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8-09 20:15:56
8月10日,浙江震元(SZ 000705,收盤價:7.15元)披露定增預案,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相關事項已經公司第十屆董事會2021年第三次臨時會議審議通過,并獲得國家出資企業批復同意,本次非公開發行的發行對象為包括公司控股股東震元健康集團在內的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本次非公開發行擬發行股票數量按照本次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總額除以發行價格計算得出,且不超過本次發行前公司總股本的30%,即不超過約1億股(含本數)。發行價格不低于定價基準日前二十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80%。擬募集資金總額約6.01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擬用于震元堂母嬰護理中心拓展項目、凍干制劑擴產及高端注射制劑技術平臺建設項目,以及智慧醫藥倉儲物流二期項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浙江震元定增存在以下風險:
1.行業政策變化帶來的風險,近年來,隨著醫藥體制改革不斷深入,國家對醫藥行業的管理力度不斷加大。藥品審批、質量監管、公立醫院改革、醫保控費、藥品集中帶量采購等系列政策的實施,為整個醫藥行業的未來發展帶來重大影響,公司醫藥工業、醫藥商業均面臨行業政策變化帶來的風險;
2.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隨著醫改政策的實施以及行業內生性增長趨緩,藥品流通行業進入新一輪的外延并購周期,醫藥流通行業面臨著重新洗牌。在醫藥流通市場,全國性的龍頭已基本形成,“全國龍頭+地方龍頭”的行業競爭格局將逐漸形成,全國性藥品流通企業將通過兼并重組,進一步拓展國內流通網絡覆蓋面;區域性藥品流通企業也將加快跨區域并購,提升區域覆蓋率和市場影響力。同時,“三醫聯動”改革的縱深推進,藥品零售業態結構、競爭方式和供應鏈關系將加速改變,新的零售生態系統將逐步形成,行業競爭加劇將對公司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響;
3.藥品研發創新及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的風險,醫藥行業創新具有投入大、周期長、高風險的特點,產品從研發到上市需要耗費10年甚至更多的時間,這期間任何決策的偏差、技術上的失誤都將影響創新成果。隨著國家監管法規、注冊法規的日益嚴格,新藥研發及仿制藥品一致性評價存在失敗或者研發周期可能延長的風險;
4.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經營風險,2020年1月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全國各地均采取了隔離、交通管制等防疫管控措施阻止疫情的蔓延,公司的生產經營也受到了暫時性影響。隨著我國疫情防控形勢向好,疫情影響正在逐漸降低,但由于目前疫情尚未完全結束,且海外疫情仍然嚴峻,若未來國內防疫成效不能持續,將可能對公司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記者 蔡鼎)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