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9-18 21:08:38
每經記者 賀娟娟 每經編輯 楊歡
根據近日印發的《陜西省商務發展 " 十四五 " 規劃》(下稱規劃),到2035 年陜西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基本建成,西安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國際知名度大幅提升,多層級消費體系更加完善,消費成為經濟發展主引擎。
規劃明確,打造以“鐘樓—大南門”國際消費中心和“大唐不夜城—小寨商圈”雙引領,浐灞國際會展商圈、臨潼國際旅游度假商圈等區域商圈為支撐,大唐西市、老城根G—park等特色商業街區為輻射網絡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時尚矩陣。大力引進國內外高端、創新業態零售品牌在我省開設全球首店、亞洲首店、中國內陸地區首店、西部地區首店。
同時,規劃提出加快西安市內免稅店開業,對標韓國、日本等國市內免稅店發展經驗實施高標準經營,設置國際品牌商品、陜西特色商品等多元商品陳設柜臺,推動市內購買與機場提貨等購物流程銜接。增加離境退稅商店密度,優化離境退稅流程與服務。
此外,支持夜間商品打折等促銷活動、萬人以上行政社區要有2至3個生鮮超市等相關重要事項亦在規劃中有明確要求。
圖片來源:西安發布
巷評:此次規劃的核心關鍵詞就是“消費”,西安“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再度被提及,且有相應具體布局。而據不完全統計,已有20余個城市已積極加入這一城市競逐新賽道。首批“競賽”結果今年7月出爐,上海、北京、廣州、天津、重慶五城脫穎而出,率先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
為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如此受青睞?根據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城市的勝利》作者愛華德·格萊澤( Edward Glaeser)的分析,消費城市是工業城市的升級版。
以老牌工業城市杭州、武漢、天津、寧波等為例,由于城市增長模式不同,它們近年發展逐漸分化:天津、寧波等工業城市日顯疲態,武漢、杭州等則作為“消費城市”實現了后來者居上。
要在新一輪城市競逐中增加贏面,打好“消費牌”顯然是重要一環。西安雖然遺憾未能進入首批“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試點名單,但作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擁有國家中心城市、國際化大都市等戰略定位,以及萬億GDP和千萬人口等加持之下,西安實力并不容小覷。
根據21世紀經濟研究院發布《2021年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評價報告》,綜合經濟社會發展、國際消費環境、優質消費資源聚集度、國際知名消費品滲透度、國際旅游發展度五大指標,西安排名全國第10。具體到國際旅游發展度,西安僅次于上海、北京,位列全國第3;同時,在144小時免簽政策影響下,入境西安的游客總量排名西部首位,超過航線資源更發達的成都與重慶。
當然,客觀來看,與首批試點城市上海、北京、廣州等城市相比,甚至與同處西部的成都相比,西安在經濟體量、消費體量以及輻射帶動力上,都有不小的差距。故而如何發揮西安獨特資源稟賦,破題新一輪“國際化”競爭,亦是重要議題。
比如此次規劃中已經提到“夜間商品打折等促銷活動”,若結合西安深厚文化底蘊打造特色夜經濟,或有良好效果。數據顯示,2020年1-9月,西安夜間經濟市場規模約為2007.29億元,夜間人流量4.53億人次,夜間人均消費金額451元,夜間消費占全天消費比重已接近60%。
