較此前精選層增加3.07倍,股票日均換手率1.46%,較原精選層提高0.74個百分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11月14日,北交所成交金額為17.17億元,較開市首日(11月15日)的95.73億元縮水約80%,但北交所日成交金額在逐步收窄后,于近日迎來一定幅度上漲,總體趨勢較為平穩。

再融資項目火速上線,有公司月內13次大宗交易上榜

12月上半月,同享科技、諾思蘭德均披露了再融資項目。據同享科技披露,計劃募集資金用于進一步提升公司光伏焊帶生產能力,豐富現有的產品結構,緊跟行業發展趨勢;提高先進制造水平,提升智能自動化制造生產效率;為公司業務的快速發展提供流動資金支持。作為醫藥制造公司,諾思蘭德擬將此次發行募集資金部分用于研發投入,將加快公司創新藥的研發進程,拓展公司在研藥的臨床試驗廣度和深度,為公司實現更多可產業化的產品奠定基礎。

Wind數據顯示,過去1個月,北交所共發生52次大宗交易,其中,出現2次以上大宗交易的公司有4家。

就在12月14日,貝特瑞還發生了一筆大宗交易,成交價112.31元/股,成交數量23.61萬股,成交金額2651.71萬元,折價29.13%。買方營業部是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前海營業部,賣方營業部是財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江山中山路證券營業部。

最多一天36家機構調研,機構投資者活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精選層企業披露的公告進行了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共有74份關于接待機構投資者調研情況的公告,其中,在9月北交所官宣成立后,精選層企業披露了59份關于接待機構投資者調研情況的公告,而在北交所正式開市交易后,接待機構投資者調研情況的公告披露了39次,占總量的近一半。

北交所方面表示,除了直接參與股票交易,公募基金等其他渠道同樣受到較高關注,首批8只主題基金全部實現半日超募。開市至今,機構研報密集發布、調研熱度高漲,帶動生物醫藥、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個股預期上漲。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北交所開市以來,已有超20家公司獲得機構投資者調研。投資機構稱得上是旭杰科技的常客了,2021年,公司共披露了5次調研情況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貝特瑞、連城數控兩家北交所公司于11月17日被9家公募基金調研。

11月17日,貝特瑞公告稱,公司接待了9家基金公司的電話調研,包括廣發基金、易方達基金、大成基金、嘉實基金、招商基金、南方基金、匯添富基金、華夏基金和萬家基金。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招商基金外的其他8家基金公司,均上報了北交所主題基金,招商基金則發售了招商專精特新股票型基金。

11月29日,錦好醫療公告稱,11月26日一天時間,公司接受了36家機構調研,創下北交所上市公司單日接待機構調研數量最多的紀錄。其中,有匯添富基金、廣發基金、華夏基金、南方基金、嘉實基金等公募基金,也有招商證券、中金公司、國泰君安等頭部券商。

那么,自9月初北交所宣告成立以來,哪些調研機構更“偏愛”北交所企業?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9月以來,安信系投資機構對北交所上市公司共進行了20次調研,成為最關注北交所上市企業的機構,廣發系、中泰系、萬家系、東吳系分別進行了17次、16次、14次及11次調研。另外,嘉實系、東方系、華夏系均完成了8次調研。

截至12月15日,全國股轉公司官網公布的數據顯示,創新層掛牌公司共計1225家,新三板基礎層公司共計5735家,而在創新層企業中,近一半公司符合北交所上市財務標準。

圖片來源:全國股轉公司官網截圖

此外,北交所“預備隊”正持續擴容。據北交所官網數據,截至12月14日,有51家企業已問詢、8家中止以及2家報送證監會。

北交所未來的發展值得期待,對于不少上市公司來說,這片沃土給予了公司更大的支持力度。12月13日,龍竹科技接受機構調研時回應了終止創業板轉板工作的原因:竹吸管材料中心的生產產能的建設處在關鍵期,如果放棄或暫緩建產能的時機,投放大量時間去做轉創業板的工作,鑒于時間的不可逆性,損失的商業機會將影響企業的后續發展,那公司在資本市場上也不會得到任何支持。

