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9-22 17:02:29
鋰電、光伏、化工、有色等,將很可能在年末階段輪番表現?為什么看好他們?因為一場大戲即將上演。這場大戲,就是基金的排名爭奪戰,而目前基金業績排名靠前的那些基金,它們重倉的正是這幾個板塊。
每經記者 曾子建 每經編輯 葉峰
投基Z世代,Z哥最實在。
今天A股低開高走,算是迎來了中秋節后的獨立行情。滬指低開50個點,最后漲了14個點,而創業板指數也只是小幅下跌,如此堅韌的表現,還是讓Z哥有些喜出望外。
中秋節剛過,接下來很快又是國慶長假,而國慶之后,2021年將迎來最后三個月的行情。有朋友問Z哥,對今年最后一個季度的行情怎么看?
Z哥覺得,指數要想突破年內高點,難度會比較大,但是結構性行情,也就是個股行情還是值得期待。
那么,Z哥到底看好哪些個股?
Z哥認為,鋰電、光伏、化工、有色等,將很可能在年末階段輪番表現?
為什么看好他們?
因為一場大戲即將上演。這場大戲,就是基金的排名爭奪戰,而目前基金業績排名靠前的那些基金,它們重倉的正是這幾個板塊。
不久之后,基金經理們將展開一場最為激烈的肉搏戰,最終哪位基金經理能夠成為今年的冠軍,就要看這些股票的表現了。
在今年大戲開場之前,Z哥覺得有必要先回顧一下過去三年的基金業績排名爭奪戰最終的結果。
2020年:
去年基金最大贏家,無疑是農銀匯理的趙詣,他管理的農銀工業4.0以166.56%的收益成為冠軍。同時,趙詣管理的另外三只基金也獲得了全市場基金的第二、第三和第四名。
排名第五到第十的基金年收益在129%~137%,比趙詣的業績落后不少。
2019年:
再看2019年,這一年是劉格菘“封神”的一年,他管理的廣發雙擎升級年收益121.69%,成為當年的冠軍。另外,他管理的廣發創新升級、廣發多元新興排名第二和第三,且收益都超過100%。
這一年,蔡嵩松也開始登上舞臺,他管理的諾安成長年收益95.44%,排名第九。
2018年:
時間回到三年前的2018年,這一年A股遭遇熊市,偏股型基金全軍覆沒,最后的冠軍基金爭奪戰,就是看誰虧得最少。結果,醫藥、消費類基金排名最為靠前。
上投摩根醫療健康以-4.34%的業績成為冠軍,另外,交銀醫藥創新、中海醫療保健、萬家消費成長、工銀文體產業等基金都進入前十名。
有意思的是,這一年,涌現出了不少優秀的女基金經理,比如上投摩根醫療健康的方鈺涵,交銀醫藥創新的樓慧源,工銀文體產業的袁芳等,都是女基金經理。
回顧過去三年的基金排名爭奪戰,到底有啥意義?
Z哥覺得,至少說明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不論是基金公司還是基金經理,都非常看重年度基金業績排名,一旦成為冠軍基金經理,除了隨之而來的知名度大幅提升外,就是基金規模的大幅提升,這對基金公司來說非常重要。
比如趙詣,他管理的農銀工業4.0,去年一季度末,凈資產規模只有1.42億,但隨著業績的增長,其規模也大幅增長,到今年中報,凈資產規模已經達到55.75億。
另外,農銀新能源主題基金,去年一季度凈資產規模也只有1億多,現在已經接近200億。
所以,“名利雙收”的利益驅動下,基金公司之間,基金經理之間的排名爭奪戰,必然會打得“你死我活”。
接下來就說重點了,今年的基金排名爭奪戰,將會怎么上演?
首先,截至9月17日,目前排名第一的是王睿、孫浩中管理的信誠新興產業,今年收益98.01%。排名第二的是劉疆(8月27日離任)、楊宇管理的長城行業輪動,今年收益96.48%。
排在后面的還有國投瑞銀新能源、前海開源公用事業、東方阿爾法優勢產業等。另外,前期表現非常不錯,近期業績略有回撤的大成新銳產業、金鷹民族新興產業等,目前收益也在80%以上。這些基金,都是有可能在今年成為冠軍的潛力基金。
從去過幾年基金業績排名來看,如果不是遇到2018年的大熊市,只要在結構性行情中,冠軍基金的年收益都超過了100%,也就是說,今年到最后一天“軋賬”的時候,冠軍基金的年收益還是很有可能超過100%的。上述這些基金,有可能會在今年最后這三個月中奮力一搏。
那么,最后究竟誰能成為今年的冠軍?Z哥可能還是更看好目前排名第一的信誠新興產業,該基金重倉的鋰電池產業鏈,同時也是Z哥很看好的賽道。
(信誠新興產業前十大重倉股)
另外,長城行業輪動目前重倉在鋰電池產業鏈,以及光伏兩大領域。
(長城行業輪動前十大重倉股)
另外,Z哥還比較看好韓創管理的大成新銳產業,他的選股風格非常靈活,布局的個股也比較分散,新材料、化工、新能源汽車,甚至還有紡織服裝等都有所布局,是典型的不抱團的基金經理。
(大成新銳產業前十大重倉股)
當然,上面提到的這幾只基金的重倉股,都是中報公布的持倉情況,到三季度末,今年年末,這個持倉肯定是會有所變化的,但大概能夠看出基金經理的風格。
Z哥個人比較看好這三只,不知道其他各位“基友”更看好哪些基金?
(風險提示:權益基金屬于高風險品種,投資需謹慎。本資料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資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達意見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 本人不就資料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人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發展的所有階段。定投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并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
投資者在投資基金之前,請仔細閱讀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認識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和產品特性,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在了解產品或者服務情況、聽取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理性判斷市場,根據自身的投資目標、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因素謹慎做出投資決策,獨立承擔投資風險。市場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資者基金投資的"買者自負"原則,在投資者做出投資決策后,基金運營狀況、基金份額上市交易價格波動與基金凈值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由投資者自行負責。)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