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產業趨勢

每經網首頁 > 產業趨勢 > 正文

清華大學低碳能源實驗室主任李政:新型電力系統成本高,需要長期保證大投資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9-16 21:36:46

每經記者 岳琦    每經實習記者 楊煜    每經編輯 梁梟    

“雙碳”目標下,發展可再生能源電力是重要抓手。

今日(9月16日),在清華五道口“碳中和經濟”論壇上,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清華大學低碳能源實驗室主任李政教授表示,為實現《巴黎協定》規定的全球升溫控制目標,從能源轉型角度看需要大幅提升非化石能源的使用比例。“尤其是電力的改變,中央提出來要建設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

清華大學低碳能源實驗室主任李政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李政表示,碳達峰階段的重點之一就是抓住電力這個牛鼻子,發展可再生電力,解決可再生消納與電網安全的問題。

未來的新型電力系統有哪些特點?

李政表示,未來新型電力系統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有大量不穩定性的可再生新能源裝機容量。“這一方面需要發展CCS(碳捕集和埋存)技術,另一方面要發展儲能技術,以及長距離輸電的技術。”

與此同時,新型電力系統復雜程度很高,也推高了投入成本。“很多人講風能、太陽能的成本已經比煤電低很多了,這個話對,也不對。為什么這樣講呢?從單元技術來講,單位裝機容量的投資成本降低了,但是應用新能源所需要的成本不僅僅是單元技術的成本,整個系統的成本是很高的,系統要投很大的成本。我們需要大量的儲能,需要穩定性的技術在這里面,所以要長期保證大的投資。”李政說。

從化石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的關系來看,李政指出:“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并不是簡單的此漲彼消的過程,這里面有牽連。真正的智慧在于,怎么樣在碳中和過程里巧妙地處理好可再生能源發展和傳統化石能源配合的節奏。”

就碳達峰與碳中和的關系,李政表示:“碳達峰、碳中和是兩個相互關聯的階段。它們的辯證關系就是此快彼快、此低彼易、此緩彼難,要點是要把握好傳統能源和非化石能源發展的節奏。一方面不能拖,要有積極的態度努力發展;另一方面不能急,不能違反客觀規律,還要注意安全性保障的問題。”

封面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新能源 碳中和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婷婷成人亚洲综合国产麻豆 | 久久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 亚洲美女在线免费视频 | 亚洲激情在线视頻 | 日本一区二区免费色色 |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