隨著D5291 次“復興號”動車組從銅川東站首發開往西安,標志西安至銅川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正式通車運營,結束了銅川沒有鐵路客運的歷史。同時,也首次實現了“復興號”在陜西10個地級市全覆蓋開行。
據了解,西銅客運鐵路“復興號”動車組線路經過銅川、閻良、新豐鎮抵達西安,全長148公里,沿線設置西安、閻良、富平、莊里、耀州、銅川東等車站,采用“復興號”CR200J動力集中式動車組,全線運行時間為1小時53分鐘。西安至銅川“復興號”動車組開行后,將極大地改善渭北區域和沿線地區運輸條件,為陜西省內經濟增長提供新動力。
圖片來源:銅川發布
巷評:在此前20年間,汽車才是往來西安銅川兩地旅客的出行首選。據定居西安多年的一位銅川友人描述,往返兩地的汽車數量充足,可以說隨去隨有,普通汽車約30元即可,另有40元左右的七座商務車可選,且特定地鐵口有小接駁口,不用去車站排隊。汽車往返時間與乘坐動車時間相差也不多。
如今一步跨入動車時代,于西安銅川兩地居民的工作和生活而言,似乎影響較為有限。上述友人表示,考慮到便捷度,日常還是會選擇汽車出行,節假日汽車站人多,才會考慮乘坐動車。當然,舒適度方面,動車優勢明顯。
但總體而言,十四運契機下,陜西的交通無論是公路、鐵路,還是民航水運都有令人欣喜的變化。辦好一個會,提升已經不止一座城,更是全省諸多方面的更新升級。
9月初,仲量聯行根據對超過200個中國城市的辦公樓市場調研情況,發布了《應勢開新,重塑格局:2021中國辦公樓市場白皮書》(下稱白皮書),既有對中國辦公樓市場的全景描繪,也有對主要城市的數據透視。
仲量聯行將中國辦公樓的發展可分為起步期、建設期、發展期、成熟期。受經濟、人口等宏觀因素影響,中國內地各城市的辦公樓市場之間存在巨大差異,明顯處于不同的發展時期。
圖片來源:仲量聯行(下同)
總體來看,中國各地辦公樓市場成熟度差異較大,辦公需求向頭部城市聚集。僅北上廣深4個一線城市處于成熟期,辦公樓租金已高居世界前列。
西安、南京等7個城市處于發展期,優質辦公樓體量在400萬至1000萬平方米之間,日均租金約2.8元/平方米/天。仲量聯行指出,若進入這一時期,城市辦公樓項目的建設和供應雖仍處于高峰,但經濟增長已經推動需求端持續改善,供需關系向平衡點發展,逐漸“引得鳳凰來”,辦公樓項目吸納量、租金等市場指標持續向好,為城市帶來發展機遇。
眾所周知,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和辦公樓需求呈現正相關,仲量聯行更進一步,構建出一個多元回歸模型,得出一個量化的公式。研究結果顯示,平均來看,GDP排名前30位的中國城市中,第三產業增加值每增長1億元,將推動甲乙級辦公樓市場需求增加547平方米。
其中,深圳第三產業增長對于辦公樓市場需求的拉動最為強勁,每增長1億元,推動辦公樓使用需求增長1672㎡,遙遙領先于其他城市。北京則略顯“意外”,其第三產業增加值每增長1億元人民幣,辦公樓需求增加811平方米,僅為深圳的一半,是一線城市中的最低水平。
總體來看,第三產業對辦公樓需求拉動最強的10座中國城市大多數都是省會城市。以排名第六的西安為例,第三產業每增長1億元,辦公樓使用需求增加717㎡。隨著西安在國家中西部區域戰略地位的明晰,城市承載產業升級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加之大量的全國頭部實體企業布局西安,以及中小微、初創企業在科技互聯網產業發展帶動下活躍表現等,對城市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國內奢侈品消費2016年開始持續復蘇,高端消費年輕化的趨勢凸顯。一線奢侈品牌為抓住高端消費回流需求,紛紛加速開店進程,各主要城市高端零售商圈不斷擴容。
新一線·知城數據平臺近日調取了全國337個城市里近5000個商圈,對商圈的高端品牌進駐情況進行了盤點,并根據這些品牌在商圈里的門店集聚度、奢侈品牌門店占比、頂奢品牌進駐情況,pick出了76個最受奢侈品牌門店歡迎的商圈。
圖片來源:新一線·知城數據
數據顯示,全國共有37個城市已形成了1個或以上奢侈品商圈,超過一半的“奢侈品牌青睞”商圈分布于一線和新一線城市。其中,上海8個奢侈品商圈,數量在全國位列第一,其次是北京(6個)、成都(4個)、重慶(4個)和沈陽(4個)。西安則擁有3個奢侈品商圈,“奢侈品牌青睞”程度排全國第8位。
