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0-13 23:02:24
◎交通運輸部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約占全球總排放量的25%,這再次凸顯了全球實現安全、綠色、高效、可及的交通,即可持續交通的緊迫性。
每經記者 張蕊 北京攝影報道 每經編輯 陳旭
10月12日,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的開幕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聯合國大樓召開。
聯合國負責經濟和社會事務的副秘書長兼大會秘書長劉振民表示,交通運輸部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約占全球總排放量的25%,這再次凸顯了全球實現安全、綠色、高效、可及的交通,即可持續交通的緊迫性。
在今年11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COP26)即將到來之際,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承辦的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將于10月14日至16日舉行。大會將強調交通運輸系統發展過程中的具體解決方案,以更加有效應對氣候危機。
“我們距離到2030年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和實現《巴黎氣候變化協定》目標所剩的時間已經不多。”劉振民說,即將舉行的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將具有里程碑意義,來自世界各地的利益攸關方將圍繞各種挑戰、機遇、有效實踐和解決方案進行討論。
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將為改進交通系統指明方向,不僅將助力環境保護,還有助于開創新的經濟機遇,改善人們的健康與福祉。大會將聚焦公路、鐵路、航空、水運等所有交通方式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為全球實現可持續交通提供具體解決方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發布會現場獲悉,大會會期三天,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日程包括全體會議、部長論壇、企業家論壇和科學工程技術論壇。大會將主要討論實現可持續交通與經濟復蘇、減緩氣候變化及其他議題的關系。
開幕新聞發布會還討論了一份新的聯合國跨部門報告。該報告指出,各國急需采取變革行動,加速全球向可持續交通過渡。目前已有可以助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和《巴黎協定》目標的交通解決方案,但報告提醒,如果沒有正確的政策和投資,這些方案將無法為最需要變革的領域帶來變革,尤其是無法為發展中國家的人民帶來變革。
記者了解到,該報告由聯合國的多個機構密切合作編寫,將于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在北京開幕前夕發布。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張蕊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