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民航數據洞察| 上半年全行業減虧約450億元 六大航司凈增48架飛機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7-29 10:13:22

每經記者 王帆    每經實習記者 楊煜    每經編輯 張海妮    

4126326547200394240.jpeg

2021年上半年,民航業復蘇信號明顯:全行業旅客運輸量恢復到疫情前的76.2%,貨運量較疫情前增長6.4%,較去年同期減虧約450億元。

自今年初開始,《每日經濟新聞》每月推出《中國民航業數據洞察報告》及“民航數據洞察”系列報道,持續關注中國主流航司、機場運營表現與資本運作,長期追蹤和洞察中國民航業發展趨勢。

在行業持續回暖下,哪家航司和機場復蘇速度領先?各大航司機隊規模擴展如何?經營效益如何?且看2021年上半年民航數據洞察報告。

 

2046546222369205248.png

客運數讀:

僅春秋航空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2046546222369205248.png

據民航局7月9日召開的半年工作專題新聞發布會,今年上半年航空旅客運輸穩健恢復,國內市場恢復到疫情前水平,上半年全行業共完成旅客運輸量2.45億人次,同比增長66.4%,恢復到2019年同期(疫情前)的76.2%。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六大上市航司上半年共計完成客運量1.82億人次,占行業總運輸量約74%;六大上市航司的整體恢復率為70.79%,略低于上述行業平均恢復水平。

9044219409453327360.jpeg

從單家航司的恢復情況來看,春秋航空是唯一一家恢復到疫情前水平的航司。2021年上半年,春秋航空的客運量為2019年上半年的103.41%;吉祥航空恢復率排第二,為92.69%;三大航的恢復率在70%左右;恢復率最低的為海航,僅為54.93%。

上半年各航司的恢復情況,與其1~6月單月的表現基本一致。在《每日經濟新聞》此前的每月民航數據報告中,記者就發現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在客運恢復上保持了較快速度,多位民航專家分析稱原因是上述兩家航司國際航班占比低,主要飛國內市場,客流能夠得到有效保障;而海航恢復最慢,與其破產重整息息相關。

在航班量方面,據飛常準數據,2021年上半年41家內地客運航空公司TOP榜中,東方航空成為上半年到港航班量最多的航司;相比去年同期,各家航司到港航班量均實現了同比正增長。

2021年上半年航班量前十的航司

1718959268625389568.png

數據來源:飛常準


2046546222369205248.png

貨運數讀:

全行業貨運量較疫情前增長6.4%

2046546222369205248.png

據民航局數據,上半年航空貨郵運輸需求旺盛,國際市場保持高速增長,上半年完成貨郵運輸量374.3萬噸,同比增長24.6%;貨運量超疫情前水平,較2019年同期(疫情前)增長6.4%。

截至6月底,全行業共保障貨運航班13.8萬班,國際貨運航班9.6萬班,其中客改貨航班3.7萬班,占國際貨運航班量的37.9%。目前我國與50個國家的118個境外航點保持定期貨運航班飛行。

1133571962544129024.jpeg

分航司來看,南航的貨運量依舊保持領先,上半年共完成73.94萬噸;最低為春秋航空,為3.88萬噸。從同比增速來看,海航增速最快,為58.98%,春秋航空微降1.39%。


2121872833387041792.png

運力解析:

主流航司都在買飛機,國航凈增21架

2046546222369205248.png

2021年上半年,上市航司不斷加大飛機等固定資產投入,六大上市航司合計凈增48架飛機,其中,國航凈增數量最多,為21架,其次為東航(15架)。海航則是例外,機隊規模不增反減,凈減少1架飛機。

6970040089075739648.jpeg

事實上,國航凈增的21架飛機為每月逐漸引進,機型以A320NEO為主。在國際航線尚未恢復之際,適用于國內市場、運營成本更低的窄體機受到航司歡迎,是其擴充機隊規模的最佳選擇。

從投入的運力來看,南航投入最多,達到114307百萬座位公里。春秋航空的運力投放恢復率,與其實際客運量恢復率基本保持一致,均超疫情前水平,恢復率達到103.74%。海航的運力恢復率依舊墊底,為51.58%。同時,國航由于疫情前國際航線占比較大,導致今年上半年的恢復率較低,為58.21%。

3962813426491449344.jpeg

 

