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8-30 10:49:39
◎雖然華蘭疫苗過會,但這家公司也存在不少的隱憂。招股書顯示,華蘭疫苗核心產品流感疫苗的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是87%、99.55%和99.87%,其疫苗產品結構相對單一。
◎為何國泰環保要在上會前緊急撤回上市申請?“一般上會前撤單,可能是公司有些待解決事項。”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對于加強對審計機構的監管力度,一位四川本土會計師事務所高層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現在這個市場需要凈化,加強對會計事務所的監管是一件好事,嚴點好。
每經記者 朱萬平 每經編輯 梁梟
一家公司從上市資料獲受理,到發行,是一條漫漫長路,也是一次修行之旅。有的公司速度空前,20多天就過會;有的公司在半途,就主動撤回申報材料,打道回府;還有公司因各種不規范操作被曝光,最終被扯下畫皮……
目前,A股實行注冊制的是科創板和創業板。一般來說,注冊制下,“問詢-回復”會經歷多輪反復,之后有倒在上市委會議上的,也有提交注冊不成功的,更有主動撤回申報材料,終止上市路的。而對于適用核準制的公司來說,一般是“已受理-上會”,上會通過,招股;上會未通過,就重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周為單位,對上周過會、被否及新增材料獲受理的公司進行梳理,以饗讀者。
上周(8月23日~8月29日,下同),總共有9家公司上會,均全部過會,周IPO過會率達到100%。這9家公司合計擬募資約74億元,其中募資額最大的是華蘭疫苗,擬募資近25億元。華蘭疫苗是血液制品龍頭——華蘭生物(002007,SZ)控股子公司。不過,上周五(8月27日),華蘭生物午后閃崩跌停。
上周還新增受理了2家擬IPO公司,分別是思爾芯和川寧生物。而川寧生物為國內“大輸液龍頭”科倫藥業(002422,SZ)分拆出的子公司,劉革新為川寧生物實際控制人。
在新股方面,上周整體表現最好的是普冉股份(688766,SH),其為上周最牛“新股”,中一簽獲利超15萬。而本周有12只新股申購,其中周一和周四各有4家,數量最多。匠心家居的發行價較高,達到72.69/股,中一簽或獲利較多。
本周,原本是安排了11家公司上會,不過杭州國泰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泰環保)卻在上會前夕,緊急撤回了IPO申請。這使得實際只有10家公司上會。
上周共有9家公司上會,均全部過會,其中華蘭疫苗值得關注。華蘭疫苗是從血漿龍頭華蘭生物分拆出來單獨上市的疫苗公司。招股書顯示,2018年~2020年,華蘭疫苗分別實現營收8.03億元、10.49億元、24.26億元,復合增長率為73.86%。
在8月25日,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委員會2021年第51次上市委員會會議審議華蘭疫苗IPO申請獲得通過。然而,在控股子公司過會這一利好因素的推動的背景下,8月27日華蘭生物午后閃崩跌停,截至收盤,成交額超10億元,仍有超8萬手封單。
值得注意的是,華蘭生物將于8月30日披露半年報。對于27日的跌停,有投資者和網絡大V猜測,或是由于華蘭疫苗中報業績不佳,遭提前泄露所致。不過,華蘭生物并未正面回應上述猜測。而27日盤后龍虎榜顯示,前五大賣出席位中有機構專用席位。
雖然華蘭疫苗過會,但這家公司也存在不少的隱憂。招股書顯示,華蘭疫苗核心產品流感疫苗的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是87%、99.55%和99.87%,其疫苗產品結構相對單一。
對此,在上市委會議上,監管要求公司說明產品結構單一帶來的成長性與經營風險及應對措施;同時要求公司結合報告期流感疫苗之外的其它疫苗停止銷售的原因,說明應對產品結構單一風險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上周過會的僑源氣體也值得一提,這家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喬志涌,而喬志涌曾卷入多起腐敗案件。不過,僑源氣體在招股書中稱,在兩起受賄罪案件中,喬志涌及發行人不構成行賄罪、單位行賄罪。
上周9家公司全部過會,IPO周過會率達到100%。而回顧今年以來的過會情況,周IPO過會率一直都維持在比較高的水平,低于80%的情況都較為少見。可以看出,目前A股市場IPO過會還是比較容易的。
上周有國泰環保、中聯數據2家公司撤回IPO申請或終止注冊。其中,由國信證券保薦的國泰環保在上會前緊急撤單。緊急撤單前,國泰環保接受審議的日子都已經確定好了,卻在臨門一腳前“慫”了。
8月23日,上交所公告稱,科創板上市委員會定于8月30日下午14時召開2021年第60次上市委員會審議會議,審議國泰環保IPO事宜。參會上市委委員由張忠袁同濟、李寧、鄭建彪、張利國等人。
圖片來源:上交所公告截圖
不過,8月26日,上交所又公告稱,因國泰環保撤回發行上市申請、國信證券股份撤銷保薦,根據相關規則規定,上交所已終止國泰環保發行上市審核。因此,本次上市委審議會議取消審議國泰環保IPO申請。
為何國泰環保要在上會前緊急撤回上市申請?“一般上會前撤單,可能是公司有些待解決事項。”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招股書顯示,國泰環保是一家專業從事污泥處理、成套設備銷售與水環境生態修復的高新技術企業。2018年~2020年,國泰環保實現營收分別約為2.08億元、3.64億元和4.56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約為4432.95萬元、1.06億元和1.84億元,處于增長態勢。
