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1-24 19:26:11
◎《意見》提出,要優化重點行業企業布局。積極推動涉重金屬產業集中優化發展,提升治理水平,禁止低端落后產能向長江、黃河中上游地區轉移。禁止新建用汞的電石法(聚)氯乙烯生產工藝。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實習記者 蔡智超 每經編輯 陳星
11月24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生態環境部獲悉,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進一步強化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控制,有效防控涉重金屬環境風險,生態環境部組織起草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重金屬污染防控的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同時向社會公開征言,意見反饋截止日期為2021年12月3日。
記者注意到,《意見》明確,到2025年,重點行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全國重點行業重點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比2020年下降5%以上,重點行業環境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推進治理一批突出歷史遺留重金屬污染問題。
到2035年,建立健全重金屬污染防控長效機制,重金屬監管能力、污染治理能力和風險防控能力得到全面提升,重金屬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
《意見》提出,要優化重點行業企業布局。積極推動涉重金屬產業集中優化發展,提升治理水平,禁止低端落后產能向長江、黃河中上游地區轉移。禁止新建用汞的電石法(聚)氯乙烯生產工藝。新建、擴建有色金屬冶煉、電鍍、制革企業應布設在依法合規設立并經規劃環評的產業園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8年生態環境部印發的《關于加強涉重金屬行業污染防控的意見》中就曾提到過電石法聚氯乙烯行業企業需要制定并實施用汞強度減半方案。如果企業已實施低汞觸媒替代,且已達到用汞強度減半的目標,不再另行制定方案。
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次《意見》中禁止新建用汞的電石法(聚)氯乙烯生產工藝與我國曾加入的《關于汞的水俁公約》有關。該公約將電石法聚氯乙烯行業作為重點管控行業,而該行業是我國汞使用最多的行業。
“在有毒重金屬中,汞的危害特別大,它能夠通過生物富集和遷移,一旦排放再對它治理是十分困難的。”馬軍說。
同時《意見》還提到,廣東、江蘇、遼寧、山東、河北等省份加快推進專業電鍍企業入園,力爭到2025 年底專業電鍍企業入園率達到75%。推動位于城市建成區環境風險高的大中型重點行業企業加快實施搬遷改造。
如何分級分類,持續推進重金屬污染物減排也是《意見》的重點內容。
《意見》提出,探索以固體廢物為原料的重點行業建設項目總量替代豁免管理。支持并引導含重金屬固體廢物的資源化綜合利用,發揮減少資源消耗和降碳的協同作用。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以及采用水泥窯協同處置方式處理含重金屬固體廢物的項目不屬于重點行業,不納入全國重金屬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管理。
《意見》強調,對于新、改、擴建以含重金屬固體廢物為原料的重點行業建設項目,探索研究在滿足利用固體廢物種類、原料來源、建設地點、工藝設備和污染治理水平等必要條件前提下,實行重金屬污染物排放總量替代豁免管理。
此外,《意見》還提到要建立完善全口徑清單動態調整機制、加強重金屬污染物減排分類管理和探索建立企事業單位重金屬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500094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