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1-10 19:49:58
每經AI快訊,有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提問:當前磷酸鐵鋰電池,因為對成本的追求,儲能和很多新能源車也對這個需求更大,根據最新數據也已經比三元電池出貨量更多了,但是公司的濕法隔膜為主,請問后面對濕法和干法兩者產能的規劃是如何的?是否會調整部分規劃,增加干法產能,還有當前公司濕法的成本比干法,大概貴%多少,是否可以做到兩者成本接近?
恩捷股份(002812.SZ)11月10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重慶項目將投資建設 16 條高性能鋰離子電池微孔隔膜生產線及39條涂布線項目,項目投資總額為58億元;公司江蘇項目將投資建設16條鋰離子電池隔膜生產線及配套涂布產線項目,項目計劃投資固定資產約 52 億;公司與億緯鋰能在荊門成立合資公司,共同投資建設年產能為 16 億平方米的濕法鋰離子電池隔離膜和涂布膜項目,并優先向億緯鋰能及其子公司供應,項目計劃投資總額為52億元,公司持有合資公司 55%股權,億緯鋰能持有合資公司 45%股權。公司干法合資項目的建設規模是10億平方米,預計明年出產品,如果未來干法在儲能市場市場有更大的空間,公司會視情況而定。合資公司采用吹塑法工藝,可以做到收卷更長、收率更好、分切效率顯著提升等優勢,未來干法產品具有成本優勢。
(記者 王曉波)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