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8-25 22:00:22
◎國資委將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部署要求,重點做好“五個聚焦”,聚焦服務國家戰略部署,聚焦國有資本布局和產業發展需要,聚焦規范投資并購,聚焦主業實業,聚焦協同效應發揮,推動中央企業結構調整和重組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每經記者 李可愚 每經編輯 陳星
8月25日,國資委舉行媒體通氣會,通報中央企業結構調整與重組工作有關情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國資委副主任翁杰明在會上表示,黨的十九大以來,國資委著力中央企業戰略性重組、專業化整合、并購、“兩非”剝離和“兩資”清退、“壓減”五項重點任務狠抓落實,有力推動國有資本布局結構不斷優化,中央企業發展質量和效益有效提升,高質量發展基礎不斷鞏固。
在本鋼冷軋廠,吊車在吊裝鋼卷 圖片來源: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記者注意到,近一段時間,國企央企結構調整重組迎來多個重磅消息。
8月20日,鞍鋼重組本鋼大會在鞍山舉行。根據重組協議,遼寧省國資委將所持本鋼51%股權無償劃轉給鞍鋼,本鋼成為鞍鋼的控股子企業。重組后的鞍鋼集團,以年產粗鋼6300萬噸的產能規模位列中國第二,成為我國北方最大鋼鐵“航母”。到2025年,鞍鋼將實現7000萬噸級粗鋼、超5000萬噸級鐵精礦、3000億級營業收入、百億級利潤的發展目標。
中國企業研究院執行院長李錦指出,從經濟發展階段看,經濟服務化,將壓縮傳統行業生存空間。鋼鐵、建材、有色、煤炭、建筑、輕工等行業進入成熟期乃至衰退期。通過兼并重組提升市場集中度,是產業的趨勢和規律。
他認為,鋼鐵行業在發達國家產業集中度都在60%以上。從歐洲、美國、日本、韓國來看,這些國家或地區都處于后工業化的服務業主導階段。鋼鐵行業早已進入衰退期,產業集中度也都處于較高水平。中國鋼鐵行業發展水平遠遠低于這幾個發達國家和地區,兼并重組、提升產業集中度是必由之路。
7月8日,中國電科與中國普天重組大會在京召開。中國普天整體無償劃入中國電科,成為中國電科的全資子公司。
中國電科黨組書記、董事長陳肇雄表示,中國電科與中國普天重組,有利于調整優化國有電子信息產業布局,積聚更多創新要素、創新資源,提升供應鏈自主可控、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有利于搶抓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各行業深度融合的機遇,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加快發展壯大數字經濟。
在25日的通氣會上,翁杰明則介紹,國資委將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部署要求,重點做好“五個聚焦”,聚焦服務國家戰略部署,聚焦國有資本布局和產業發展需要,聚焦規范投資并購,聚焦主業實業,聚焦協同效應發揮,推動中央企業結構調整和重組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近期國資委多次釋放信號,明確提出“適時組建新的中央企業集團”,引起市場高度關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7月,國資委秘書長彭華崗就表示要“積極培育適時組建新的中央企業集團”;國資委黨委近日召開的擴大會議也指出,要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適時組建新的中央企業集團。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適時組建新央企,主要是如下考慮:一是部分傳統領域的專業化整合,可能與主輔分離改革同步推進。在這種情形下顯然不宜將專業化整合后的資產繼續置于原央企之下,需要成立新的央企以獨立發展專業化整合后的產業板塊,如國家管網公司的組建。
二是根據改革需要,一些新的資產將要劃轉給國資委,為經營好這些新資產,需要組建新央企。
三是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需要通過將目前分散在多家央企子公司中的同類業務與資源進行專業化整合,然后單獨成立新央企,以更好促進央企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發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注意到,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一個受到關注的重要方向:今年4月,國資委發布公告稱,組建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
劉興國也向記者分析,目前看,有可能誕生新央企的領域有:環保領域、新能源領域、新材料領域、醫療領域、海工裝備、房地產領域、酒店賓館服務領域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