一個細節是,新一線城市中,西安SKP(永寧門商圈)、杭州大廈(武林廣場商圈)、南京德基廣場(新街口商圈)等5個購物中心,已經集齊被昵稱為“香驢馬雕卡(Chanel、LV、Hermès、Dior、Cartier)”的五個高奢品牌。
知城數據指出,奢侈品牌的進駐,往往能反映出品牌對該區商業繁榮度、人流聚集力和高端消費潛力的認可。當一個商業載體吸引了眾多奢侈品牌入駐,形成了一定的聚集效應后,品牌會反向塑造商業區的價值,推動區域商業能級進一步提升,進而推動城市商業格局的演變。
借勢十四運,西安運動關注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根據華商城事智庫研究院發布《理想城市發展報告》(下稱報告),選取的35城,在運動關注度排名方面,上海、北京、成都、深圳、廣州依次占據前五。西安則大幅上升至第6位,相較2020年提升5個位次。
圖片來源:城事智庫(下同)
報告指出,隨著“十四運會”的舉辦,各大運動場館相繼竣工、投入使用和迎“十四運”全民系列活動的舉辦,古城西安運動氛圍愈發濃厚。西安的運動場館基礎設施更新迭代,市場成熟度大幅提升。推動新時代、新機遇下陜西省體育產業的發展,培育體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縮小與一線城市的差距。
而成都也因2021年“大運會”的啟動,2025世運會的成功申辦,眾多體育場館建設提上日程,運動需求日益增長,運動關注度位列第3,西部體育市場迎來發展黃金期,市場需求明顯。
在35城專業運動場館綜合評價上,北京、上海、深圳牢牢占據三甲位置,與2020年保持高度一致。北上廣深,從城市規模、人口數、GDP值、經濟文化的輻射力、歷史地位等等來說,都是公認的國內城市頂流。作為全國排名前三的大都市,廣州的運動場館存在感連續兩年排在成都、杭州之后,位居第6位,稍稍落后其他3個一線城市。西安此項表現依然靠前,以68.88的得分緊隨廣州之后,排名第7位。
9月16日晚間,彩虹股份(600707)發布公告稱,擬在陜西咸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投資建設G8.5+基板玻璃生產線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建設8條熱端窯爐和4條冷端生產線項目,投資總額為91.01億元。本項目達產后,預計年產G8.5+基板玻璃約580萬片。公告顯示,公司擬在咸陽高新區設立全資子公司,注冊資本為1億元,作為G8.5+基板玻璃生產線項目的建設主體。
彩虹股份對該領域似乎頗為青睞,據公開報道,其早在2017年,就擬用52.20億元用于建設上述8.5代液晶基板玻璃生產線項目,今年8月底,該項投資調整為46.8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彩虹股份今年上半年剛剛實現業績扭虧,營收同比增126.44%至89.22億元,而在此前近十年,彩虹股份主業持續虧損,扣非凈利潤最少凈虧2.26億元,最多凈虧21.37億元。此番巨額投資,公司業績、資金承壓不可謂不大。
據西部產權交易所9月16日發布《陜西省國際信托公司持有陜西金融資產管理公司3億股股份(占總股本的6.65%)》公告,陜國投信托公司擬轉讓3億股陜西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股份,轉讓底價為4.61億元,掛牌時間為2021年9月16日-2021年10月20日。
據了解,陜西金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AMC)成立于2016年8月,直屬省政府管理,注冊資本45億元,股東權益110億元,延長石油、陜煤集團等15家大型國企、金融機構為戰略投資者。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轉讓允許聯合受讓,并且原股東未放棄優先購買權。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