不過,今年上半年國泰環保實現營收約為1.63億元,歸母凈利潤6412.04萬元,分別下降32.36%和31.46%。公司還預計今年1月~9月實現營業收入約為2.33億元~2.49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32.73%~36.96%;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約為0.94億元~1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29.06%~33.7%;
除業績下滑外,國泰環保的客戶集中度也相當高。報告期內,公司前五大客戶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9.14%、94.09%和94.5%。
本周,將有邁威生物、天地環保、派特羅爾、理工導航、華大智造、華大九天、大族數控、天源環保、美埃科技、晶導微、宇邦新材、萬凱新材、屹唐股份和青島云路14家公司迎來上會。
這其中,美埃科技可謂是“老熟人”了。2個多月前,6月16日,美埃科技IPO上會并接受審議,彼時科創板上市委給出的結果是“暫緩審議”。理由主要是質疑公司的科創屬性、獨立性等問題。
在前次上會中,上市委提到了3個關鍵問題。其一,要求美埃科技對公司科創屬性的具體體現及核心技術的先進性作出說明。其二,美埃科技與其實控人控制的另一家企業天加環境存在部分客戶、供應商、原材料、生產設備重合的情況,要求公司說明是否與天加環境存在同業競爭,美埃科技自己的業務是否獨立。其三,美埃科技在2017年至2019年還存在部分驗收單丟失的情形,理由是原始單據保存不善,這也透露了公司內部內控的問題。
2個多月前,美埃科技再度上會,這一次公司在科創屬性、業務獨立性、內控問題上,能否說服上市委呢?
美埃科技主營空氣凈化產品、大氣環境治理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公司產品主要應用于潔凈室空氣凈化,也廣泛應用于暖通空調系統空氣凈化。從財務數據上看,2018年~2020年,公司實現營收分別為6.40億元、7.92億元、9.03億;實現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3358.02萬元、7023.93萬元和7955.43萬元。而今年前三個月,公司實現營收2.12億元,扣非后凈利潤2274萬元。
截至8月28日,科創板審核信息披露,全部649家公司中,處于注冊生效(注冊結果)的有358家,緊隨其后的是“終止”127家,“已問詢”的有103家。
本周(8月30日~9月5日),A股有上海艾錄、美邦股份、振華新材、蘭衛醫學、維遠股份、禾信儀器、金三江、國力股份、博拓生物、上海誼眾、中糧工科、匠心家居等12只個股將迎來申購。其中,周一和周四各有4家,數量最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匠心家居的發行價較高,達到72.69元/股。該公司主要從事智能電動沙發、智能電動床及其核心配件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的企業,是江蘇省家具行業協會副會長單位。
上周,A股上市了5只注冊制新股。從上市首日的股價表現看,悅安新材(688786,SH)最佳,股價漲幅區間為473.98%~539.46%,中一簽獲利約2.89萬元;而C信濠(301051,SZ)在表現最差,上市首日公司股價漲幅僅為38.69%。不過,由于C信濠發行價較高達到98.80元/股,中一簽獲利也有約2.57萬元。
上周整體表現最多的新股為普冉股份,中一簽獲利超過15.6萬元。這一方面由于其發行價高達148.90元/股,另一方面其在上市首日股價漲幅區間不低(178.71%~234.45%)。
截至8月28日,年內A股已有339家公司完成招股,預計合計募資超過3880億元,募資最多的三家分別為中國電信(601728,SH)、三峽能源(600905,SH)與和輝光電—U(688538,SH),分別募資約541.59億元、227.13億元和101.70億元。
而從年內完成招股的公司地區分布來看,廣東、江蘇、浙江分別以66家、55家和53家位居前三,占全國的半數以上。
從承銷機構的分布來看,339家年內招股的A股公司中,中信證券獨攬48家居首,遠超第二名海通證券的29家。目前來看,中信證券在A股IPO項目上是獨一檔。而第二梯隊中的海通證券、中信建投、民生證券都表現不俗,都超過20家。而大量券商在IPO保薦成功數為個位數,券商在投行業務上分化較為嚴重。
在監管方面,國務院辦公廳上周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財務審計秩序促進注冊會計師行業健康發展的意見》,指出要依法加強從事證券業的會計師事務所監管,對會計師事務所和上市公司從嚴監管,依法追究財務造假的審計責任、會計責任,加強對財務造假進行精準打擊;并推出會計師事務所監督檢查辦法,突出檢查重點及次數,嚴格處理處罰,建立自查自糾報告機制,強化會計師事務所責任。
對于加強對審計機構的監管力度,一位四川本土會計師事務所高層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現在這個市場需要凈化,加強對會計事務所的監管是一件好事,嚴點好。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