此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鹿得醫療董事長項友亮解釋選擇北交所上市的原因時表示,為了要達到創業板方面對公司財務、規范性、制度等方面的要求,企業放手去搏的魄力就會受到制約,同時可能會由于排隊上市而喪失當下市場的一些機會;而北交所起到了資本市場“中心樞紐”的作用,公司在時機成熟時依然可以選擇轉板,北交所讓公司能放開手腳做戰略轉型,把企業做強做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陳夢妤攝(資料圖) “最適合的就是最好的?!碧岢錾暾埲齻€月后,龍竹科技(831445,BJ)于12月10日晚間宣布放棄轉板創業板,并稱贊北交所提供了很好的資本平臺。 自11月15日開市至今,北交所開市恰好“滿月”。截至12月14日,開市首月市場合計成交478.97億元,11只新股平均上漲110.84%,北交所合格投資者開戶數累計突破460萬戶,大宗交易同比提升明顯…… 北交所的“成績單”亮點頗豐。從市場表現看,日均振幅由開市首日的25.51%降至5.28%,71只平移股票較成立北交所消息宣布前上漲29.97%,市場在短暫的上漲后有所降溫,回歸更加平穩的常態。 另外,目前82家北交所上市公司中,有16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它們,也肩負著更多的期待。開市一個月,“小巨人”們表現如何?有哪些上市公司“漲勢喜人”?投資者、投資機構眼中的“香餑餑”又是誰? 市場日均成交量增加3.07倍,總體常態趨穩 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2021年12月14日,北交所上市公司達82家,總市值2693.14億元,均值為32.84億元,中位數為14.13億元。 75家公司市值在50億元以下,雖然市值規模較小,但市場仍培育了貝特瑞、連城數控、吉林碳谷、長虹能源4只市值超百億元的個股,截至2021年12月14日收盤,它們的市值分別為769.24億元、234.83億元、201.44億元及112.90億元。此外,穎泰生物、諾思蘭德、觀典防務市值分別為70.85億元、66.06億元和51.97億元。上述7家公司均來自71家精選層平移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自9月2日北交所官宣設立后,精選層公司便普遍迎來股價上漲。北交所副總經理張梅曾在10月中旬表示,截至9月30日,精選層的日均成交額增長2倍,股票價格平均增長46.11%。 而在11月15日,北交所正式開市后,71只平移股票的表現與新股相比遜色不少,這也引起不少投資者的質疑。71只平移股票的表現真的不盡如人意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與11月15日股價相比,71只平移股票中僅有3只實現了上漲,但將12月14日收盤價與北交所改革消息發布前(8月底)股價相比,不難發現,同比均有較大幅度提升。 這樣的情況更加突出地體現在拾比佰、五新隧裝等公司身上。Wind數據顯示,與11月15日股價相比,71只平移股票中有29家公司股價跌幅超20%。但記者統計發現,這29家企業中,將12月14日收盤價與成立北交所消息發布前(8月底)股價相比,僅3家公司股價有較小幅度下跌,其他公司股價均不同程度上漲,且其中有4家公司實現翻倍增長,即五新隧裝、禾昌聚合、同輝信息及蓋世食品。拾比佰、五新隧裝較開市時股價下跌均超30%,但與8月底股價相比,提振效果顯著。 再來看11只新股的情況,可謂是初生牛犢,“漲”勢喜人,開市以來均實現了上漲(吉岡精密于11月24日在北交所上市)。 據北交所官方披露,11月15日至12月14日,首月11只新股集體上漲,平均漲幅為110.84%;71只平移股票多數由開市前高位回調,但仍較改革消息宣布前上漲29.97%。從市場表現看,北交所日均振幅由開市首日的25.51%降至5.28%,股價逐漸趨于平穩;個股波動在預期的合理范圍內,價格走勢較為平穩,市場定價功能進一步完善。 據北交所方面披露,11月15日至12月14日,北交所合計成交478.97億元,第二周開始成交隨開市效應消退而逐步收窄,變化趨勢符合新設板塊一般規律。市場日均成交量較此前精選層增加3.07倍,股票日均換手率1.46%,較原精選層提高0.74個百分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11月14日,北交所成交金額為17.17億元,較開市首日(11月15日)的95.73億元縮水約80%,但北交所日成交金額在逐步收窄后,于近日迎來一定幅度上漲,總體趨勢較為平穩。 再融資項目火速上線,有公司月內13次大宗交易上榜 12月上半月,同享科技、諾思蘭德均披露了再融資項目。據同享科技披露,計劃募集資金用于進一步提升公司光伏焊帶生產能力,豐富現有的產品結構,緊跟行業發展趨勢;提高先進制造水平,提升智能自動化制造生產效率;為公司業務的快速發展提供流動資金支持。作為醫藥制造公司,諾思蘭德擬將此次發行募集資金部分用于研發投入,將加快公司創新藥的研發進程,拓展公司在研藥的臨床試驗廣度和深度,為公司實現更多可產業化的產品奠定基礎。 