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9-29 15:57:16
◎微軟表示,下一代互聯網的數據安全需要通過對企業數據進行智能分析、歸類、保護,根據敏感數據策略,對云端、本地、移動設備上的數據訪問權限、規則進行嚴格的數據生命周期管理,確保在業務合規性的前提下,對企業數據資產進行無死角保護。
每經記者 張韻 每經編輯 宋思艱
“過去一年,我們從科技行業的視角出發,觀察到了一些可能蘊藏的機遇,比如遠程協作與混合辦公常態化、邊緣計算加速發展、‘元宇宙’的未來。”在2021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企業家高峰論壇上,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大中華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侯陽發表了演講。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大中華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侯陽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今年3月,微軟宣布侯陽接替柯睿杰負責在大中華區的戰略、銷售和市場運營工作。侯陽在國內市場的銷售、合作伙伴拓展能力是微軟換帥的關鍵詞。那么,在侯陽眼中,什么是開啟未來的技術趨勢?微軟又如何看待數字技術下的最大潛力?針對上述演講內容,9月28日,微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作出了進一步解答。
NBD:您認為,數字文明時代的技術機遇與現實存在哪些差距?這些機遇與微軟又有哪些結合之處?
微軟:我們從科技行業的視角出發,觀察到了一些可能蘊藏機遇、開啟未來的發展趨勢:首先是遠程協作與混合辦公的常態化;其次是邊緣計算加速發展,逐漸深入世界各個角落。
今后,每一家公司都必須成為數字公司。對于微軟來說,讓技術創新匹配商業模式,是讓數字化轉型真正奏效的關鍵。從社會到企業,都要充分挖掘技術人才的潛力,鼓勵“人人編程,全民開發”的工程師文化。與此同時,在環境保護方面,我們運用數字技術為構建低碳、高效、可持續發展的未來注入創新動能。
NBD:微軟在解決混合辦公悖論問題上具體是遵行怎樣的實現策略?和其他的辦公軟件如WPS或者會議系統如釘釘有怎樣的思路差異?
侯陽:員工希望兩全其美,既想要靈活的辦公方式,也想要更多面對面的協作機會。許多公司已經在著手調整他們的業務流程和組織架構,思考如何重建人們之間的社交關系,借業務流程的數字化和自動化來提升效率,甚至是針對靈活辦公的需要對辦公場所進行改造。這里沒有所有人都要遵循的標準答案,企業要從自身的業務需求、發展規劃、員工文化出發,選擇最合適的應對之策。
微軟:我們從自身的實踐出發,建議現代企業制定能夠確保員工工作靈活性的混合辦公計劃;投資于能幫助員工連接現實與數字世界的辦公空間及技術;自上而下地重視和緩解數字化工作給員工造成的過度勞作;重視廣泛交流、重視完善員工體驗,贏得多樣化的頂尖人才。遠程協作和混合辦公正在引領全球現代工作文明的變革,其中,協作與安全正成為最受關注的首要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10月5日微軟Windows 11將正式上線,我們看到,在過去一年半的時間里,人們使用PC的方式發生了極大的改變,從將PC融入生活轉變成試圖將整個生活融入PC,可以說Windows 11是為混合辦公而生的操作系統。
NBD:人工智能的長尾問題應該如何解決?邊緣計算在一些復雜環境中可以催生出怎樣的應用場景?可否舉例說明邊緣計算可解決哪些實際痛點問題?
侯陽:在我們大力建設超大規模的云計算和數據中心時,邊緣計算正悄悄走進各個角落。這種無需時刻聯網的計算方式,正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智能設備、生產線和交通工具上,將計算機智能下放到諸如風力電廠、礦山隧道、偏遠農田的復雜環境中,創造出一系列全新的業務模式、生產流程,以及豐富多彩的應用場景。
微軟:今天的計算,正處于中心化的頂峰。人工智能、5G、邊緣的興起正讓物聯網變得更加復雜,面對這樣的現實挑戰,微軟想要通過技術創新,打造簡單易用,同時安全可信的智能物聯網技術平臺,和企業、合作伙伴和開發者一起定制數字化轉型的最佳方案,真正讓物聯網成為推動業務轉型的動力。
例如,蒙草善于借助微軟智能云Azure的物聯網、數據分析服務及Power BI,可以因地制宜地幫助各地保護和恢復森林、草原植被,它為內蒙古開發的減貧環保解決方案恢復了530公頃的干旱牧場。基于Azure,還有無人農場、智能河道巡航、智能會議記錄、智能英語教育、智能穿戴設備等領域的實踐案例。
NBD:都說數字化賦能企業發展,但目前在轉型過程中還有哪些無法突破的障礙瓶頸?在為行業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有哪些是現階段無法依靠單一企業或者平臺破除的?需要通過什么方式解決?或者需要哪些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才能達到理想的狀態?
侯陽:企業需要適應自身需求的數字化轉型策略。隨著全球范圍內數字化轉型的普遍加速,中國企業也要立刻行動起來。要知道,數字化轉型沒有“萬金油”式的標準答案——彼之蜜糖,吾之砒霜,企業需要根據自己的行業屬性、業務規模、當前的痛點和難題,對癥下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技術路線、解決方案和部署節奏。
微軟:憑借30年來在中國培育的廣泛而強大的合作伙伴網絡,我們運營了微軟加速器項目,與一群尋求快速增長和全球擴張的高潛力中國初創公司合作;此外,微軟還擁有遍布全國的孵化器項目網絡,從技術角度,位于上海的、微軟全球規模最大的人工智能和物聯網實驗室正在不斷開創新。
我們了解那些進入中國尋求增長的客戶所面臨的挑戰和憂慮。因此,我們配備了專門的團隊來推動復雜的合同、合規與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的事宜,涵蓋各個地區和法律實體。此外,我們也有相關的團隊成員來協調銷售代表、客戶與合作伙伴之間的資源。
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客戶基于自身需求開發的內部解決方案,已經在整個行業內獲得了廣泛應用,所以微軟幫助他們將這些方案納入到我們的云應用商店,以創造新的收入流。
NBD:對于個人隱私數據安全,微軟在制定標準和接觸提供數據保護服務的伙伴時遇到過怎樣的矛盾與問題?您認為,什么才是下一代互聯網?
微軟:安全合規數據隱私等成為所有人的共同關注。我國近期頒布的《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以及歐盟實施的《通用數據保護條例》都表明數據安全和隱私日益重要。
增強合規能力、補齊合規短板,是中國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這既包括當地的法律法規,更廣泛涉及國際、地區和行業對于信息、隱私、勞資關系、企業社會責任、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相關要求。
微軟在確保符合中國安全、數據隱私保護等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的前提下,與中國各界積極合作,推動從操作系統、應用軟件,到云服務的本地化服務。比如,由世紀互聯在中國運營的微軟智能云采用與全球一致的微軟技術架構,同時嚴格遵守中國各項法律法規,與微軟在全球運營的云服務物理隔離。
我們認為,下一代互聯網的數據安全需要通過對企業數據進行智能分析、歸類、保護,根據敏感數據策略,對云端、本地、移動設備上的數據訪問權限、規則進行嚴格的數據生命周期管理,確保在業務合規性的前提下,對企業數據資產進行無死角保護。
其中,一致的技術架構意味著客戶、合作伙伴、開發者在全球或者中國開發和運行的業務系統及服務、應用,能夠快速、高效、安全地遷移和部署,既可以幫助在華發展業務的跨國企業迅速構建起全球統一的IT基礎設施和業務應用,也能讓中國企業和中國應用安全、無憂、快捷地進入國際市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