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1-09 17:17:03
11月8日,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1中國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峰會”在深圳舉行,其中在以“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之路”為主題的圓桌對話環節中,開源證券副總裁武懷良表示,開源證券6年前就布局了新三板業務,現在公司持續督導的新三板企業超過600家,位居行業首位。
每經記者 王海慜 每經編輯 吳永久
11月8日,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1中國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峰會”在深圳舉行,其中在以“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之路”為主題的圓桌對話環節中,開源證券副總裁武懷良就北交所的設立、券商資管的轉型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隨著北交所的設立,提前布局新三板業務的券商有望得到先發優勢,而開源證券是業內較早重點布局新三板業務的券商之一。據武懷良介紹,開源證券在6年前就布局了新三板業務,現在公司持續督導的新三板企業超過600家,位居行業首位。
最近幾年,隨著注冊制先后在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落地,券商的投行業務無論在展業環境、市場機遇,還是制度設計、監管要求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今年北交所的設立,無疑是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的關鍵一環。而北交所也給各券商投行,尤其是中小券商的投行部門更多展業的機會,因為相較A股市場,多數頭部券商此前并沒有投入太多的資源在新三板業務上,這就為那些有準備的中小券商帶來了發展機遇。
2020年7月以來,開源證券先后保薦了森萱醫藥、連城數控、德源藥業等多家新三板企業順利晉級精選層,新三板精選層承銷金額在行業排名第三位。
此外,在今年股轉公司發布的主辦券商執業質量評價結果中,開源證券的執業質量連續三季度排名首位。
據武懷良介紹,開源證券6年前就布局了新三板業務,現在公司持續督導的新三板企業超過600家,位居行業首位。
券商資管作為證券公司的一項牌照業務,在近20年的時間里,先后經歷了緩慢發展、監管鼓勵創新后的蓬勃發展和最近幾年在規范中適應調整的進程。
據統計,2011年末到2016年末券商資管規模從2818.7億元快速增長至17.82萬億元,5年間年化復合增速高達129%。
2018年以來,券商資管行業經歷了資管新規出臺后的陣痛期,管理規模持續下滑。
武懷良在發言中表示,“券商資管如果沒有公募產品,僅僅靠券商私募資產管理計劃的募集,現在的日子確實不好過,但有些優勢還是比較明顯:首先是券商賣方的研究能力;其次是券商公司的網點有許多經過資本市場長期考驗的客戶;第三是券商擁有投行、新三板、衍生品等業務協同的機會。”
就公司資管業務的發展而言,他指出,“目前我們要加強公司各個部門的業務協同,在滿足依法合規、信息隔離等要求的前提下,盡量提升自己的主動管理能力,這是一件長期而正確的事。”
談及接下來的投資機會,武懷良說,“我覺得可以關注一下北交所、科創板被錯殺的機會及制造行業中細分領域龍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