Wind數據顯示,過去1個月,北交所共發生52次大宗交易,其中,出現2次以上大宗交易的公司有4家。 就在12月14日,貝特瑞還發生了一筆大宗交易,成交價112.31元/股,成交數量23.61萬股,成交金額2651.71萬元,折價29.13%。買方營業部是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前海營業部,賣方營業部是財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江山中山路證券營業部。 最多一天36家機構調研,機構投資者活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精選層企業披露的公告進行了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共有74份關于接待機構投資者調研情況的公告,其中,在9月北交所官宣成立后,精選層企業披露了59份關于接待機構投資者調研情況的公告,而在北交所正式開市交易后,接待機構投資者調研情況的公告披露了39次,占總量的近一半。 北交所方面表示,除了直接參與股票交易,公募基金等其他渠道同樣受到較高關注,首批8只主題基金全部實現半日超募。開市至今,機構研報密集發布、調研熱度高漲,帶動生物醫藥、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個股預期上漲。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北交所開市以來,已有超20家公司獲得機構投資者調研。投資機構稱得上是旭杰科技的??土耍?021年,公司共披露了5次調研情況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貝特瑞、連城數控兩家北交所公司于11月17日被9家公募基金調研。 11月17日,貝特瑞公告稱,公司接待了9家基金公司的電話調研,包括廣發基金、易方達基金、大成基金、嘉實基金、招商基金、南方基金、匯添富基金、華夏基金和萬家基金。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招商基金外的其他8家基金公司,均上報了北交所主題基金,招商基金則發售了招商專精特新股票型基金。 11月29日,錦好醫療公告稱,11月26日一天時間,公司接受了36家機構調研,創下北交所上市公司單日接待機構調研數量最多的紀錄。其中,有匯添富基金、廣發基金、華夏基金、南方基金、嘉實基金等公募基金,也有招商證券、中金公司、國泰君安等頭部券商。 那么,自9月初北交所宣告成立以來,哪些調研機構更“偏愛”北交所企業?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9月以來,安信系投資機構對北交所上市公司共進行了20次調研,成為最關注北交所上市企業的機構,廣發系、中泰系、萬家系、東吳系分別進行了17次、16次、14次及11次調研。另外,嘉實系、東方系、華夏系均完成了8次調研。 截至12月15日,全國股轉公司官網公布的數據顯示,創新層掛牌公司共計1225家,新三板基礎層公司共計5735家,而在創新層企業中,近一半公司符合北交所上市財務標準。 圖片來源:全國股轉公司官網截圖 此外,北交所“預備隊”正持續擴容。據北交所官網數據,截至12月14日,有51家企業已問詢、8家中止以及2家報送證監會。 北交所未來的發展值得期待,對于不少上市公司來說,這片沃土給予了公司更大的支持力度。12月13日,龍竹科技接受機構調研時回應了終止創業板轉板工作的原因:竹吸管材料中心的生產產能的建設處在關鍵期,如果放棄或暫緩建產能的時機,投放大量時間去做轉創業板的工作,鑒于時間的不可逆性,損失的商業機會將影響企業的后續發展,那公司在資本市場上也不會得到任何支持。 此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鹿得醫療董事長項友亮解釋選擇北交所上市的原因時表示,為了要達到創業板方面對公司財務、規范性、制度等方面的要求,企業放手去搏的魄力就會受到制約,同時可能會由于排隊上市而喪失當下市場的一些機會;而北交所起到了資本市場“中心樞紐”的作用,公司在時機成熟時依然可以選擇轉板,北交所讓公司能放開手腳做戰略轉型,把企業做強做大。
北交所滿月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4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天堂精品在线 | 亚洲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二站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耥 | 亚洲成年轻人天堂久久 | 一本大道AV伊人久久精品 | 亚洲v天堂国产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