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9-16 20:18:12
◎李崟預計,三季度主要鋼鐵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依然比較好,可能又會超出市場預期,因為市場當時覺得二季度就是今年鋼鐵上市公司盈利的高點,三季度又要下滑。
每經記者 王硯丹 每經編輯 何劍嶺
圖片來源:攝圖網
在經過此前的調整,今日煤炭、鋼鐵板塊再受到資金關注。對于本輪資源股行情,業內更喊出“價格不止、股票不停”的觀點。盡管市場分歧依然較大,但在機構配置比例偏低、短期供需偏緊的背景下,相信行情依然沒有結束。那么,本輪資源股行情究竟如何定性?持續性又將如何把握呢?
9月16日下午,招商基金均衡投資專家李崟作客每經APP《昊哥的下午茶》直播間,就煤炭、鋼鐵板塊后市可能存在的機會和風險與投資者做了分享。
招商基金均衡投資專家李崟(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李崟指出,本輪鋼鐵、煤炭、有色上漲主要由以下三大邏輯支撐:
一是2016年以后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后,解決了過去一些長期存在的問題,鋼鐵、煤炭、有色等過去所謂周期性行業已經出現了一些非常明顯的變化,體現在上市公司報表中就是盈利穩定性增強。
二是2020年疫情以后,全球在貨幣政策上大多采取了寬松狀態。與2008年金融危機全球寬松時流動性基本都堆積在金融體系不同,本次全球性貨幣寬松切實拉動了實體需求。這是與過去貨幣寬松最大的不同,也是本輪大宗商品價格、以及相關行業股票價格上漲最大的邏輯。
三是從估值來看,由于煤炭、鋼鐵等行業周期性減弱,盈利能力增強,導致其每股凈資產也在不斷積累中。此外,以鋼鐵股為例,與十幾、二十年前相比,我國鋼鐵上市公司尤其是龍頭公司的全球競爭力已明顯增強。在這種情況下,今年半年報顯示,煤炭、鋼鐵等行業出現了PB、PE雙低情況,這是一個難得的投資大機會。
李崟同時向投資者分析了鋼鐵行業的最新數據,以及最新的投資建議。
他指出,從剛剛拿到的8月份鋼鐵行業整體產量數據來看,鋼鐵行業產量無論同比還是環比都在下降,這說明我國現在的限產政策已比較到位。
價格方面,鋼鐵成品價格下跌幅度遠遠小于上游鐵礦石跌幅。根據某龍頭鋼鐵公司銷售軟件APP顯示,鋼鐵成品的最新價格較上半年僅小幅下降,但鐵礦石價格已經腰斬。這是比較符合國家利益、產業政策的一種局面。
因此,李崟預計,三季度主要鋼鐵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依然比較好,可能又會超出市場預期,因為市場當時覺得二季度就是今年鋼鐵上市公司盈利的高點,三季度又要下滑。
他同時強調,現在雖然鋼鐵板塊已出現了上漲,但國內鋼鐵企業龍頭的PB水平只有1.2倍左右,長期給予它們如此低的估值是不合理的,這是市場的偏見。投資應打破這種偏見,盡量選擇一些全方位的機會。
但同時,李崟也指出,煤炭的投資邏輯與鋼鐵有所不同。總體而言,鋼鐵其實屬于中游的加工制造業,但煤炭確實是資源類的,所以兩者投資的根本邏輯還不太一樣。
具體而言,經過了五、六年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后,煤炭上市公司規范化水平提高、供需缺口以及疊加比較低的估值水平是本輪上漲的基礎。
事實上,在“雙碳”戰略背景下,煤炭行業產能增加有限。一個煤礦從批復到投產,中間可能會經過五年以上的時間。但對于煤炭的需求一直緩慢增長,如電動車等,都需要新增電力支持。即使新能源電力投資非常火熱,但總體而言,新能源在電力行業中占比還很小、穩定性也不如火電。“雙碳”是長期遠景目標毫無疑問,但目前階段仍然離不開對火電的需求。
他指出,總體而言,煤炭估值方面與鋼鐵相似——長期破凈,以“破產價”交易。但其實盈利方面,一些動力煤龍頭上市公司盈利又好、分紅又高,因此前期煤炭股的上漲也可以視作一次向合理價值的回歸。
不過,李崟強調,與鋼鐵不同的是,目前煤炭價格已經到了較高水平。以目前價格來看,火電行業虧損比較嚴重,而電力涉及到民生問題,這樣下去將難以持續。從這個角度來看,目前已經很難明確回答煤炭價格是否還將繼續上漲,而煤炭板塊在經過了前期上漲后,風險可能也在逐漸累積。
(識別二維碼觀看每日經濟新聞APP直播回放)
(識別二維碼觀看微博直播回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