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1-09 21:09:36
◎“對于UPS來說,我們一直都非常重視中國市場?!盪PS亞太區總裁何嘉美回應在華投資計劃問題時表示,UPS會不遺余力地支持好中國中小企業通達全球,現在UPS已將數字化工具和創新的智能解決方案覆蓋至二三線城市,希望為中國企業與海外市場提供更多可靠保障。
每經記者 張韻 每經編輯 宋思艱
“進入2021年,新冠疫情及影響依然是行業所擔心的問題,但與此同時,越來越急迫的是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挑戰。”近日,在第四屆進博會期間,UPS亞太區總裁何嘉美在媒體圓桌討論中表示,中國政府也在跨境電商等領域給予了中小企業更多支持,對于UPS而言,更希望幫助中國企業應對全球貿易的復雜情況,以更綠色的方式邁向未來。
這是UPS第四次參加進博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公司展臺上了解到,UPS在全球擁有超過570架自營飛機和包機機隊,自1988年在中國開展業務以來,UPS的智慧物流網絡已涵蓋運輸、倉儲配送和專業化服務。
進博會UPS展臺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韻 攝
“對于UPS來說,我們一直都非常重視中國市場。”何嘉美回應在華投資計劃問題時表示,UPS會不遺余力地支持好中國中小企業通達全球,現在UPS已將數字化工具和創新的智能解決方案覆蓋至二三線城市,希望為中國企業與海外市場提供更多可靠保障。
當前,全球多變的貿易環境及復雜的供應斷鏈是物流行業普遍關注的問題,面對這場前所未有的供應鏈危機,UPS會如何應對?
UPS中國區快件及航空運營副總裁張庶民對此表示:“疫情對于供應鏈的影響依舊非常嚴峻,我們可以看到,這對于全球的貿易環境都帶來了深刻而持續性的影響。因為一些商務航班的取消,航空貨運的運力出現了大幅度下降,而全球貿易運輸的需求卻在增大,這對全球供應鏈帶來了非常大的挑戰和困難。”
在此背景下,今年,UPS新增了往返中國深圳與日本大阪的直達航班,進一步提升在中國華南地區到日本關西和關中地的運能,并擴大服務網絡覆蓋,在全國超5萬多個郵編地區優化服務,使貨物的進口和出口轉運時間縮短多至2天。
作為全球三大快遞巨頭之一,“UPS在疫情期間被世界各國政府指定為關鍵基礎設施企業,”張庶民說:“我們有責任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期繼續安全工作,除了需要與每一個相關的政府部門和機構密切溝通、積極配合外,我們也在與客戶不斷加深合作,按照貿易需求維持運營,這也體現出了UPS全球物流網絡的韌性和靈活性。”
“當前疫情存在多變性和復雜性,我們希望隨著疫苗的推廣能夠在未來有所好轉,但處于在供應鏈危機之中的物流業,需要從多方面構建整個運輸網絡來滿足客戶不同的需求。”張庶民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UPS的運輸方式和所提供的服務方式是多元化的,包括海運、空運和鐵路服務,在整個供應鏈體系中,貿易企業需要針對復雜環境不斷地調整自己的運輸方式。
在張庶民看來,一些比較緊急的貨物,他建議客戶使用快遞小包裹服務,能夠及時送達到終端,而一些非緊急出運的大宗商品需求會面臨船期等不確定因素影響,“相信這也是UPS和很多合作伙伴一直在努力的方向,UPS會針對客戶不同的需求,采取不同的供應解決方案。”
疫情刺激了全球線上消費的需求急速增長,“新常態”在電子商務等關鍵領域為企業打開新的機遇。“中國的市場可能和其他國家市場不太一樣,在疫情之前電商市場已經有了很大的飛躍,但疫情之后跨境電商的發展仍有很大的上升趨勢。”UPS中國區市場部總監李穎表示,從這兩年的發展趨勢來看,跨境電商的需求不僅來源于C端消費者,還對中小型企業跨境貿易各個環節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電商的增長趨勢對物流供應商的靈活性也提出更高要求,同時需要企業尤其是時間和人力有限的中小企業,提升效率和數字化能力。李穎透露,UPS將在跨境電商領域加大投入,并持樂觀態度。
據相關數據預測,到2025年全球電子商務銷售額可能會增長50%,達到7.4萬億美元的規模。何嘉美表示,對UPS而言,公司始終不斷提升智慧物流網絡,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幫助企業以更高效、更靈活、更低成本的方式競爭。
UPS媒體圓桌會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記者了解到,供應鏈診斷與優化中心是UPS在此次進博會的特色展品之一。據工作人員介紹,UPS會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從網絡、庫存、運輸及碳排放量優化四個維度分析其供應鏈優勢,提供可配置的解決方案,幫助企業提升供應鏈管理能力。
在數字化應用越來越多的環境下,UPS也在運營上不斷轉型,以滿足客戶日益變化的需求。對于中國市場未來的投資計劃,何嘉美表示,今年,UPS的微信寄件服務再次升級,UPS My Choice的服務用戶對于所有貨物的投遞狀況可以有更清晰的掌握,在亞太地區推出的DAP項目則與電子商務平臺合作,將運輸流程無縫融入客戶的采購過程,因此中小型企業可以更專注于商品銷售,而把送貨工作留給UPS。
附:
本屆進博會上,每日經濟新聞聯合壹沓科技出品了《進博會快訊》,從頭條資訊、品牌指數、話題熱榜、直播進博到熱點速遞,多維度展現本屆進博會盛況,更多現場資訊,請關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寫的報道。
歡迎通過《進博會快訊》鏈接https://ciie.1datatech.cn/?name=meijing實時關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