2046546222369205248.png

運營效率:

客座率不斷提升

全行業同比減虧約450億元

2046546222369205248.png

據民航局數據,上半年全行業飛機日利用率為7.3小時,較去年同期提高2.1小時;正班客座率和正班載運率分別為74.7%和67.9%,較去年同期分別提高6.1個和3.7個百分點。

4888576075860451328.jpeg

分航司來看,六大上市航司上半年的客座率同比均有所提升,其中客座率最高的為春秋航空,達到83.26%,與其客運恢復率最高的情況相匹配。客座率同比增速最大的為吉祥航空,同比增加10.08個百分點。

受疫情影響,去年民航業虧損慘重。而隨著今年以來民航業的逐漸復蘇,減虧跡象已顯現。民航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行業虧損同比減少449.8億元,其中以三大航為代表。

7月16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上半年央企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國務院國資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表示,今年上半年,三家中央航空運輸企業總周轉量增長了38.8%,旅客運輸量增長了63.1%,貨郵運輸量增長了25.2%,主要業務量已經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七成以上。上半年,三家中央航空運輸企業實現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將近30%,凈利潤雖然處于虧損狀態,但是比上年同期大幅度減虧150億以上。


2046546222369205248.png

機場運營數讀:

深圳寶安機場恢復最快

2046546222369205248.png

據飛常準數據,2021年上半年國內機場實際出港航班量205.48萬架次,同比提升51.62%;相比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恢復航班量近9成。2021年上半年內地27家千萬級機場榜單中,成都雙流機場實際出港航班量最多,為8.34萬架次;廣州白云機場、昆明長水機場航班量分列第2、第3位。北京大興機場航班量同比提升最多,為294.87%。

2021年上半年航班量前十的機場

3620498135759861760.png

數據來源:飛常準

在四大上市機場中,廣州白云機場上半年旅客吞吐量最多,達到2149.75 萬人次;上海浦東機場起降架次最多,為19萬架次。

7412521825004625920.jpeg

4991375614278520832.jpeg

從恢復水平來看,深圳寶安機場表現亮眼,不管是旅客吞吐量還是起降架次,都取得最高的恢復率,分別為72.39%、87.02%;北京首都機場恢復率最低,旅客吞吐量和起降架次恢復率分別僅為37.04%、53.87%。


2046546222369205248.png

動態解析:

成都天府機場開航一個月

與昆明通航最密切

2046546222369205248.png

6月,民航業動態頻現:上海機場啟動重組、華夏航空購買58臺備用發動機、春秋航空發起定增購買9架飛機、東航證券簡稱變更為“中國東航”、南方航空控股股東將所持101億元可轉債全部轉股……

6月航空板塊個股普跌,但三大航市值領漲260億元,促使板塊總市值保持平穩。在一系列資本動作背后,上市公司有何種考慮?市場反響又如何?詳見《6月三大航市值逆勢領漲260億元 上海機場啟動重組后股價低迷》(鏈接:http://www.huan00.com/articles/2021-07-08/1830058.html

值得一提的是,6月,繼上海、北京之后,中國擁有雙機場的城市又增加了一個——成都。6月27日,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正式開航,至今運營已滿一個月。那么,天府機場這一個月的運營呈現出什么特點呢?

4466807187813035008.jpeg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飛常準獲得的數據顯示,從通航情況來看,成都天府機場一個月來通航最密切的是昆明長水機場,進出港航班量達到442架次;上海浦東和上海虹橋緊隨其后。

1714566852653420544.gif

從單日起降架次來看,成都天府機場一個月來出現了兩次大幅度躍升:第一次是6月30日,從前一天的29架次上升到186架次。消息面上,在開航三天后,各大航司的成都航線在當天大規模轉場天府機場,如國航6月30日起在天府機場增飛天津、石家莊、煙臺、廣州、深圳等航班,航線增至16條,每日進出港航班量達34班;川航6月30日起在天府機場新增杭州、天津等9條國內航線。

第二次是7月14日,從前一天的176架次上升到257架次。消息面上,為了給暑期出行旅客提供更多選擇和便利,天府機場從7月14日開始提高北京大興、上海浦東、昆明、杭州、廈門等商務干線頻次,新增桂林、北海等文旅航線,每日計劃航班量從約188架次增至約271架次。

開航一月(6月27日~7月26日),成都天府機場總起降架次達到5785架次,單日最高起降架次為265架次,距離規劃的每日達到1100架次尚有較大提升空間。未來隨著轉場的陸續開展,天府機場的運力將得到充分釋放。

記者:王帆 實習記者:楊煜

編輯:張海妮

視覺:蔡沛君

排版:張海妮 馬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2021年上半年,民航業復蘇信號明顯:全行業旅客運輸量恢復到疫情前的76.2%,貨運量較疫情前增長6.4%,較去年同期減虧約450億元。 自今年初開始,《每日經濟新聞》每月推出《中國民航業數據洞察報告》及“民航數據洞察”系列報道,持續關注中國主流航司、機場運營表現與資本運作,長期追蹤和洞察中國民航業發展趨勢。 在行業持續回暖下,哪家航司和機場復蘇速度領先?各大航司機隊規模擴展如何?經營效益如何?且看2021年上半年民航數據洞察報告。 客運數讀: 僅春秋航空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據民航局7月9日召開的半年工作專題新聞發布會,今年上半年航空旅客運輸穩健恢復,國內市場恢復到疫情前水平,上半年全行業共完成旅客運輸量2.45億人次,同比增長66.4%,恢復到2019年同期(疫情前)的76.2%。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六大上市航司上半年共計完成客運量1.82億人次,占行業總運輸量約74%;六大上市航司的整體恢復率為70.79%,略低于上述行業平均恢復水平。 從單家航司的恢復情況來看,春秋航空是唯一一家恢復到疫情前水平的航司。2021年上半年,春秋航空的客運量為2019年上半年的103.41%;吉祥航空恢復率排第二,為92.69%;三大航的恢復率在70%左右;恢復率最低的為海航,僅為54.93%。 上半年各航司的恢復情況,與其1~6月單月的表現基本一致。在《每日經濟新聞》此前的每月民航數據報告中,記者就發現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在客運恢復上保持了較快速度,多位民航專家分析稱原因是上述兩家航司國際航班占比低,主要飛國內市場,客流能夠得到有效保障;而海航恢復最慢,與其破產重整息息相關。 在航班量方面,據飛常準數據,2021年上半年41家內地客運航空公司TOP榜中,東方航空成為上半年到港航班量最多的航司;相比去年同期,各家航司到港航班量均實現了同比正增長。 2021年上半年航班量前十的航司 數據來源:飛常準 貨運數讀: 全行業貨運量較疫情前增長6.4% 據民航局數據,上半年航空貨郵運輸需求旺盛,國際市場保持高速增長,上半年完成貨郵運輸量374.3萬噸,同比增長24.6%;貨運量超疫情前水平,較2019年同期(疫情前)增長6.4%。 截至6月底,全行業共保障貨運航班13.8萬班,國際貨運航班9.6萬班,其中客改貨航班3.7萬班,占國際貨運航班量的37.9%。目前我國與50個國家的118個境外航點保持定期貨運航班飛行。 分航司來看,南航的貨運量依舊保持領先,上半年共完成73.94萬噸;最低為春秋航空,為3.88萬噸。從同比增速來看,海航增速最快,為58.98%,春秋航空微降1.39%。 運力解析: 主流航司都在買飛機,國航凈增21架 2021年上半年,上市航司不斷加大飛機等固定資產投入,六大上市航司合計凈增48架飛機,其中,國航凈增數量最多,為21架,其次為東航(15架)。海航則是例外,機隊規模不增反減,凈減少1架飛機。 事實上,國航凈增的21架飛機為每月逐漸引進,機型以A320NEO為主。在國際航線尚未恢復之際,適用于國內市場、運營成本更低的窄體機受到航司歡迎,是其擴充機隊規模的最佳選擇。 從投入的運力來看,南航投入最多,達到114307百萬座位公里。春秋航空的運力投放恢復率,與其實際客運量恢復率基本保持一致,均超疫情前水平,恢復率達到103.74%。海航的運力恢復率依舊墊底,為51.58%。同時,國航由于疫情前國際航線占比較大,導致今年上半年的恢復率較低,為58.21%。 運營效率: 客座率不斷提升 全行業同比減虧約450億元 據民航局數據,上半年全行業飛機日利用率為7.3小時,較去年同期提高2.1小時;正班客座率和正班載運率分別為74.7%和67.9%,較去年同期分別提高6.1個和3.7個百分點。 分航司來看,六大上市航司上半年的客座率同比均有所提升,其中客座率最高的為春秋航空,達到83.26%,與其客運恢復率最高的情況相匹配。客座率同比增速最大的為吉祥航空,同比增加10.08個百分點。 受疫情影響,去年民航業虧損慘重。而隨著今年以來民航業的逐漸復蘇,減虧跡象已顯現。民航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行業虧損同比減少449.8億元,其中以三大航為代表。 7月16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上半年央企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國務院國資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表示,今年上半年,三家中央航空運輸企業總周轉量增長了38.8%,旅客運輸量增長了63.1%,貨郵運輸量增長了25.2%,主要業務量已經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七成以上。上半年,三家中央航空運輸企業實現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將近30%,凈利潤雖然處于虧損狀態,但是比上年同期大幅度減虧150億以上。 機場運營數讀: 深圳寶安機場恢復最快 據飛常準數據,2021年上半年國內機場實際出港航班量205.48萬架次,同比提升51.62%;相比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恢復航班量近9成。2021年上半年內地27家千萬級機場榜單中,成都雙流機場實際出港航班量最多,為8.34萬架次;廣州白云機場、昆明長水機場航班量分列第2、第3位。北京大興機場航班量同比提升最多,為294.87%。 2021年上半年航班量前十的機場 數據來源:飛常準 在四大上市機場中,廣州白云機場上半年旅客吞吐量最多,達到2149.75萬人次;上海浦東機場起降架次最多,為19萬架次。 從恢復水平來看,深圳寶安機場表現亮眼,不管是旅客吞吐量還是起降架次,都取得最高的恢復率,分別為72.39%、87.02%;北京首都機場恢復率最低,旅客吞吐量和起降架次恢復率分別僅為37.04%、53.87%。 動態解析: 成都天府機場開航一個月 與昆明通航最密切 6月,民航業動態頻現:上海機場啟動重組、華夏航空購買58臺備用發動機、春秋航空發起定增購買9架飛機、東航證券簡稱變更為“中國東航”、南方航空控股股東將所持101億元可轉債全部轉股…… 6月航空板塊個股普跌,但三大航市值領漲260億元,促使板塊總市值保持平穩。在一系列資本動作背后,上市公司有何種考慮?市場反響又如何?詳見《6月三大航市值逆勢領漲260億元上海機場啟動重組后股價低迷》(鏈接:http://www.huan00.com/articles/2021-07-08/1830058.html) 值得一提的是,6月,繼上海、北京之后,中國擁有雙機場的城市又增加了一個——成都。6月27日,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正式開航,至今運營已滿一個月。那么,天府機場這一個月的運營呈現出什么特點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飛常準獲得的數據顯示,從通航情況來看,成都天府機場一個月來通航最密切的是昆明長水機場,進出港航班量達到442架次;上海浦東和上海虹橋緊隨其后。 從單日起降架次來看,成都天府機場一個月來出現了兩次大幅度躍升:第一次是6月30日,從前一天的29架次上升到186架次。消息面上,在開航三天后,各大航司的成都航線在當天大規模轉場天府機場,如國航6月30日起在天府機場增飛天津、石家莊、煙臺、廣州、深圳等航班,航線增至16條,每日進出港航班量達34班;川航6月30日起在天府機場新增杭州、天津等9條國內航線。 第二次是7月14日,從前一天的176架次上升到257架次。消息面上,為了給暑期出行旅客提供更多選擇和便利,天府機場從7月14日開始提高北京大興、上海浦東、昆明、杭州、廈門等商務干線頻次,新增桂林、北海等文旅航線,每日計劃航班量從約188架次增至約271架次。 開航一月(6月27日~7月26日),成都天府機場總起降架次達到5785架次,單日最高起降架次為265架次,距離規劃的每日達到1100架次尚有較大提升空間。未來隨著轉場的陸續開展,天府機場的運力將得到充分釋放。 記者:王帆實習記者:楊煜 編輯:張海妮 視覺:蔡沛君 排版:張海妮馬原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在线观看理论片国产 |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又大又黄又爽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午夜国产免费观看 | 亚洲人成欧美中文字幕 |